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劳动价值论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 ,特别在当前国内外现实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 ,对这一理论的反思和重新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这组稿件正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甚至质疑 ,尽管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和推敲 ,但是只有这种讨论才能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真正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应以发展辩证的观点看待两种价值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价值论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 ,特别在当前国内外现实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 ,对这一理论的反思和重新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这组稿件正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甚至质疑 ,尽管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和推敲 ,但是只有这种讨论才能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真正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特别在当前国内外现实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对这一理论的反思和重新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这组稿件正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甚至质疑,尽管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和推敲,但是只有这种讨论才能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真正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价值论到劳动力价值实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剩余价值学说就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劳动价值论正确地揭示了商品的价值的根源。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经常与商品的价值发生背离。这主要是因为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为了解决劳动价值论还不能与市场经济的现实相一致的问题,经济理论界进行了各种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式。有一种解决方式是试图将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大多集中在对商品价值品质的规定性上,即对形成价值源泉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上。而对商品价值的量的规定性,至今在有关的经济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讨论中,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商品价值量的分析,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探讨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在价值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这一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唯实》1983,(2)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既是我们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范畴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基础。因此,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发展和运用等方面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从批判地总结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开始的。它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科学成果,批判了其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引起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答。一、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就等于承认了资产阶级的生产费用论,否定了劳动价值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在这  相似文献   

8.
传统政治经济学误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决定的理论当作马克思主义完整意义的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即狭义的抽象劳动价值论只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所必要坚持的理论。马克思还在劳动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考察了劳动价值问题。要使劳动价值论适应于现代经济和社会主义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研究的需要,必须超越狭义的抽象劳动价值论,确立广义的劳动价值论。广义劳动价值论是包括对劳动价值的狭义和广义、一般和特殊的研究在内的完整的劳动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而且被认为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二块理论基石的剩余价值学说也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丰富并不断发展的。当前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更加需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因为唯有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真正动因和根本来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根源。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深厚的理论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放在新的现实条件中加以认识和运用,不仅证实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而且赋予了劳动价值论新的生命力,增强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经济关系和谐,而经济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问题的合理解决,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则是解决利益分配问题的理论指导。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当前我国经济实践中出现的利益群体——生产劳动者、要素所有者、非生产劳动者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劳动价值论是构建和谐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可替代的理论武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经济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自1662年威廉·配第在他的“赋税论”中提出劳动价值论以来,人类已走过340个年头。在这300多年的悠悠岁月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任何理论的构建与规范都需经过这一历史行程的选择、取舍、校正、完善,无一例外。21世纪的当代中国讨论、研究传统劳动价值论时髦起来,这不能不说与新中国建设50多年,改革开放20多年在实践中所遇到的  相似文献   

13.
言顺 《党建文汇》2001,(11):26-26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确有必要。这是由于,马克思并没有设想将其劳动价值论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因为他曾预计社会主义社会不再存在商品经济,劳动不再形成价值。所以,劳动价值论对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作用,同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尽管社会主义经济事实上还是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4.
有关劳动价值论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和90年代初曾出现过三次讨论。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从而引发对劳动价值论的新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本刊编辑部就目前学界讨论的几个热点问题,综述如下。 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吗? 在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过程中,还有一个如何看待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以及其他价值论的关系问题。有人主张用效用价值论来替代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5.
赵苑荃 《奋斗》2002,(11):36-3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对此,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同观点,这种“百家争鸣”的活跃氛围,对深化这一理论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但要真正实现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需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过程中,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只有运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一)运用辩证法来研究劳动价值论,首先要对时代背景有一个总体把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在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7.
卞彬 《探索》2002,19(2):85-89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50年代中期、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期曾经出现了三次争论的高潮。各种观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思想观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为了有劝于讨论的深入进行,揭示这种分歧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找出理论创新的方向,本文就当前经济理论界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动态和进展进行综述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8.
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以及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指导意义等问题上产生了很多模糊认识,引起人们思想混乱.为此,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默是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一书中重点对剥削理论进行了论述。本文通过对他建立的6个模型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他的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罗默的分析方法透露着分析哲学的方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语言清晰、逻辑严谨的分析具有借鉴意义,然而对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的批判具有片面性,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以这个理论为基础,马克思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剥削关系。正因为如此,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以来,在两方经济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者、修正者之间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大的争论主要有三次:一是20世纪初爆发于希法亭和庞巴维克之间的争论,这是马克思逝世以后,从学术角度展开的第一回合的大争论,中心问题是《资本论》第二卷的价格理论是否与第一卷的价值理论存在逻辑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