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采之窗     
毛泽东支持姚雪垠写《李自成》姚雪垠以他的长篇小说《李自成》而闻名于世。小说问世后,深受读者喜爱,《李自成》第二卷还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但有谁知道,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支持,也许《李自成》就不会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李自成》是姚雪垠在逆境中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在创作中得到过毛泽东的支持。该书问世后,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喜爱,第二卷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有人说姚雪垠创作《李自成》是“捧毛”,是替毛泽东完成一部“影子传记”。果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3.
蔡杰 《党史博览》2001,(8):50-53
“文化大革命”前几年,文化界即开始受到毛泽东的批评。许多以历史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电影、戏剧纷纷遭到批判,帝王将相更不能在新作品中占有位置。然而,姚雪垠的《李自成》正是逆着当时的思潮创作的,书中第一卷一开始就写崇祯皇帝这个令人难忘的悲剧人物,在第一个单元中就写出后妃、宫女、太监、文武大臣等等。毛泽东所批评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书中全写了,还写了封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牛金星等。按照常理讲,《李自成》同当时的形势相悖,应当视为“大毒草”。然而,世界上有些事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意想不到的事情总是会出现。 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文艺路线”首当其冲。恰在这时,毛泽东怀着极大的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王任重先后被任命为武汉市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期间,他团结市委、省委一班人,领导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特大洪水,领导全省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方面工作成绩突出。在武汉王任重先后数十次接待了毛泽东。毛泽东很赏识王任重的才能,王任重也很敬佩和忠诚毛泽东,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李自成》五卷大书,作为建国50周年献礼的长篇小说,近日出齐了。真是令人欣喜而又感慨良多。作家姚雪垠,经历半个世纪的奋斗,耗尽了毕生心血,写成这部长篇巨著,特别是他在晚年,将最后的全部精神和心力都倾注在《李自成》身上,只可惜他没有亲自看到第四、五卷与前三卷一起出齐,就不幸病逝了。姚雪垠早在青年时代就研究过明史,对农民起义战争颇有兴趣,解放前后10年间他又认真研读明、清两代历史资料,进行创作前的准备。一开始,他就有着大计划、大抱负,决定将《李自成》写成五卷。因为,它所概括的内容是“反映在17世纪中…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李自成》汤胜利精通历史,善于汲取历史教训的毛泽东,曾经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给以极大关注,他谆谆告诫全党革命胜利后,坚决克服骄傲和腐败,"决不做李自成第二"。毛泽东虽然对李自成的革命方式和胜利后的骄傲不以为然,但是,他对李自成个人的人品...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1,(6):51-51
1956年,王明以“到苏联治病”为由到达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回国,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一系列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五十年》一书第二编第五节《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中大肆造谣污蔑,对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王明中毒事件”进行恶意歪曲,攻击毛泽东强迫他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他”。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博采》2011,(3):10-14
“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 毛泽东知道李自成,是他少年时代在韶山上私塾时,那时毛泽东在“正课”之外,喜欢看“杂书”。在毛泽东爱看的“杂书”里,就有关于李白成的书籍。及至年纪稍大些,毛泽东接触的关于李自成的书籍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9.
初冬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面对土墙泥顶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场,重温毛泽东当年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胡锦涛同志说:“我们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位领导干部做起!”学习胡锦涛同志在考察西柏坡时所作的重要讲话,不由想起半个多世纪前,在我们党夺取全国政权、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时,毛泽东风趣地说:“我们是在进京赶考,要考好,不要做李自成。”对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明史》上称赞他“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同甘苦”。由…  相似文献   

10.
1961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几点指示》的出台,标志着湖南在全国率先拉开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序幕.省委给中共中央写的几份总结运动经验的报告,迎合了毛泽东当时“左”的思想状况,为他“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际依据.毛泽东高度评价湖南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他指导制定的《关于目前农村工...  相似文献   

11.
夏征难 《党的文献》2006,2(2):39-45
毛泽东不仅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做过专门的研究,而且“其熟悉的程度令人惊讶”。早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为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就读了克劳塞维茨的书;1938年初他在延安写过读《战争论》的读书日记;在写《论持久战》时,他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目的论及战争“盖然性”理论等作了批判改造和发展。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多次谈到他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称克劳塞维茨讲过“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等“很有道理的话”。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博览》2006,(2):51-54
这里所说的“文革”初期毛泽东给江青写的信,是指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写给江青的一封信。因为毛泽东写好这封信后,先给周恩来、王任重二人看过之后,由周恩来转交给在上海的江青,江青看过之后又由周恩来带此信到大连,交给在那里的林彪看过。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给江青写那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陈伯达是一位“大名人”,号称党内“一支笔”,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老夫子”。他曾写过《中国四大家族》、《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等政治论著,他写的《墨子哲学思想》还受到毛泽东的夸奖。陈伯达一度成为党内有影响的理论宣传家之一,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晚年成了阶下囚。  相似文献   

14.
初次相见 1953年2月16日晚上11时3刻.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徐徐驶进汉口大智门车站.早已恭候在这里迎接毛泽东的武汉市委书记、市长王任重和中南局的李先念、李雪峰等.注视着刚停稳的列车,他们的心情都很激动,因为马上就能见到敬爱的毛泽东主席了。  相似文献   

15.
正1950年,滕代远刚刚接手主持全国铁路工作不久,就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着手筹划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并进行初步勘探调查。1954年1月21日,周恩来主持召开政务院203次会议,听取父亲关于筹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报告,讨论通过了《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政务院任命彭敏为武汉大桥工程局局长,杨在田、崔文炳任副局长;中共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兼大桥工程局政委。"听取鉴定意见一定要虚心"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共中央内部围绕电影《海霞》展开了一场斗争。这场斗争表明: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内的正义力量也在同邪恶势力进行着不懈斗争。毛泽东、周恩来对当时文艺界现状表示不满毛泽东早在1972年,就已经感到中国文化艺术界存在严重问题。他当时虽然没有认识到文化艺术界“左”的一套盛行,但他对只有“样板戏”,而其他文艺作品太少,明显表示不满。这年的七月,他批评说:“戏剧、文艺作品少了。”毛泽东的这个话,传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让国务院的文化组研究如何贯彻毛泽东的指示。国务院文化组研究后认为,毛泽东的指示指出…  相似文献   

17.
影片《开国大典》里有个有趣的细节: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外宾以为毛泽东和毛润之是两个人,周恩来解释道,我们中国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毛泽东这时幽默地笑着说:我还有第三个名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带汉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山,莫写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页)众所周知,毛泽东又叫毛润之;但他又叫毛石山,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8.
最近拜读《福建党史月刊》1991年第7期,其中有蒋维锬同志的《“独立自主靠山扎”出处小考》一文(以下简称《蒋文》),令我颇感兴趣,仔细研读,倍受启发。不过,笔者对文中的某些观点不大赞同,现提出供同行参考,并就教于蒋维锬同志。《蒋文》认为,曾镜冰所说的“独立自主靠山扎”这一策略方针,并非党中央或毛泽东指示的原文,而是董必武根据1937年9月间一份指示电概括而成。其理由是,曾到闽北传达党中央指示的孙克骥有一回忆录,里面提及“独立自主靠山扎”这七个字,事有凑巧,江渭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特别是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有过高度的评价.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1938年在一次关于保卫工作的讲话中,他谈起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说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都不好了;但李自成本人始终都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毛泽东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对创作反映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七律·长征》二三逸闻李安葆长征途中,毛泽东"受命于危难之间",然而,那也是他一生中写诗最多的年月。那些壮丽诗篇,生动地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愫和战斗生涯。《七律·长征》便是其中杰出的一篇。作家姚雪垠评价说:诗中毛泽东以"千古少有的英雄豪迈之气。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