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成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严重制约其快速健康发展。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1.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发育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由于受到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即使是经营稳定、经济效益佳、资信良好的企业也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通资金,中小企业就更难做到了。2.信息不对称。在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还会引发信贷配给、信息成本高等问题,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难以缩小。信息配给模型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发生的,相对…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被认为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因,信贷配给、抵押等一般方案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关系贷款和群贷技术致力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较为有效。建立适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的金融体系有助于解决贷款难问题,而不合理的制度会加剧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程度。现行金融制度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并产生了金融错配和金融排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创新,并在制度创新上找出路。  相似文献   

3.
实证研究表明,抵押信贷配给对贷款违约率的降低作用有限,而且,考虑中小企业的异质性后,抵押对违约的影响是不同的。对缺乏抵押资产的高信用中小企业而言,逆向选择模型的抵押信号显示机制并不存在。降低事后违约的道德风险关键是商业银行事先甄别中小企业异质性,按照企业的异质性进行分类管理,以避免逆向选择。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关键在于识别中小企业的异质性,而识别中小企业异质性的路径在于银企长期合作。  相似文献   

4.
银行规模的选择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影响是当前理论界讨论的焦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利用好我国要素禀赋优势和对当前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理论出发阐述了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阐述银行利用其信息优势在面对中小企业特殊个体进行贷款时必须进行软信息的收集和关系型贷款,通过对比大银行和小银行的特点和优势后,从逻辑和理论上演绎为什么中小银行更有利于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服务,的理论分析提出要解决或缓解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体系的特征就是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这种金融体系优势在于容易聚集与动员社会资源,但这些资源的运作基本上是由政府为主导。政府主导的金融体系往往会实施金融抑制策略,即尽可能地限制直接融资,让居民储蓄等社会经济资源无可奈何地进入国有银行体系,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通过国有银行信贷配给的方式,让这些聚集的金融资源进入国家所希望的投资领域,如国企、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实施政府所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在这样的金融体系下,政府通过控制全社会的资源配给,实施国家治理,居民储蓄只能是被动反应;而银行作为国…  相似文献   

6.
<正>影响古巴人近50年的配给制度正渐渐告别历史舞台。8月25日,古巴政府宣布取消香烟配给。古巴政府表示,将来还会有多项配给制度被取消。古巴实施配给制最早可追溯到1962年。面对美国对古巴实施的禁运,当时物资供应匮乏的古巴政府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县域农村信贷需求差异化和金融机构信贷服务同质化现象突出。一方面日益变化的"三农"经济需要差异化的信贷服务,另一方面利益竞争格局中的金融机构信贷需求越来越趋于同质化。这既影响了农村信贷服务的有效拓展和业务创新,也不利于金融和经济的长期和谐共赢发展。笔者认为,农村信贷要想创新求变,必须探索差异化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小额信贷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农村贫困人口无法得到信贷支持的原因,然后从实践上和从理论上说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小额贷款发放方面要比银行一般贷款业务轻得多,银行进行小额信贷是可行的,最后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个运行良好的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围绕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健全与发展,学者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但农村信贷市场的运行绩效仍不乐观。因此,深入探究我国农村信贷市场深化的困境,考证以村民委员会为中心的化解方案,对合理配置农村信贷资源,切实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信贷消费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的历史向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我国应借鉴这些经验,开创信贷消费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小额信贷受农户信用影响较大,其根本制约因素在于贷款机构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目前已有的较为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无不利用社会资本实现信息对称,建立起降低信贷风险的机制.以社会资本降低小额信贷风险,应当将小额信贷组织小型化、当地化,建立农户信用水平分层机制,加强社会资本培育,因地制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启翔 《唯实》2010,(3):57-60
苏中地区的县(市)级金融机构存在“存差过大”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民间资本形成能力差,储蓄难以直接转化为投资;金融环境欠佳,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承贷基础薄弱,限制了信贷拓展空间;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机制,降低了基层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以拓展存差就地释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小额信贷视角下合会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小额信贷泛指为客户提供小额度、短期贷款,民间传统的合会属其中一种。狭义小额信贷是指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简称GB式小额信贷。合会历史悠久,自有完整的运行原理和运行机制,发展和变化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如何将其本土化,一直困扰小额信贷理论和实务两个领域,也影响相关制度设计。文章从小额信贷角度研究合会,探索民间金融组织运行与发展的微观机理,寻找小额信贷本土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魏杰 《发展论坛》2000,(5):21-22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一般解释,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目前国际上对通货紧缩普遍理解为“与货币和信贷供应紧缩同时发生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我国经济学界最近围绕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尽管大家对通货紧缩的程度、成因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却一致认为对通货紧缩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建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以治理。从目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来看,治理通货紧缩有下述工作要做。一、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货紧缩虽然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的现象,确实与经济…  相似文献   

15.
稳定物价、加强宏观调控,关键在于把好两扇门。一扇门是货币、信贷,另一扇门是物价、市场管理。现在已注意把好货币、信贷这扇门,但对价格、市场管得过松,各部门各放各的价格,带来了物价的涨势过猛。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只要今天管住货币,明天就可以放开一切物价。哈佛大学萨克斯教授为俄罗斯、波兰出主意,提出搞“休克疗法”,即物价全部放开,任其狂飞、猛涨,让它涨个够。阵痛之后,把抑制的通货膨胀潜能释放完以后,国民经济就会自动进入正常发展轨道。俄罗斯采取了这种政策主张以后,出现了经济崩溃现象。  相似文献   

16.
乡镇政府存废的抉择置于历史的背景下考察具有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将推动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型,同时加剧后乡镇企业时代乡镇政府财政困难。由于乡镇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加之乡镇政府的职能调整并未完成,所以从财政资源配给的角度看,乡镇政府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理论的可行性。这一乡镇政府转型的选择符合其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小额信贷商业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产品,以中低收入及贫困人口为目标客户,在客户无力提供担保或抵押品的情况下,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其提供小额度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是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方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减少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正确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本文对小额信贷及其商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发展,并结合国情,研究了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问题所在,并对小额信贷商业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我国落后地区人口的贫困问题和弥补信贷扶贫政策的缺陷,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并推广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由于小额信贷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扶贫资金使用中的“三低”(即资金到户率低、资金回收率低、项目成功率低)问题,提高了资金的扶贫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扶贫方式受到了广泛的称赞和肯定。但是,小额信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有不少关键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影响着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实际入手,对如何完善我国小额信贷扶贫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绿色信贷作为商业银行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业务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当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指出我国绿色信贷业务中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信息来源单一、业务创新不足、人才短缺以及缺乏风险管控机制等问题,提出应该从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丰富信息来源、加大业务创新力度、积极引进人才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绿色信贷发展机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方正 《福州党校学报》2002,(4):42-43,44
个人消费信贷是信用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已逐步实现了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转变 ,买方市场已基本形成 ,这是实施信用消费的前提。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制约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因素 ,并提出发展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