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也有重大意义.为了科学有序推动城乡关系健康持续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城乡关系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的原则规范、控制目标和目标模型进行总体构划与顶层设计.现代城市和农村都是由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构成的整体系统,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的系统结构就是促进和实现城乡之间的人口关系均衡化、经济关系协调化、政治关系平等化、文化关系共荣化、社会关系和谐化以及生态关系互补化,而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的关键是明确统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原则规范、界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控制目标、建立指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预期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城乡之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隔离.创建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运行的融合机制。实现城乡人口、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达到城乡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上的协调发展。阿拉善盟国土面积大、人口少、城镇化率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三年多来,阿拉善盟以城乡一体化总体思路统揽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盟情实际,逐步实行覆盖城乡的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经济社会逐渐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阿拉善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对全区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型城市,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工矿区、县城镇、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基础和重要组织部分,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在互补性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一般来说,城乡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方面,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主要有城乡政治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文化一体化及城乡生态一体化等。通过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理论广角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笔者以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应重点明确三个关系。 城与乡的关系。城乡一体化是指二者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合理,能够形成协调均衡的城乡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傅娟 《共产党人》2006,(21):37-38
建设宁夏沿黄城市带,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应按照生态优良、环境幽雅、产业发达、人民富裕、城镇文明、社会和谐和区域一体化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沿黄城市带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民委员会深入发展受到以下冲击:农村人口流动频繁要求改变村委会人员构成上的封闭性规定、农村地权改革削弱了村委会在村庄建设中的凝聚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对村委会职能提出新的要求、农村新兴社会组织冲击着村委会现有地位等.为了应对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村委会的选举、监督和罢免等方面做出相应修改,从程序上规范村委会运行.但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无法克服村委会封闭性与准行政化倾向、无法解决两委内耗、村社不分等难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其基本思路是:村委会选举时对选民资格认定上以居住地为准;合理划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事权;理顺村级领导组织之间关系,实现村级领导组织和谐共处;实现村委会与农村新兴社会组织融合性相处.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努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同共生.  相似文献   

9.
草原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在处理与草原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和谐共生、良性发展的状态。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包括生态层面的目标、经济层面的目标、社会层面的目标、政治层面的目标、文化层面的目标等五个方面。明晰草原生态文明内涵与目标,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有效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2日,成都市推进城乡—体化正式启动。一场遍及全市1.21万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此拉开大幕。从此,成都在科学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开始了此后5年以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1.
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来建设,通过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沿黄经济区发展,构建山川、城乡经济一体化机制;通过推进宁夏各地区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权利,构建山川、城乡社会公平化机制;通过生态移民工程,带动中南部地区人口大量转移到沿黄经济区,构建山川、城乡生态文明化机制;通过深入挖掘回族文化、大漠黄河生态文化、西夏文化、红色文化、丝路文化等特色文化,构建山川、城乡文化多样化机制,这对于宁夏分类建成小康社会与区域一体化机制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怎样正确认识经济与文化的深层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理解二者关系须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深刻分析文化对经济的变革促进作用、支持规范作用、渗透媒介作用及牵引导向作用,应从知识经济角度分析文化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及其和谐互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论城乡和谐     
实现城乡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乡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但实际上,目前城乡和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保障方面都存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要在改革和发展中稳步推进城乡和谐,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工作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重大部署: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方面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实现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美丽中国强调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整体性与和谐性,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和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党政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要化解党政关系的不和谐,必须规范党政关系,而要规范党政关系,重在真正坚持科学、民主、法制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哲学层面讲,制度不过是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等在内的种种社会关系的固定化和规范化模式。绿色发展理念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意在绿色与发展矛盾的合理解决。因此,所谓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也就是指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的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在内的社会制度体系。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的建构,实质上就是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相应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创新、调整与规范中,着力健全绿色发展经济制度、绿色发展政治制度和绿色发展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18.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保障城乡群众的文化权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基本要求。目前,由于交通、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云南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基础很差、难度很大,而要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文化一体化,核心在于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党国英 《新视野》2013,(1):22-27
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以农业为主的居民区与其他以工商业为主的居民区之间完成居民权利的平等化重构.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高度城镇化既是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的必要基础.在高度城镇化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大有可能,但也面临着新富裕阶层移民倾向加大、城市化质量堪忧、劳资关系不均衡等问题的制约.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政策调整重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优化产权结构;强化分权管理,完善国土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人口布局施政理念;实行“单一准则”人口登记政策;大幅度增加直辖市,把省级行政区增加至50个左右;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正和谐社会是秩序良好的社会,它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无序化和无序状态。实现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遵循。只有把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纳入法治的调整范围,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切实的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