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指导,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在早期,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抽象的公正观,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中期,马克思深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当中,反对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不公正。在晚年,马克思全面、系统地批判拉萨尔的公平分配劳动所得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要求的公平正义只能是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董欢 《理论建设》2007,(1):40-42
实现社会公正,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之一,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总结、梳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公正的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树立基本理念、建立基本原则、健全具体制度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当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进行了深刻解析和批判,指出其所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的内涵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统治,在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将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置于当代中国时代背景下的研究将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杨永飞 《世纪桥》2009,(7):60-6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关系出发,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让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前提。马克思剖析了公平正义观的历史性,达到了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统一。研究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罗尔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正义理论做出了各自的阐释.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概括表述为平等的自由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罗尔斯的以平等为取向的公平的分配正义理论,要求分配的不平等必须是机会公平平等的结果,又要受到差别原则的补偿,使社会较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其理论根源是社会契约论和抽象人性论,注定了只能是对传统自由主义正义的改良.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革命性地提出:社会生产决定社会正义,公平正义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比较分析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对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欢 《求实》2007,1(8):4-6
实现社会公正,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之一,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研究、梳理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公正的思想,从树立基本理念、建立基本原则、健全具体制度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隐藏着无法回避的分配公正风险。作为一种基本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的分配公正观是一种进行不同的理解和分析时的共同性逻辑范式。在批判和解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以生产正义为根本前提,以劳动平等为价值规定,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践旨归的分配公正观。在这一认识框架内,人工智能与分配公正的根本问题在于智能时代的“财富分配悖论”,其根源于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表现为持续加剧的生产非正义、劳动不平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因此,使“无法回避”的分配不公正得以真正扭转的唯一出路是当人工智能一出现这种全新的伦理风险时就跳出资本逻辑并对此彻底批判,重构人工智能的社会主义价值,将分配的形式体系转变为创造的实质呈现,实现人工智能的真正社会应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仲裁的公正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积极作用。和谐社会是崇尚法治的社会,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对仲裁而言,就是要公正仲裁,而要实现公正仲裁,就要保证仲裁的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既是仲裁公正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仲裁公正的手一、仲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段,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法律的正确适用,都离不开仲裁程序的保障。仲裁应…  相似文献   

9.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要重点实现政治权利平等、利益分配合理、司法公正、机会均等以及文化权利公平等五个方面的目标。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柏维春  孙岩 《新长征》2007,(1):28-29
一、政府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公正的社会,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是政府做到公平正义,政府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进而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经济上继续完善以市场分配机制为基础的,以政府宏观调控再分配为补充的合理收入分配体制,从而缩小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经济秩序;要在政治上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同时要营造诚信互助、友爱和睦的社会伦理氛围,提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于杰 《世纪桥》2008,(3):5-6
邓小平的公正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基础上,以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公正观。其内容涉及大力发展生产力,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提倡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重新确立以人为本位的社会发展观。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公正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更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如何构建一个公正的分配体系,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者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基础上废除私有制的实践运动中给出了答案。当下,我国分配矛盾凸显,"分配不正义"还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何以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的分配正义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公正观是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公正掩盖之下的极端社会不公正为逻辑起点,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公正的局限性为指向,主张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社会公正观。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江泽民及胡锦涛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公正观,认为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正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公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李利霞  赵经 《党史文苑》2006,1(11):54-56
公平正义是新型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突出,要想消除矛盾,排除新时期和谐道路上的障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关键.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个人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相对和谐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公平正义与党的执政相结合,树立公正执政理念、坚持公正执政是党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符合党坚持公平正义的优良传统,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公正执政的主要内容是把公正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统一结合起来,保证平等地对待社会成员,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树立公正执政理念、坚持公正执政对于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社会主义视域考察马克思的公平观可以看到,公平的实现是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雇佣劳动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也只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这一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科学社会主义视域考察马克思的公平观,可以看到,公平的实现是和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雇佣劳动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只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世界全球化和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历史进程,要适应和适合这一现实和进步发展的要求,辩证法理论的实质与核心就必须实现当代性的转换,即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实质与核心转换到差异统一(实质)基础上和谐统一(核心)的实质与核心,只有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换,唯物辩证法的当代本质才可能实实在在地展现出来,也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源于对立统一又超越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并使对立统一规律置于非实质与非核心的地位.这样的转换不仅是以和平与发展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最终超越资本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首要价值。它包括经济秩序公正、政治秩序公正、文化和社会秩序公正,而要实现这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普遍受益的原则;注重国情,量力而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法制建设,强调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