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高度彰显,是我们党担当责任的重要体现。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组织工作全过程,一以贯之践行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作为推动组织工作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人民主体思想是贯穿《共产党宣言》全文的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前人的人民主体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与《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其在新时代体现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构成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21,(10)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回眸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苦难与辉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是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动力之源。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推动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首要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的崇高选择,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具体运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重申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的解放内在包含的关于"人"自身发展的辩证性,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人的解放视域下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全面把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当代价值、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积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群众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要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逻辑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必须遵循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人民共享、回应人民期盼等刚性要求,通过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实践主体地位;坚持新发展理念,确保人民增进福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保人民享有公平正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机制与举措,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的表述。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理论形态,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理论经历了长期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总的来说,"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的价值指向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者在新时代必然发展为前者。与此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又是"以人为本"的理论演进和升华,二者在外延和内涵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和"人民"、"本"和"中心"这两对概念上。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党治国理政的历史道路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利益至上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我国历届领导人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科学论断,为新时期党的民本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向度。理论向度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坚持人民中心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与重要的实践指向;现实向度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速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战略与现实之需;价值向度上,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判断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以人民群众为本",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这些关于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反映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我们党切实把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至上原则。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理解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内涵及其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无私大爱思想。心里有群众,才是好干部。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不是没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0,(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针对当前经济  相似文献   

16.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伟大时代实践要求的理论升华。这一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人民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人民主体性的深刻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现实写照,是党实现执政兴国伟大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的新概括,也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当代共产党人要坚定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要确立"三个代表"的价值观首先,"三个代表"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充分肯定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主体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历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主体思想。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7-218页)这不仅揭示了共产党人价值观同一切剥削阶级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8.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实践指南。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唯物史观,突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蕴含着丰富的基层民主政治价值,强调人民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基层民主政治为民导向的价值遵循,在新时代具有生动的社会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郇雷 《理论学刊》2020,(5):5-13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一个包括思想渊源、内在逻辑和实践指引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理论。该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立论依据,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实现话语创新和理论升华。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呈现出新内涵:一是重新回到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性质的经典命题,将人民利益与党的初心使命有机融合,重申并提升先进政党的政治立场;二是坚持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这种转化背后"现实的人"的利益出发,尊重并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确认人民为新时代发展实践的主体和改革实践的动力;三是遵循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认识,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到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发展利益的施政战略之中;四是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到"由人民群众检验",创新社会发展的人民评价标准,强化人民作为历史实践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深远的实践指引价值,对于保障党的长期执政、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难题以及实现民族复兴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逻辑主线。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蕴含着系统的空间逻辑、学理支撑和实践智慧,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全球治理新格局的系统思考。从空间逻辑维度看,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为从提出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中所蕴含的清晰的空间逻辑发展脉络;从学理支撑维度看,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唯物史观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同时,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从关注国内人民需要到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最终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归旨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