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烽烟滚滚唱英雄……"一曲《英雄赞歌》唱遍全国,《英雄儿女》——志愿军英雄战士王成、女文工团员王芳、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老工人王福彪等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电影表现了祖国儿女在朝鲜战场上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的豪迈气概和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作为朝鲜战场上我军政治工作指挥员、王文清原型人物之一的王直老将军,深情讲述《英雄儿女》背后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2.
汤李 《党建文汇》2008,(1):40-40
由巴金小说《团圆》改编而成 1952年冬天,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人员换上军装,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踏上了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巴金同创作人员深入到志愿军中,同许多战士结下了深厚友谊。回国后,他写出中篇小说《团圆》,并发表在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上。  相似文献   

3.
《英雄儿女》,一部百看不厌的电影,“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一首百听不厌的歌;王芳,一个影阅了几代人的名字。几十年过去了,人们脑海中的王芳还是那么年轻、精干、刚毅、漂亮。然而,生活中的“王芳”在度过了几十年的沧桑岁月后,已昏睡在病榻之上。当普通离休干部解秀梅作为王芳的主要生活原型为世人知晓后,人们在惊讶、感慨之余,迫切地想翻开几十年前的那页历史,回望英雄走过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张秀梅 《党史纵横》2010,(11):17-20
近半个世纪前,一部描写抗美援朝那气壮山河的战争史诗的电影,塑造了一个已经牢牢植根于我们这个民族血肉的经典英雄形象。影片主人公王成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整整震撼了几代人的心灵。一部优秀影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这部电影名叫《英雄儿女》。  相似文献   

5.
抗美援朝战场上孕育了数不胜数的志愿军英雄。有一个属于通信兵的英雄无人不晓,他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悲壮呼喊,曾经久久回荡在无数观众的心中,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王成的形象不是艺术的虚构,而是志愿军通信兵中千真万确的一员。他的真实姓名叫干树昌,是志愿军第67师的步谈机员。1953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夏季反击战中。一个晚上,于树昌背着步谈机随一个连深入敌阵袭击,一举消灭了281.2高地的守敌之后,却被反扑的敌人紧紧咬住不放。敌人一次次地反攻,志愿军死守阵地,英勇抗敌,战…  相似文献   

6.
程虹 《世纪桥》2005,(12):44-46
“我们的王成,是毛泽东的战士, 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他的豪迈气概从哪里来, 因为他,对朝鲜人民无限的爱, 对侵略者切齿的恨,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 有千千万万个王成, 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和光荣” 这首《歌唱英雄王成》的朗诵诗,出自于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故事片《英雄儿女》。由此,让几代人牢牢记住了那个喊出“……再近一点, 向我这儿打,别顾我,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战士——“王成”。 “王成”是谁?“王成”的原型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看过影片《英雄儿女》的人不会忘记这样一组镜头:在敌人疯狂的进攻下,我军王成所在排被包围了,战友们一个个倒了下去,敌人一步步爬了上来。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王成端起爆破筒,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王成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然而,很少人知道,这位英雄的原型是谁。英雄王成的原型叫宋德清,1923年出生在大庸市桥头唐家溪村,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他先编在141师423团1营担架排。后编入3连3排9班担任机枪手。  相似文献   

8.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英雄儿女》--公映,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王成”的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片中王成面凶残的敌人高喊的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从此人们牢牢记住了影片中王成扮演者的名字、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世龙。  相似文献   

9.
由蜚声海内外著名作家巴金同志撰写的小说《团圆》,后经毛烽等同志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自六十年代上映以来,已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出色而令人震惊的笔墨,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一幕幕悲壮的战争风云。塑造出一个个独具特色、真实生动、有血有肉、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人情炼达、慈祥和蔼、沉着睿智的志愿军师政委“王文清”,刚毅幽默、作战勇敢、虎虎生风的志愿军团长  相似文献   

10.
1956年,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尽管片子已经拍出来了,但导演沙蒙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这部影片的插曲还没个着落。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我的祖国》,找到了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请你务必尽快为它谱好的曲子,这部片子就等它呢。”刘炽接过歌词,轻声念了起来:“祖国啊,我的母亲,我的女儿,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11.
春紫 《党史纵横》2013,(10):50-52
反映抗美援朝战争惊险战斗故事的优秀影片《奇袭》,在当年可是家喻户晓。影片一经播放,在社会上就获得了如潮的好评。特别是影片的主角——英雄的侦察连长“方勇”形象深入人心。其实电影《奇袭》所反映的故事是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故事,侦察连长“方勇”的原型人物就是时任38军侦察科副科长的“张魁印”。  相似文献   

12.
袁成亮 《世纪桥》2006,(7):90-92
提起电影《英雄儿女》,大凡四十开外的人眼前定会浮现出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笔者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1952年3月,为了创作一批反映抗美援朝体裁的作品,中国文联组织了以巴金为组长的创作组赴朝鲜体验志愿军的生活。巴金选择志愿军某团六连体验生活。在七个多月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1 电影《英雄儿女》及其“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插曲,充分展示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顽强不屈的英雄品格。电影中的主人公王成,只是千千万万个志愿军英雄的化身。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这样的英雄,可以说是无计其数,有的存活下来了;有的牺牲了,甚至连他们的姓名也无从知晓。 那是1953年6、7月间,我志愿军对美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我所在的46军136师406团参加了第三次攻打由美军陆一师盘踞的马  相似文献   

14.
马玉祥纪念馆位于绥化市青冈县祯祥镇,是为纪念"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而建设的专题展馆. 马玉祥生于1931年2月13日,青冈县祯祥镇吉兴村人,1947年7月参军,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先后立大功两次、小功两次,三等功一次.1951年春,马玉祥在朝鲜半岛汉江南岸烈火中勇救朝鲜孤儿的英雄事迹被著名作家魏巍写进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并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毛泽东主席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从此,马玉祥成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  相似文献   

15.
正摄制于1956年的国产故事影片《上甘岭》,是新中国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影片,它取材于当年朝鲜战场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以艺术再现的手法,讲述了上甘岭之战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顽强坚守坑道阵地,与强敌浴血厮杀,最终在决定性大反击中取得胜利的生动场景。影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国》更是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然而,在艺术再现的背后,战史上真实的上甘岭战役又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在艺术再现向战地真实的还原中,解开其间的层层创作取材关系,无疑会让人更好透过  相似文献   

16.
<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由志愿军战士在出征时创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贯穿着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几十年光阴,至今仍不时回响在我们耳畔。这首脍炙人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强国之音”,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志愿军将士奋勇杀敌,打退侵略者,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形象和歌声,不知激动了多少人的心。可你知道王芳的原型是谁吗芽她就是六十三军文工团团员李幼鸾。1994年5月21日,陕西日报社主办的《星期天》报在头版登载的一条消息引人注目:“《英雄儿女》再爆新闻,王芳原型在西安——李幼鸾四十年后吐心曲。”李幼鸾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兄妹六人,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两个妹妹。虽然家境贫寒,但善良的父母兄长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供机敏聪颖的小幼鸾上学,希望家里…  相似文献   

18.
薛万泉 《党建文汇》2002,(16):40-40
20世纪50年代初,亚洲的东方爆发了一场震惊全人类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这场捍卫人类和平的战争中,的位名叫张立春的战斗英雄,他因率领“打不垮的硬八连”坚守上甘岭而名扬朝鲜战场。署名军旅作家魏巍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9.
今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随着整整一甲子时光的流逝,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记忆已显得比较遥远了。由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赵南起、刘振华、邹衍等将军为顾问,范长龙上将作序,曾韧担任执行主编的《震撼世界的志愿军52位英雄纪略》一书,恰逢其时地通过对英雄多角度的还原,告诉人们:战争从未远去,英雄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20.
正《老兵新传》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主要讲述战场上浴血厮杀的老兵们脱下军装拿起锄头,来到黑龙江开发北大荒的故事。它是第一部反映北大荒精神的彩色宽银幕影片,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安是电影《老兵新传》的故事发生地和影片拍摄地,它的成功拍摄极大地提升了北国小城北安在全国的知名度,主场景拍摄地赵光农场也因此拥有了《老兵新传》故乡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