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刘华清上将与宁夏人民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建国前,红军长征、西征时,他曾两次来宁夏;建国后,应邀两次为宁夏的革命纪念活动赠墨题词。一、早期两次到宁夏(一)长征翻过六盘山红军长征时,刘华清曾先后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1935年8月15日,在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率领下,红二十五军先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将湖北省英山县陶家河界定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的集结地,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英山陶家河在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的重要地位。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2023年11月1日,湖北省首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二十五军英山陶家河长征集结地项目建成开园。目前,  相似文献   

3.
张麟 《党史天地》2006,(10):25-35
[一] 1934年11月16夜晚,徐海东和整编后的红二十五军的指战员告别了大别山,开始长征。部队从何家冲出发,每个战士背着3天的干粮、两双草鞋……他们情绪是高的,脚步是快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党中央有指示,要红二十五军去创建新区。用战士的话说,这是“去打远游击啦”!徐海东不同于战士,他明白这次转移是没办法的办法。经过敌人连续五次“围剿”,大别山的整个苏区已经是民穷财尽,红军想大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重温长征历史,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本刊组织特约记者整理了对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张震、萧克、洪学智、刘华清同志的访谈记录,撷取他们回忆当年长征的一些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1935年10月党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11月恢复了江西时期创刊的《红色中华》报,手刻油印出版,印数很少,1937年1月停刊。紧接着,1月29日《新中华报》创刊,始为油印,9月改铅印,两版三日刊,远远不能适应党的需要。于是,一张新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毛泽东的具体关心领导下,便应运而生了。此后,毛泽东为它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领导《解放日报》创刊1941年5月15日,毛泽东为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的通知:“五月十六日起,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  相似文献   

6.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0):28-29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史上,曾有四支红军队伍进行了长征,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其中,最早到达陕北的是红二十五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长驱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途中,曾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并组成红十五军团。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  相似文献   

7.
走进何家冲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近三千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罗山县何家冲村出发向西进行战略转移,历经千辛万苦,于次年9月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今天,在长征精神鼓舞下,当地干部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建设着和谐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张靖武  曹磊 《江淮》2011,(6):30
我14岁参军,在红二十五军225团一营营部当通信员,后来又到团部当通信员。1934年11月16日,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西挺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9.
21岁的师政委 1915年,刘震出生于湖北孝感。1931年,年仅16岁的刘震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随红二十五军长征。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后,在反敌人“围剿”的战斗中,刘震已任营政委。他身先士卒,作战勇敢,在葛牌镇战斗中,右颏骨受伤,留下了一个永久的疤痕。“歪嘴子政委”刘震由此在红二十五军出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_一大主力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之一。1933年至1934年在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鄂豫皖苏区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同强大的敌人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长征中,红二十五军英勇善战、秋毫不犯、唤醒民众、踊跃参战的动人事迹在中州大地广为流传,给河南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里记述的就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在河南的英勇壮举。  相似文献   

11.
6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先期到达陕北,为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特色的光辉篇章.为了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支英雄的队伍,我们访问了原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请他回顾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有关情况,并给了这段历史一些重要的补遗.  相似文献   

12.
关于《红二十五军十五个月斗争歌》的几点说明陈鹤桥一、红二十五军1935年9月长征到陕甘苏区时,与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十五军团。10月同中央红军会合后,大家都爱唱"中央红军十二月长征歌"。我们红二十五军的一些同志提出请军团政...  相似文献   

13.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题记  相似文献   

14.
正长征是一次震惊中外的大进军,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毛泽东曾经予以相当高的评价,他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所谓的"长征",一般是指1934年10月10日到1936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甘宁一带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后称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0月,邓小平随中央主力红军参加长征,他仍担任《红星报》的主编,黎平会议后调任中央秘书长,参加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之后又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长征途中的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强意志和非凡能力,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邓小平率《红星报》人员随中央军委第一纵队踏上了突围转移的征途。他是“在阴影的笼罩下开始长征的”①。他虽然遭受到错误的打击和不公正的处分,但仍然对党襟怀坦荡,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这时,邓小平的担子更重了。因为自长征开始后,《红色中华》和《斗争》均已停刊,《红星报》成为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唯一报纸。为了在行军中出版报纸,邓小平有时在马背上编稿、写社论,停下来就埋头划版、书写美术标题、刻蜡纸、搞油印。  相似文献   

16.
一1934年冬,位于大别山区的红二十五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进行北上抗日的远距离战略转移。这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2900余名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西进,准备在桐柏山区或合适的地区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11月19日拂晓,红二十五军西征进入桐柏山区的月河、金桥一带。中共鄂豫边工委书记(后改任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获悉后,随即通知桐柏山有关地下党组织,找可靠群众为西征北上抗日的红军沿途领路,以利克服长征红军人地陌生的困难。同时,利用红军北上抗日雄壮声威,打击震慑桐柏山区的国…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1,(12):32-32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近期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础,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得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2008年11月3-4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举办了“《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美、德等七国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基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视野中的《宣言》研究、关于“两个不可避免”思想的再认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自由人的联合体”等主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毛泽东对长征给予高度的评价:“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根据地的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途。在这支2987人的队伍中,仅有7名女战士。她们和所有的战士一样,风餐露宿,边行军,边打仗,伴随着艰险困苦走到了陕北,从而在长征这首恢宏博大的交响曲中奏出了一段不朽的乐章。这7位非凡的女性是:张秀兰、曾纪兰、曹正凯、田兴兰、余光、戴觉敏和周东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