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时段。如果说,历史是一种回忆的话,那么,"文化大革命"给当代中国人烙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而在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中,不时浮现出来的,除了那些对个体生命而言噩梦般的人生体验之外,也许还有不止是"娱乐"的文化生活经验。自然,被视为"最高群众性"的电影,在其时的文化生活中又堪称一大"奇观"。我们将这种"奇观"命名为"文  相似文献   

2.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使其发动、发展成为可能 作为一场历史劫难的"文化大革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试图通过精神上的彻底改观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列宁在世时曾指出:"建设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场文化革命."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又把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并列为全党的重要任务.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文化革命造就"新人"、"新世"、"敢教日月换新天".但"文化大革命"发动之后,其动乱局势愈演愈烈,并偏离主旨而与"文化大革命"所达到的真正目的以及毛泽东的初衷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大革命"意识形态体系的生成与发展进程中,"斗、批、改"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它提供了重塑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的具体目标和落实途径,以不断与各种历史元素"相结合"的扩张性诉求构建起"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体系,以一种独特的"建设性"维度昭显了"文化大革命"意识形态体系的复杂性。它是一种将重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图景加以现实化与政策化的基本通道,属于一种中层或中观性质的政治意识形态。历史学界需要继续关注并加强这一层面的学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根据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两大课题。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邓小平正是在解决这两个历史课题过程中,实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相似文献   

5.
无论从"斗、批、改"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思想性参与机制还是从"行动包含思想"这样的历史哲学观念来看,将"斗、批、改"视为一种政治思想加以重新研究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关于"斗、批、改"思想的历史研究存在较为开阔的研究空间,将为拓延"文化大革命"史以及整个当代中国史的研究提供独特的学术契机,有利于重新理解和书写当代中国的历史脉络与思想景观。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婚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婚姻制度及中国婚姻家庭的变迁。本文在学者研究基础上,对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婚姻研究作一个概述,以便进一步更深层次地进行"文革"期间婚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政治实践是在毛泽东错误的政治论点指导下进行的,而"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政治实践又进一步强化了毛泽东错误的政治论点,终于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形成.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政治实践和理论进行历史的反思,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正确发展方向与错误发展趋势交织,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也遭遇了严重挫折和失误。最近一段时期,社会上、学术界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因新中国前30年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等曲折和失误,就罔顾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成就,盲目否定新中国前30年的历史。应当看到,现实由历史发展而来,没有新中国前30年的发展奠基,就  相似文献   

9.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建国三十二年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正确的总结。《历史决议》的第五部分,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过程和原因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深刻阐述,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是错误的,必须彻底否定。正确看待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中的曲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根本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更好地前进。要始终坚持《历史决议》,坚持决议对"文化大革命"所作的结论,坚决反对在"文化大革命"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统一思想,集中精力把我们今天的事情办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坚持自我革命是党的百年经验、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更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三个历史决议的诞生正是党坚持真理自我革命的表现。第一个历史决议是党首次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通过批评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二个历史决议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回顾三个历史决议,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真理性,对于认识党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理解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时代价值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中的停课、串连与复课、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霞飞 《党史纵览》2005,(7):30-32
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大中专学校,经历了从停课到复课、招生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后,产生了一个把搞"教育革命"与搞"文化大革命"结合起来的思路.按此思路,他决定"停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杌缘从出现到成熟,前后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前一个十年,中共在苏共二十大后,力图走出一务新的更快更好的发展道路,但结果却与社会主义改革潮流背道而驰,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建国后"左"倾错误发展的顶峰,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一场巨大的政治灾难.它以"左"的极端形式,全面暴露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党和人民猛醒深思,从而为中国走向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的机缘."文化大革命"的失败,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资源、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串连是全国点燃"文化大革命"之火的一种特殊措施。由于置身于全国大串连的背景下,福建省的大串连具有全国大串连的共同色彩。本文从"文革"时期现存的档案、口述史料以及相关出版物梳理出"文革"时期福建大串连的脉络,剖析其影响和后果,以期为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提供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与“文化大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最大、最复杂的一场政治运动.周恩来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经常处于政治风暴的风口浪尖之上,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也扮演了重要而复杂的角色.因而,周恩来与"文化大革命"就成为中国当代史和中共党史中一个重要的值得研究的课题,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三敢"精神历史溯源及当代理论实践"三敢"精神孕育于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沃土中,是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发展新路的历史壮举。被誉为"伟大转折的起点"的黎平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重要原因在于"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是会议的精髓和核心,会议是"三敢"的典型成功范例。一是黎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开端。从黎平会议开始,中共不再  相似文献   

16.
正共度时艰三年困难与十年"文革"内乱影视资料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有凯歌行进的岁月,也有曲折发展的年代。诚如邓小平晚年多次指出的那样:"从1957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由于党内"左"的错误思潮逐步泛滥,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和国家又一次面临"最危险的时刻"!  相似文献   

17.
焕然  赵炜 《党史博采》2004,(10):4-11
陶铸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夕调到中央工作的,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被打倒,后含冤去世.他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对"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正是由于他毫不妥协、刚直不阿的个性,所以在"文革"初期便遭到江青、康生一伙的诬陷和迫害.历史是公正的,"文革"结束后,中央对他的冤情进行了平反和昭雪.  相似文献   

18.
笔者读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著述和资料,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典》(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诠释“文化大革命”的辞条.这两个辞条及一些著述中把“文化大革命”的过程而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6年5月“文革’发动到1969年4月九大的召开;第二阶段是九大到1973年8月十大的召开;第三阶段是十大到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这也是学术界这些年来对“文化大革命”过程的一致划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现写出来恳请专家学者们斧正.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四十周年、结束三十周年。历史是不容背叛的。“文化大革命”是建国“左”倾错误发展的顶峰,以“左”的极端形式,全面暴露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促使人们猛醒深思,从而为中国走向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选择的机缘。为了反思“文化大革命”这段惨痛的历史,就“文化大革命”与中国改革的缘起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王海光。改革方向的偏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模式记者:中国改革机缘从出现到成熟,前后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前一个十年,中国受苏共二十大的启发,力图走出一条新的更快更…  相似文献   

20.
巴图 《党史纵横》2004,(3):9-12
陈伯达在"文化大革命"中地位急剧上升,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跌人人生低谷.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浮与沉,为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