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关于长征的史料中,很少提及陈云。长征途中,陈云先后担任军委纵队政委、渡河(指金沙江)司令部政委等要职。但在1935年6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不久,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陈云却突然"消失"了。于是,部队里出现种种传说——有的说陈云已经牺牲了,更多的人说陈云"失踪"了。陈云在长征途中为何悄然"失踪"?他究竟到哪里去了?红军长征开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部队对红军主力围追堵截,另一方面疯狂破坏白区党组织,致使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当时,苏区临危受命绝密行动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纪念陈云同志,就要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精神。"他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我感到,在新形势下弘扬陈云实事求是精神,奋力推进"四个全面",关键是坚持"六观":一是像陈云那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陈云是"搞经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有着醇厚的人文素养。"马背上"的读书人陈云勤奋刻苦,喜欢读书,既是革命家,也是读书人,可以说是"马背上"的读书人。他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却天资聪颖,喜爱读书。从上颜安小学到去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店员,他都是因为读书优秀,而得到贵人相助,从乡下走向都市,从小我走向职业革命家。读书伴随着陈云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环境相对稳定。他  相似文献   

4.
在开国元勋陈云早期的革命生涯及"文革"期间,他曾多次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先后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中使用过不同的化名。在这一个个化名的背后,其实有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革命轶事。"廖陈云"陈云出生于1905年6月13日,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陈云两岁那年,父亲离开人世。两年后,他的母亲也告别人世。年迈的外婆抚养了陈  相似文献   

5.
《党史纵览》2006,(5):54
陈云一直谦虚地称自己是"小学生",履历表上"文化程度"一栏,他总是认真填写上"小学"二字.他常讲:"像我们这样没什么底子、各种知识都缺乏的人,要老老实实做小学."正是因为有这种谦虚的态度与好学的精神,经过坚持不懈的自学,陈云已经成为大学问家.他的文章写得好,讲课更是精彩.当时他担任组织部长,一度还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所以延安各院校都请他讲课.陈云有求必应,经常去为学员们上课.他渊博的学识与丰富的经验,再加上清秀的外表,使不少来自敌占区的同志感到好奇,他们悄悄打听:这个"陈教授"是哪所大学毕业的?  相似文献   

6.
陈云曾是国家财政的"大管家",经手钱财以亿兆计,但生活却十分简朴自律.一年11月10日,周恩来去陈云那里,发现他拥着棉被办公,仍抵御不住寒气.周总理于心不忍,马上表示特许这里提前几天供暖气,陈云却坚辞道:"11月15日,供暖的时间是我定的,我不能破这个例."  相似文献   

7.
李琦 《党的文献》2005,(3):67-68
早在延安时代,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陈云作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在这方面功不可没.本期刊发的陈云<纪念秋白同志>的提纲(收入即将出版的<陈云文集>),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丰富的党建思想.陈云十分关心党的建设问题.他要求当时延安的一些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和中央组织部的党训班,都要开设党建课.但那时的党建课教材很简单,大家普遍反映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各院校因此请一些中央领导人去给学员讲课.毛泽东、张闻天、王明等都讲过课.由于陈云是中组部部长,讲这种课能结合他的业务工作实际,各院校都乐于请他讲课.陈云当时健康状况很不好,但还是愉快地成为他们的"客座教授",对他们的邀请从不推脱.从1938年到1941年,他先后在马列学院、中央党校、抗大、中央组织部党训班、青年干校等校讲授过党的建设课.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七大上,陈云曾经说过:财经工作是他的"本行".那时,陈云接触财经工作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他对这个"本行"却已情有独钟.后来,陈云长期主管财经工作,十分重视算账.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去了,正当深切悼念他的时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陈云在延安》一书。书的封面是陈云同志32岁时的照片,英姿勃发,他的身后是群山叠岭的延安。这本原为献给陈云同志90寿辰的出版物,竟在哀乐低回中问世了。我一口气将它读完,延河水畔,宝塔山下,半个多世纪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陈云同志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眼前。 遵义会议后,红军主力来到金沙江。中央决定成立渡江司令部,刘伯承任司令员,陈云任政委,陈云同志坐镇渡口指挥渡江。当时渡口仅有7条小船。陈云同志亲自做船工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船工和我们配合。结果用了9天9  相似文献   

10.
陈云在南满     
霞飞 《党史纵览》2007,(12):12-16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了争夺东北的斗争.考虑到东北地区我党力量比较薄弱,中央决定派一些重要领导干部去东北领导工作.陈云就是其中之一.陈云于1945年9月去东北,至1949年5月回到中央工作,一共在东北工作了将近4年时间.在这期间,他与我党其他领导人一道,为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创造全国解放的基本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陈云在南满的那一段岁月,展现出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11.
江丹 《党史文汇》2021,(3):41-4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陈云长期主持我国财经工作,为新中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称陈云是个"铁算盘",陈云也自称"算账派",他说:"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同时,也要算小账。"他多次强调,财经工作人员要精通业务,要会算账。陈云有别于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善于通过数字表达观点、进行决策。他精于算账表现在算"政治账"、算"长远账"、算"全面账"、算"大局账"。  相似文献   

12.
陈云对广东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多次来到这片热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云经过这里到中央苏区去;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多次来到广东指导橡胶树的种植,到广东疗养,到广东参加会议。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梳理了陈云的十次广东之行,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陈云出生在上海青浦,原名叫廖陈云。他2岁丧父4岁丧母,过继给舅舅廖文光后,在名字前又加了个廖字e陈云14岁回家贫没有升学,去了上海商务印 书馆当小学徒,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自述"连报纸都看不懂"的陈云,在这里读到了马列著作并加入了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王萌萌 《新长征》2014,(1):62-63
陈云是我们党和国家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丰富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时,他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本事、智谋与魄力,传扬党内外。因此,人们赞扬陈云是"理财巨子"、"经济大师",毛泽东曾经用一个"能"字来评价陈云,又曾用  相似文献   

15.
杜娟 《广东党史》2016,(7):8-13
中华民族淳朴敦厚的民风,奠定了陈云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使他的家风建设思想具有深深的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指导着陈云的革命实践,使他的家风建设思想具有高度的科学性;革命斗争和重要岗位上的磨炼,砥砺了陈云对伟大事业坚贞不渝的志向,使他的家风建设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自身的家风建设中,陈云始终坚持以"情"系家,以"严"治家,以"谦"树家,以"廉"齐家。他在重视家风建设、培育优良家风、强调干部作用、丰富家风思想等方面的许多思想和实践,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权力观、利益观,整顿党风政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陈云是全党公认的实事求是、严于律己的楷模。学习陈云,对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践行"三严三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陈云,严以修身。他入党时就认识到,要终其一生为信仰的实现而奋斗到底。他高度重视加强党性修养问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他敢于坚持真理,仗义执言,勇往直前。践行"三严三实",就要学习陈云重视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学习陈云,严以用权。陈云说,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于我们党的身上,我们有这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8,(6)
正陈云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做到了"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在他的文选、文集和传记里,无不蕴藏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求真务实的作风。毛泽东曾称赞他:"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不调查清楚他就不讲话。"他心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陈云善于使用蹲点调查法。1961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他在上海市青浦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高岗政治野心日益膨胀。1953年秋,高岗企图拉拢陈云、邓小平,引起了二人的警觉。陈云马上找到毛泽东,向他反映高岗的问题。陈云告诉毛泽东:"他主动找到我门上,同我谈对党和国家体制调整的看法,散布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些话很出格。"  相似文献   

19.
霞飞  王鹏 《党史博采》2005,(9):31-36
在"文化大革命"中,陈云处于挨整的地位,但他始终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拥护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可贵品格.1976年,陈云向叶剑英提出了粉碎"四人帮"的最佳方案,为结束"文化大革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党史博采》2005,(12):28-29
如同朱德和董必武在晚年经常在一起一样,陈云和李先念两位老友,到了晚年时,彼此也愿意到一起谈话。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陈云和李先念经常在一起谈心。两个人到一起,心灵上有莫名的快慰,有说不完的话题。可以说,他们晚年时,在感情上有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可惜,1992年上半年,李先念生病了。到了6月份,病情加重,这使陈云心情颇为沉重。陈云当时也已经生病,基本不能走路了,但他十分关心李先念的病情,多次派身边工作人员去看望李先念。6月中旬,李先念病情危重,陈云再次派身边工作人员去看望李先念,问候李先念。但是,身边工作人员慰问李先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