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东省韶关市有一条繁华的街道,名叫“风度路”,是为纪念唐朝宰相张九龄而命名的。张九龄是韶关曲江人,唐玄宗的丞相,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担任丞相的岭南人。清初大文人王夫之称赞他为“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2.
从公仪休嗜鱼拒鱼说开去文水千多年前,鲁穆公的宰相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担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正眼不看,并令家中管事之人,一条鱼也不准接受。他对弟弟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  相似文献   

3.
宋太宗打算任用吕端当宰相,私下里跟一些朝臣征求意见。听到的是一片反对之声,理由是吕端这个人太糊涂,不堪大用。太宗困惑了,他想知道吕端糊涂在什么地方,于是知道了下面的事。有一年,吕端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朝时从一群文武官员前经过,一个小官似乎对他的能力很不服气。于是对着他的背影轻蔑地说: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  相似文献   

4.
宰相砸碑     
宋朝仁宗年间,宰相曹武衡被派去长江流域赈济灾民。回程路上,他顺道回了老家唐州湖阳镇。曹武衡是湖阳镇苦冲人。苦冲山穷水恶.曹武衡就是为了离开这个苦地方,才拼命读书,成为苦冲的第一个进士。后来他官运亨通.没几年就当上了吏部尚书并官至宰相.成为苦冲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官。这次回老家,他就是想看看自己20年前的功德如何造福族人。  相似文献   

5.
李国强  金源云 《世纪桥》2007,(11):121-122
有唐一代,范阳卢氏家族内部的仕宦发展情况是不平衡的。从整体上讲,第一房要优于其他三房,尤其体现在三至五品官的数量上。在重要官职方面,如宰相、仆尚丞郎、朗官等,第一房也占有较大的优势。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第一房文化上占有优势,尤其在应试教育方面要优于其他三房;另一方面,第一房婚姻也比较成功。  相似文献   

6.
唐懿宗时期,宰相杨收建了一座白檀香亭子,众人送礼,有王羲之的真迹等等,杨宰相很高兴。宣州观察使李璋,暗暗记下亭子的尺寸,等亭子竣工。一张华美的地毯恰如其分地镶嵌在亭子里,自然喜得杨宰相心花怒放。礼物的价值不在于地毯本身.别的宝贝价格高得多了去了,关键在于没有人像李璋这样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7.
唐朝时有一个叫卢怀慎的人,“一不留神”做了宰相。按照隋唐官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均称宰相。和卢宰相同朝为相的还有姚崇。姚崇“精于吏道”,办事干练,为人正直沉稳,有“三朝贤相”的美誉。卢宰相自知本领比不上姚宰相,遇到事情便干脆全推到姚那里去,自己半点责任也不肯承担,只管陪吃陪喝陪玩,大家都叫他“伴食宰相”。  相似文献   

8.
蒋元明 《前线》2013,(4):82-82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本来是先帝给太子留下来的宰相人选,开始也一路青云直上,官至副宰相级。可命运终归捉弄了苏东坡:王安石当政变法,苏东坡对变法有不同看法,当然不得烟抽;保守派司马光上台,全盘否定变法,但苏东坡却认为变法也非一无是处,结果又没好果子吃。变法派与保守派轮番上台,苏东坡反复倒霉。苏东坡文人气浓,又好作诗,总被对手抓住小辫子往死里整,一贬再贬,发配杭州、黄州、惠州,一处比一处远。  相似文献   

9.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儿们所仿效,也很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儿们借鉴。按理说,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那些德才兼备和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提拔到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来,这原本…  相似文献   

10.
气度与高度     
北宋时期的吕蒙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状元宰相。他有敢于顶撞皇上的胆量,也有唯才是举的气量。皇帝虽然生气,但还是舍不得弃之不用,这不仅是因为吕蒙正为官做人公正无私,更在于他心境豁达,气度非凡。吕蒙正有个同窗学友叫温仲舒,他俩幼年交情不错,又同一年考中了进士。温仲舒当官时出了案子,  相似文献   

11.
张鸣 《廉政瞭望》2014,(12):53-53
调和阴阳这样的事,在后世一般都是医生在做。中医的理论,但凡生病,就是阴阳不协,治病,无非调和阴阳。实在调和不了,人也就翘了。当然,另一种说法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命里该死,医生再怎么高明,也无力回天。但是,西汉年间,一说起调和阴阳,人们都会想到宰相。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三公的职掌,就是调和阴阳,为人间社会调和阴阳。而宰相为三公之首,自然首当其任。  相似文献   

12.
“要酬平生不足也!”安强近读《唐语林》,唐朝宰相段文昌早年贫困潦倒,每天要到街口靠乞食度日。贵为宰相后便穷奢极欲,餐餐山珍海味,用锦绣作地毯,拿玉盆洗脚,挥金如土。有人责他太过分,他振振有词:“吾非不知,常恨少贫太甚,仅聊以自慰耳。人生几何,要酬平生...  相似文献   

13.
奔腾不息的黄河在闻名遐迩的壶口瀑布进行了一次惊险壮烈的大跳跃之后,直冲南下,穿过晋陕大峡谷,豁然横卧在鸡鸣一声闻三省的黄河金三角地区。而距此不远的东南方向便是山西最南端的一个中等城市——运城。运城古时俗称河东。河东自古多俊杰。三国时期的关羽便是河东人士。在运城辖区的闻喜县有个裴氏家族,此家族曾在历史上辉煌许久,光宰相就出了80多个,被誉为宰相村。如今,河东人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也发挥出先人赋予的聪明才智,经济发展迅猛,出了南风集团等在全国享有声誉的企业,但同时也有一些人把智慧用在了挖国家的墙脚上,滋生…  相似文献   

14.
宋太祖登基后创新“站朝”。这项创新改变了会风会纪。 在宋代以前,级别够高的大臣在朝堂上还是有座位的。譬如,东汉末年,曹操上朝时,汉献帝就要给他看座;东晋的第一任皇帝司马睿登基时,就拉着丞相王导与他同坐。虽然这些事都发生在臣强君弱的特定时期,但,即使到了隋唐时期,宰相在朝堂上,依然是有座位坐,有茶水喝的。  相似文献   

15.
吃鱼的哲学     
据史载,两千多年前,鲁国大臣公仪休是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后,有许多人争着给他送鱼。他命令管事人员一律不准接受,他弟弟不解,问他:“哥最喜欢吃鱼,现在为何一条也不接受?”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正因为我爱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并接着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手中的权,希望这个权能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须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撤掉。到那时,不管多想…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党课》2012,(23):87-88
晏子,即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上大夫,亦即宰相。晏子颇有治国才能,辅佐国君齐景公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9):126-127
宋真宗赵恒驾崩,新皇年幼,大权落到宰相丁谓手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政敌,给所有反对者一个下马威。在丁谓的授意下,使者拿着诏书,手握宝剑,一路快马加鞭,直奔郓州李迪的住处。到了地方,并不马上宣诏,只是面无表情地立于府外。  相似文献   

18.
严雷 《新长征》2008,(5):54-55
冯延巳、晏殊、欧阳修同是生活在五代及北宋前期的词人,他们所生活的年代相去不远。更为巧合的是他们都担当过同一职务——宰相。他们也有着同样爱好一以词寄兴。身为宰相的他们,身兼要职,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责任。必然生出许多忧愁。细观三家词作,虽同为愁语.但对愁的理解和解决方式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从公仪休嗜鱼拒鱼说开去文水两千多年前,鲁穆公的宰相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提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却正眼不看,并命令管事人员不准接受。他的弟弟看到那么多四面八方精选送来的活蹦乱跳的好血都被退了回去,甚是可惜,...  相似文献   

20.
赵剑敏 《廉政瞭望》2011,(14):44-45
暴雨连日下个不停,长安城变成了水乡泽国,城中主要道路的泥泞深达尺许,宰相姚崇已有几天未来宫内议事了。一向很有风度的唐玄宗李隆基从未如此怅然。他烦躁不安地来回踱着步,走到窗前停下脚步。突然大声命令侍从用御用便轿到相府将姚崇接来。此事震动了整个朝廷,人们谈论不休,君主给予宰相的殊荣真是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