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岛文化具有的重工尚商的商业文化氛围、兼容并包的移民文化心态和开放创新的社会环境等特质为多元思潮提供了生存和传播的空间。在多元思潮的影响下,青岛市民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偏移、道德水平下滑、行为方式功利化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打造教育合力,对青岛市民实施全方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利用新媒体手段,抢占青岛市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2.
宋伟 《理论学刊》2015,(3):12-16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教育研究,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思想保障。当前,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创业主体功利化倾向较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忽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文化建设的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且深受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鉴于此,在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而凸显"以人为本"和坚持"改革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践。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及自身所凸显的问题,迫切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有效借助校园文化这一实践载体,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机遇、契机,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趋向多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更加形象,创新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必须创新。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双刃剑"作用,也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大众化、现代化以及话语权等方面的困境重重。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发展传播格局,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化教育的内容资源,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化建设的生态系统,是信息化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践有效进行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6.
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传统思维定势成为影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必须坚持以传承创新的精神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认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现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坚持以深化改革的勇气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的出现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必须针对网络环境新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弘扬主旋律、重视网络新途径、开发网络新功能,加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从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等方面着手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的出现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必须针对网络环境新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弘扬主旋律、重视网络新途径、开发网络新功能,加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从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等方面着手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以手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信息筛选和多元价值选择困惑。文章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从融入新媒体格局、突出教育主题、创新教育载体、强化法治监管层面推动大学生实现合理化信息筛选,使得大学生能更好地认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孝德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孝德教育在培养当代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方面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提高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都需要强化孝德教育。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德育工作、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利用新媒体占领孝德培育新高地、积极倡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德规范,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孝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以"三元交互理论"为视角,提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并运用个别访谈、焦点座谈、书面征询及案例研究等方法,重点分析个体特征和新媒体环境及其子维度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的影响。依据研究结论思考正确引导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致思理路。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5,(9)
随多元价值观下要坚持主流价值观的一元导向,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独白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正视人的主体性,在对话教育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体包括如教育者——教材的教育对话;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师生之间的对话;受教育者的自我成长——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才能提高思政课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3.
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全球化的时空境遇下,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传统文化底蕴缺失与多元价值观流行,价值取向功利化与理想信念缺失动摇,崇尚自我、张扬个性与德育统一标准失衡,现实生活虚拟化与思想理论教育模式错位等四个突出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互联网为平台,抢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高地。  相似文献   

14.
何辉 《理论导报》2014,(3):10-11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化价值理念并存。针对部分民众对核心价值观认识模糊的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包容多样,坚持"一主多元"的价值体系;以多种形式巩固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合理满足民众利益诉求。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提升教育的感染力、实效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优势,坚持主导和多样、线上和线下、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四结合"原则,从课程教育、平台搭建、机制建立和法制教育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1,(4)
正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更好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与普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载体.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让新媒体更好的服务于高校德育工作,从而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文化"具有亲和性、现实性、灵活性等特征,既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要充分利用"微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优势,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地位;二要加强"微文化"监管力度,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三要自觉借助微媒介平台,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要加大校园"微文化"建设力度,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工作,围绕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从指导思想、核心价值观、新闻舆论、历史文化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出总体布局。其中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中轴"作用,将其看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领域。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习近平要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持正面引领与反面批驳相结合,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又有力批驳思想文化领域的错误倾向;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全党动手"和"守土尽责"结合起来。习近平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文化安全工作上的具体运用,为新时代做好国家文化安全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客观上造成当今中国一元文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的被颠覆和解构,现有的社会共同文化体系逐渐式微,导致多元文化语境下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现象。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信仰危机、理想动摇、精神迷失和道德偏离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本质诉求。必须从营造舆论氛围、提升认同感、内化主体意识、提高践行自觉性等四个维度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