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独立自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核心价值,其内涵意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方向道路自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一以贯之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从自身国情和历史条件出发,独立探索、开辟、推进和拓展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二是动力机制自立。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把实现现代化放在中国人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三是思想引领自主。以原创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四是战略蓝图自决。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自主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蓝图,实事求是地规划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凸显了独特的意义,破解了西方“定于一尊”的现代化逻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改变世界现代化版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层面彰显出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文明意蕴的角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价值得以彰显。从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来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得中华文明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内在特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经过新时代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型现代化之路,科学解答了通过何种路径超越资本逻辑现代性危机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困境的“世界之问”,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为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贡献了全新理论形态;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根本上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强化、优化和深化。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观点、实践观点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整体性把握,主要包括以历史视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发展,以世界视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以系统观点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内外联系,以实践观点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也有进一步研究的理论生长点与实践生长点,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从研究的价值、现状、方法、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与逻辑,从而论证了其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在总结西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明显不够深入。中国为摸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及道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艰苦奋斗,走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明显不同的现代化之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实现了从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后发式现代化”到“早发式现代化”的转变,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得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道路中蕴藏的丰富经验,从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其内在的逻辑意蕴,是坚持“两个结合”的过程中孕育而来的。从理论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建构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做指引,其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上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一脉相传;从文化层面看,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基因同根相连;从实践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范畴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基因的创新发展,并从五个方面开创了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自然生态之现代化、绿色发展之现代化、人类生活之现代化。中国式生态现代化蕴涵着的丰富生态价值意蕴,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态诉求,既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为破解全球生态危机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智慧。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生态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形成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培养系统性思维理念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经验,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邹静 《实事求是》2024,(1):38-45
科技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作为一项兼具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维度的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与选择的过程。而从“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现代化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始终与中国式现代化同向、同步、同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物质根基。科技现代化通过对一系列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将科技生产函数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为系统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进阶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实践路径上,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协同作用,共同提高现代化科技水平,以加速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从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刘东 《理论建设》2023,(1):39-51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当前学界的热点议题,学者们从生发逻辑、理论内涵、基本特征、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等维度展开了系统研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新的学术动向。但目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普遍存在切入视角局部化、研究方法单一化、成果样态碎片化、跨学科合作低频化等局限。在未来研究中,可以通过强化问题意识以深化理论阐发,拓展研究视角以丰富内容体系,加强学科协作以开拓研究新局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多维度阐释,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空间,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同样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历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批判与反思中进行了全方位超越。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最初以工业化为现代化核心到发展经济与深化改革,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理解逐渐深化,最终在党的二十大拓展为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模式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勤奋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勤奋节约的美德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公平正义精神;幸福生活是人们重要的价值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和平互利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和平互利的共同价值。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研究,理论上对于进一步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合理性、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实践上对于凝聚民族精神、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本质要求,又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化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发展、丰富和拓展,开辟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的中国叙事。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认知经过总结、拓展和升华,从道路的创造凝练为理论的建构。内生于中国而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图景,在发展路径、方式、策略等方面为世界历史的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领域的集中体现,深刻理解和领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出发,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逻辑理路予以准确、系统、完整的阐释。从价值逻辑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社会繁荣稳定的战略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现实逻辑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格局日益严峻、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等现实挑战。从实践逻辑看,新时代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全方位系统性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作用、健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吕晓斌 《探索》2023,(6):14-27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需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自身的发展逻辑与理论体系自身的学理逻辑。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还要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并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理念。其次要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资源基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和人类现代化文明有益成果所提供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智慧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再次要用中国特色话语来表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特色话语表达方式要关照现代化概念体系及内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注重中国式现代化标识性概念的发掘与提炼,增强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良性互动。这种话语表达的具体内容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主要范畴,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内涵和特征、布局和策略、动力和运行、目标和意义等方面。最后需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这个理论体系不仅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与理论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息息相关,是“走自己的路”的必然结果,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破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密码,需要从理论指导、制度保障、文化滋养及价值指向方面把握,方能更加坚定道路自信,提升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形象,为丰富现代化道路体系贡献中国智慧,为拓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途径提供全新选择,为加快国际减贫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也是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逻辑向度。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现代文明观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跨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卡夫丁峡谷”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承载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建设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实践为其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理论经验。从价值逻辑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理论维度深化了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践维度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础,在世界维度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实践逻辑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方法,构建五大文明为一体的发展结构,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人类各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8.
发展红色文旅,是新时代拓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通过聚焦事业愿景积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动力,有助于通过完善发展布局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底色,有助于通过顺应人民需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有助于通过克服风险挑战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底气。红色文旅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间存在耦合逻辑,人口规模巨大是红色文旅的现实基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红色文旅的价值取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红色文旅的功能定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红色文旅的时代涵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红色文旅的世界意蕴,以红色文旅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从加强挖掘保护以强化特色优势、应用科学技术以提升数字水平、坚持创新创造以深化时代蕴涵、结合教育感召以弘扬育人实效等方面出发,有利于切实推动以红色文旅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在理论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资本批判逻辑为理论基石,以西方理性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发展为理论镜鉴,以现代化反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演绎为理论升华;在历史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在中国的伟大飞跃;在实践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渐进式展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主体框架”的实践演进,特写式映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运行模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论揭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和承载的文明动力系统,这一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时代发展,也是对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凝练。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动力主要包括文明传承力、文明自主力、文明创新力、文明包容力、文明超越力等,可以分为根本性原生动力、直接性结合动力、外源性发展动力三个层次。从这三个层次的运转机制来看,“时空化合”“两个结合”“和合共生”确保了各个文明子力的有效运转,从而推动形成了一个“小循环”与“大气候”有机规整、双层联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系统。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论不仅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辩证张力关系,而且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指南,因而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