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五四运动既开创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希望之路,又在实际上处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成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阶段,可以说,现代化的得失成败都和五四运动密切相关。所谓现代化,指的是一个社会摆脱传统形态,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整体过程。它始于16、17世纪的西欧,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法两国则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对东方国家来说,现代化是近代西方国家的冲击与东方国家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始于洋务运动,并大致循着器物技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思想论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虽然散见于许多讲话、谈话和文稿当中 ,却仍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国度里实现现代化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了理论说明 ,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内容。尽管他并没有完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理论中甚至存有相悖之处 ,但在探索中仍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路和见解 ,成为今日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对此 ,本文拟择要分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先决条件 ,既是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真正启动最突出的贡献 ,也是他关于中国现代化构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毛泽东看来 ,革命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3.
马龙闪 《学习月刊》2009,(23):38-39
“中国模式”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它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丁业强国迈进。但不少外围人对这一奇迹有些困惑莫解,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何在。那么,它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奥秘呢?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均有过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当中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这一宏伟工程的认识较前人更为深刻、更加具有理论意义 ,以致形成他鲜明的现代化观 ,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 ,可以表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现代化 ;必须是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必须是走自己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完备的思想体系 ,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它、坚定不移地遵循和坚持它 ,是继…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200年前的工业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的分水岭,它改变了历史的方向,引导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崭新的工业文明时代。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卷入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之中,开始了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在鸦片战争到1949年前,中国几乎对西方出现过的各种现代化模式都进行过快速的试选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留下许多挫折与教训。 中国之路在何方?许多仁人志士上下求索。面对这一课题,邓小平纵观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求实精神,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得出结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固然需要广泛借鉴东西方现代化的正反历史经验,但是,不能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深入考究就会发现,它不但是一个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命题,而且是一个具有深刻的发展思想和科学的发展理念的命题。 把中国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概括为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创造。邓小平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发展以民生为本。他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其语言表述看起来非常朴素平实,但它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内含的思想价值,却是  相似文献   

7.
任剑涛 《探索》2023,(5):1-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是在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的交互角度中获得定位的。从中国之为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是现代化的独异性在中国场域中的反映。从现代化历程来看,无论是先发现代化国家还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的初期阶段都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或共性,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因素的突显与导引越发呈现各自的独异性特征。独异性不同于特殊性,更强调现代化的独有特质,成为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归纳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和一个本质要求,共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但这五个方面性的特征和一个集中化的论断(本质要求),也不是在同一程度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背后的独异性特点。相对而言,最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尤其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与中国国情的独异性相联系的。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具有独异性特点的现代化,需要在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中对之进行准确理解,以便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独一无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创造,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它的根本性质和标志,后发现代化和适应性渐进转型是它的历史任务,和平发展是它的基本方式,东方大国发展是它的总体类型.这几个基本点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体现在从改革开放启动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特征,也是科学认识和完善它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自鸦片战争起即已卷入了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尽管它起初缓慢,被动而不深刻,但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断加速,终于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五四运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领导党的成员的要求。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呢?必须从头说起。社会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一切国家都要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它是一个相当长的社会变革过程,始于封建社会末期,中经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阶段相继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臻于完善。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始终处于被动发展状态。被动现代化发展极其缓慢,步履艰难,终究摆脱不了贫困、落后、挨打、受辱的境地。显然,在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就拉开了序幕。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中愈陷愈深,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社会现实扼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希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具备了基本的前提条件。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又该走什么道路呢?这是当时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现代工业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落后农业国,这就决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基于这一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12.
颜谱 《理论学刊》2003,(1):114-115
一、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中国现代化的启动 ,是由于应对西方的挑战而引起的应激性反应 ,或者说 ,中国的现代化是由于外来的刺激而启动的 ,它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外源性”。早在 16— 17世纪 ,西方殖民者就开始染指东亚地区 ,并把东南亚一些国家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到 19世纪中叶 ,以英国为前导的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大举侵入东亚地区。特别是 19世纪 4 0年代发动的鸦片战争 ,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的中国的大门 ,并迫使它走出中世纪 ,踏上艰难的现代化的路程。从现在的角度来看 ,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启蒙时代,它第一次触及到了现代化的核心,揭开了现代化的序幕。实现现代化,对于我们这个背负着巨大历史包袱的民族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民族的自我超越。因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基调就不能不是批判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统一体。只有以现代化作为参照系,我们的批判才会有真正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从类型上说是一种大陆民族文  相似文献   

14.
社会现代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课题。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我们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也遭遇了不少的曲折。如今,在建国5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反思,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要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作出真正科学的分析,首先需要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即对社会现代化问题本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在这一问题上,人们已经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而我的看法是,社会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所说的现代化,是指以生产力的现代化为中心,包括政治的、军事的、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等诸层次的社会总体进化与变革。时至今日,“现代化”已经成为无数人所热切关心的时代主题。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在以不同的姿态迎接这一挑战。中国如何迈向现代化,特别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跻身于世界现代化之行列,这是一个困扰了几代仁人志士的艰难课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开辟了广阔前景,但这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就能自然加快现代化的进程。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特别是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在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上有许多重大突破。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阐述。一、走全面新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长期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专家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的全部,把“工业化”和“现代化”两个概念通而用之。事实上,工业化只是现代化的许多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忽视现代化的其它方面,会导致现代化的畸形发展,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在中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中,都会找到佐证。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不是片面的工业化,更不是西方化,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面新型…  相似文献   

17.
王小兰 《理论学刊》2006,(8):107-108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转变的必经过程,它具有全球性的趋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以至每个人,都不能完全置身于这个过程之外”[1](P67)。这个过程发端于18世纪的英国。在我国是由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长期封闭性的发展格局,从此走向一个举世罕见的漫长崎岖的现代化历程的。按照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创始人、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先生的观点,中国现代化是经历了三次发展模式转换、三次现代化的局部断裂的“被延误的现代化”[2](P29)。在中国现代化模式转换中,革命、国家重建和传统文化等起…  相似文献   

18.
孙业礼 《学习月刊》2012,(23):14-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是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书斋里的理论.而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积累的经验和共识。解决什么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解决沿着现代化道路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幸福问题。在当代中国看一个理论有什么贡献.主要就应该看它解决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哪些问题.或者为哪些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他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到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再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四个现代化是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最卓越的理论贡献之一。同时,他在政治民主化及思想文化现代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可以看做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但是简单地把国家,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发展战略确定为工业化,是不全面的。因为,尽管工业化可以看做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但决不是全部内容。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它还涉及社会的政治,文化乃至一切方面,需要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本文旨在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选择:“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予以宏观描述,以说明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