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乡情思     
《奋斗》2017,(16)
正在小兴安岭南麓,有一座自然悠美,诗画韵味的4A级旅游林城,这就是我的故乡——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离开家乡50多年了,如今我已是耄耋之年,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就是对一个人怀乡最好的写照。毋庸置疑,人之老矣思乡之情愈发迫切,城市的繁华再也吸引不住我思乡的心了。梦中闪现的更多的是我遥远的故乡。近年来,我不顾年老体  相似文献   

2.
楠方 《当代贵州》2004,(11):58-59
"欢迎你们来到广州!"一口纯正、地道得让我们自叹弗如的贵阳话,令我们宾至如归.眼前这位身材魁梧、平头霜侵、面容和蔼、气度沉稳的老乡,教我们联想起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一幕,虽然素未谋面,但浓浓的乡音勾忆起的浓浓乡情,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四川走出去的邓小平,无论是在指点江山时还是在闲话家常间,浓浓的川音从未改变,而在这川音背后是深埋于心的一份乡情。那年,还是少年的他背着行囊踏上异国的求学路;那年,已成壮年的他铁马冰河征战沙场走遍祖国;那年,已生华发的他为中国建设奠定基石。但是未曾改变的是他对故乡四川的一片乡情。  相似文献   

4.
<正>回故乡过年,最爱听的是乡音,最爱吃的是家乡饭,最爱端详的是老行当。但是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乡音正在消失,家乡饭味正在变淡,老行当不见了踪影。家乡概念正在消失,怎么才能记得住乡愁?可否从记住故乡风物开始呢?先说方言。贺知章在公元744年辞职,告老还乡,时已八十六岁,背井离乡五十余载,驻足村头,他感慨万千,信笔写下了《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中有一句"乡音无改",离家半个世纪,不改乡音,足见乡音已融化在诗人的血液里。现在都推广普通话了,普通话该普及,但是独具  相似文献   

5.
乡音人生     
枫苑斋 《党课》2009,(1):100-101
在外工作多年,虽都以普通话交往,但总觉得不如老家话说着自在。古今千年,日月轮回,一生在外都改不了乡音的屡见不鲜,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不就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么?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1997,(4)
毛泽东写信与刘少奇商榷贺知章《回乡偶书》诗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刘少奇在1958年一次谈话中,曾借此诗以论证古代官吏禁带家属,说明两地分居古已有之。毛泽东听了以后,觉得不妥。为此,认真查阅了《全唐诗话》、...  相似文献   

7.
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每到年底,农村、故乡、乡情就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其实这些文化、情结都可以从乡音、方言上体会到一部分。有人说,国人语言的问题,本质是思维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教养的问题。方言不仅是承载着游子的思乡情结,还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但目前,中国的方言面临消失的危险。方言正在成为下一个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8.
杨昱 《红岩春秋》2014,(2):80-80
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1200多年前,年过七旬的贺知章回到故乡,写下朴实无华却又堪称千古名篇的《回乡偶书》。同样年过七旬,同样名满天下。2014年1月,丁肇中回到重庆。丁肇中回重庆与贺知章回乡,几分相似,几分不同。丁肇中归来。他穿黑色棉袄,戴银色眼睛,走在大街上,就是一个和蔼老头,看不出他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有何联系。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他用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守住"四条线",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守住耕地"红线",护好乡村振兴之"根"。早在2006年,我国就明确提出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非常认真,下面这一事例足以说明这一点: 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唐代政治家、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绝《回乡偶书》。 1958年,中央一位领导同志,曾以这首诗为例证,说明古代官吏是禁带家属的。毛泽东为弄清此事,不仅翻阅了《全唐诗话》,还特地查阅了《旧唐书·贺知章传》,并给这位同志写了一封长信:  相似文献   

11.
拍案惊奇     
正记忆恢复30年前,27岁的朱某从贵州赤水前往福建务工,在工地打工期间不慎伤到脑部,丧失部分记忆,一直无法想起自己是哪里人。今年2月底,已居住在浙江的朱某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条关于贵州的疫情新闻,在相关的画面和声音刺激下,他想起自己的老家应该在贵州省赤水市。经过两地警方的不懈努力,朱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人。无双点评:乡音无改,鬓毛已衰。  相似文献   

12.
<正>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在新常态下,面对逐渐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与艰巨的经济结构调整任务,没有什么比饱满昂扬、攻坚克难的状态更为珍贵;面对艰巨的保持投资增长任务与日益增多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没有什么比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斗志更令人鼓舞。要驾驭好新常态,贵州各级领导干部需要什么样的新状态?一言以蔽之,勇于"担担子",善于"扣扣子",勤于"钉钉子",始终保持"干、闯、拼"的新状态。勇于"担担子",方能应对"来不得半点松懈"的发展重任。当前贵  相似文献   

13.
曦石 《学习导报》2013,(12):33-33
本期向大家推出的是当代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关东画派"创始人王盛烈的作品《童年》,作品尺寸165cm×186cm,创作于1984年。画面情节简单,没画背景,只画了成一字排开的七个憨态可掬的农村小朋友和一只小狗。但从小朋友们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一位远方来的陌生客人正站在他们面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远行人归家的情怀通过画笔生动地传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7月拿到退休证的那一刻,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光荣退休、安全落地、顺利转岗"的欣慰和轻松,又有"弹指一挥间,鬓毛已白老已至"的惆怅和无奈。想起了古人的一句潇洒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往事历历在目,感慨油然而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说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文明这个词汇"很大",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但同时,生态文明这个词汇又"很小",它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平日里对于环境保护的举止言行,它就分布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而在党的十九大报  相似文献   

16.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岗位如何变换,都要凝神聚气、专注本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全力以赴把"责任田"种成"示范田"。"日光不经透镜屈折,集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这样才会心力专注有所成。"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视疫苗研发为自己的使命追求,"不想别的,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在这个领域努力些,再努力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10)
<正>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谋划民族复兴这盘"大棋局",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坚定落子"公平正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谱写了新的篇章。循公平正义之"谱",布依法治国之"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文风非小事,其后蕴含的思想,直接体现着为政之气象,反映着民风之好坏,影响着国家之盛衰。文风要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就必须坚持言为心声、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有文。言为心声。讲话、写文章最忌故弄玄虚、卖弄文笔以哗众取宠,亦恨曲意逢迎、巧言媚俗以争名夺利。要讲好话、写好文章,必须用"心"务实、用"心"求理,力戒心口分  相似文献   

20.
2011年,贵州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三个建设年"活动,规范权力运行,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环境建设促进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一场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省直机关的作风建设"攻坚战"在贵州打响。作风建设是保障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干部作风正、精神面貌好,无地域优势也能"借船出海",资源再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