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温勇 《党的文献》2012,(4):116-119
邓小平是一位世纪伟人,也是一位驾驭时间的大师。他有一个特点,就是谈事情喜欢规定一个时间表。小到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到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或长或短,都要有时间表。大致说来,邓小平的时间表可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从一个个时间表中我们可以体会出邓小平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2.
温勇 《学习导报》2013,(2):35-38
邓小平是一位世纪伟人,也是一位驾驭时间的大师。他有一个特点,就是谈事情喜欢规定一个时间表。小到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到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或长或短,都要有时间表。大致说来,邓小平的时间表可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从一个个时间表中我们可以体会出邓小平的时间观。长期时间表:"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起步之时,20世纪已过去一大半,人类社会正在加快脚步迈向21世纪。作为一位有国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有一个特点,就是谈事情喜欢规定一个时间表。小到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到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或长或短,都要有时间表。从一个个时间表中,我们可以体会出邓小平的时间观,即引领时间、驾驭时间、超越时间。邓小平的时间观体现在善于把握时代脉搏,体现在始终关注民族振兴,也体  相似文献   

4.
夏佑至 《学习月刊》2014,(19):17-17
邓小平留下的一大政治遗产,就是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制定的目标、路径和时间表,以及为解决权力过于集中所做的努力。邓小平还屡次对激烈的意识形态争论泼冷水,防止争论影响经济增长。这些政治遗产至今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执行的路线、制度和政策上。邓小平还留下了另一些遗产,体现为大众文化的符号。有一首歌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相似文献   

5.
韩康 《实践》2003,(3):4-7
一、深刻的发展思想和科学的发展理念   建设小康社会的创建者是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他在接见日首相大平正方的时候说,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最低目标就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在1984年进一步说明,“小康“就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当时讲的是国民生产总值,而不是现在用的这个GDP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提出了一个长达七十年分三步走的小康社会的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就是到90年代末解决温饱,上世纪末达到人均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下个世纪(即本世纪)50年代,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生前在其著作、讲话、谈话或诗作中曾评点过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包括他的部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能够进入他的视野,获得他的直接评价并非易事。而一个人能得到他多次评价,并且主要是肯定性的评价,则更是难上加难。邓小平恰恰就是一位多次被毛泽东论及并给与高度评价的人。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毛泽东至少七次直接评价邓小平。这些评价,比较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心目中邓小平的品格、才干。毛泽东第一次评价邓小平是在“八大”召开前夕。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先是主政西南,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1952年奉调进…  相似文献   

7.
李洪峰 《党的文献》2015,(3):123-125
邓小平《关于西南地区的土改情况和经验》一文,及毛泽东对该文的六处批注,反映了邓小平和毛泽东两位伟人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两位伟人善于把握全局,善于把握主动,善于抓住中心环节,善于解决关键问题的胆识和魄力;体会到邓小平高超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文字驾驭能力;领悟到毛泽东善于把个别上升到一般、善于进行具体指导的高超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8.
天儿慧是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国际政经学部教授。1997年4月,日本《世界》杂志发表了他的《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邓小平》一文,现简要译介如下。文章说,随着一颗巨星的陨落,邓小平先生成了一位历史人物。怎样评价邓小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问题,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阐明:其一是如何评价邓小平的个人经历问题;其二是如何理解毛泽东逝世后出现的“邓小平时代”问题。总的说来,“邓小平时代”确立之前,他的经历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本世纪20年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是他的理论逐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以参加和领导革命…  相似文献   

9.
曾希圣是邓小平和卓琳的红娘, 毛毛所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说 的“经人介绍,卓琳认识了一个人,名 字叫邓小平”。这个“介绍人”就是曾希 圣。 由此可见,邓小平和曾希圣的私 交非同一般。 曾希圣对邓小平一向非常尊重, 邓小平对曾希圣也很赏识。1960年2月 19日至25日,邓小平和彭真、刘澜涛、 杨尚昆等4位中央领导人一起,到安徽 视察工作,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一直陪同。 邓小平等这次到安徽视察,曾希 圣向…  相似文献   

10.
二度复出的邓小平来到韶山,令接待方"拿捏"不准 1973年 10月 19日,一辆老式的乳白色"吉姆"牌轿车驶进了宁静的韶山冲.轿车停稳,从车里走下一位个子不高、神采飞扬的长者.他就是刚刚被毛泽东"解放"出来、重新委任为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邓小平是送一位重要外宾到桂林,返京路过长沙时突然决定来韶山看看的. 接到邓小平来访的消息,韶山方面召开了一个会议,安排邓小平访韶事宜.会议开得很长,意见分歧很大.围绕以什么规格接待这位副总理发生了争议.但是,争论双方都有这种感觉:无论用什么规格接待邓小平,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于是制定了一个"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但是,究竟"冷"到哪种程度,"热"到哪个境界,让这些人"拿捏"不准.好在长沙方面首先做了示范:让邓小平坐过了时的"吉姆"轿车访韶.他们对邓小平解释说,其他车辆都已派出去了.这种车, 1959年毛泽东到韶山来时坐过.此时,国产的高级"红旗"轿车早已代替了它.平时,即使是一个军级干部坐"红旗"轿车也早已是司空见惯.长沙在派车方面为韶山做了暗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中,邓小平是来甘肃最早、次数最多、驻足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一位。从1926年到1981年,邓小平先后8次来到甘肃,有450多个日日夜夜是在甘肃度过的,全省14个地、州、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甘肃人民世世代代对他的深切怀念。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先后4次到甘肃。1926年秋,邓小平受党派遣,从苏联回国参加革命。他从库仑(今乌兰巴托)入境,经宁夏进入甘肃,尔后到达陕西。当时,北伐战争进入高潮,由于战局紧迫,军命在身,长途跋涉,去留匆匆,邓小平在甘肃虽未能久留,…  相似文献   

12.
一、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提法及形成问题 目前讲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时有几种提法:一说是“邓小平建党思想”或“邓小平党建思想”,二说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三说是“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这些提法与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时间的看法有一定联系。使用“邓小平建党思想”提法的,一般把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产生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伟大的一生。这与他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一位温柔、善良、不断给予他支持与帮助的妻子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本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孕育,到90年代初期基本形成,大约经历了二十年时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形成,考察其形成的历史条件,是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问题,他的人才思想博大精深。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成篇或成段论述人才问题的就有80余篇,其内容涉及到人才的成长、培养、管理及使用等方方面面。可以说,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掌握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对我省搞好“第二次创业”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春天的故事,我耳边就会响起一首同名之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首歌讲述的是邓小平两次视察深圳,推动我国深入改革的故事。这首歌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也有几个"春天的故事"。1957年春天,我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茅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眼中的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位伟大人物,都有传奇色彩,一位是时沉时浮终不沉,一位是三落三起终不落。在他们半个世纪的联系中,既有磕磕碰碰又难舍难分,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相互既有矛盾又相得益彰。 毛泽东重用了邓小平,可是后来又否定了他;而否定了邓小平7年之后,毛泽东又把他扶上马;1976年毛泽东临终之前再一次“换马”,把班交给了另外一个人。那么,毛泽东究竟是怎样评价邓小平的呢?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到改革开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领导了建国后前三十年政治发展的最初探索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在不同时期,两位领导人分别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发展策略。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其策略演化的轨迹,即从全能主义政治到一元主导政治、从激进主义到渐进演化、从个人权威主义到权威指导下的群众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入党宣誓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的重要一课。虽然誓词字数不多,宣誓时间短暂,但入党宣誓都会在每一名党员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有的历经岁月磨洗,愈加清晰。难忘的时刻邓小平:"入党宣誓是一件很庄重的事,可以使人终生不忘。"1923年6月,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邓小平在巴黎加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7月,转为中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然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浸濡下的"实践"和"特征",所以这就注定邓小平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自然和作为传统文化最杰出代表的孔子文化也就有了或间接或直接的联系,作为邓小平理论一部分的教育思想,更是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一、不同的起点孔子是教育家,而且是大教育家。但说邓小平是大教育家(或者说是教育思想家),这个"大"字就是对教育宏观的把握和驾驭、指挥和协调,在这一点上邓小平毫不逊色于孔子甚至胜过孔子。具体的教育方法,邓小平不谈,孔子有一套。原因并不复杂,孔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位亲自执教的老师,而邓小平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不可能也不能用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