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实》1995,(6)
中国小康标准的实质是农民小康小康的基本含义是“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这一概念表明,小康介于贫困、温饱之后,富裕、发达之前。因此,小康标准就是95%以上的居民达到中等收入标准。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
实施“三动战略” 发挥“三个效应”──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康建设的有效途径韩树喜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省委六届一次会议提出全省提前三年基本实现小康。能否如期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热点也在农...  相似文献   

3.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则是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以后,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就成为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成为广大人民的生活梦想,但在旧社会,从来没有、也根本不可能实现小康。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才使小康的梦想有了变成现实的可能。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小康的概念、小康建设的具体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与道路等问题,作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论述,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现择要摘录如下,供大家在深入学习十六大报告时参考。一关于小康和小康社会的概念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12月会见日本客人时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  相似文献   

5.
自从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以后,小康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并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到本世纪末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是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重大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自治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关键就在占全疆人口70%的农村牧区能否实现小…  相似文献   

6.
要对浙江农村实现小康进程作出较为客观的判断,首先必须对“小康”的内涵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对小康作了阐述;“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进一步规定了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应包括的内容,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因此,我们认  相似文献   

7.
郑志彬 《新长征》2009,(10):36-37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小康的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国《诗经》,《诗·大雅》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则把小康作为与大同社会相对的一种社会模式。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是在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9.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 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 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 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 想社会模式。这以后,小康社 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 理想,逐步走入寻常百姓的生 活用语中。 1979年12月——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 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 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四个 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 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 念,而是‘小康之家’。” 1984 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 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 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奋斗目标,对小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小康社会更全面的描述,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了加深认识这一奋斗目标的新涵义和新要求,首先要对“小康”和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作一个简要说明。“小康”一词,古已有之,最早源于《诗经》,后在《礼记》中得到最初的阐发。现在提起的“小康”,是衡量国民…  相似文献   

11.
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是党中央提出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江苏省淮阴市13万多农村党员,在实现小康的进程中应担负起什么责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在带头脱贫致富的同时,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加快实现小康进程上来?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淮阴市因势利导,开展了农村党员“带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双带”活动自1995年发起以来,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成为淮阴市农村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双带”主题教育,把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  相似文献   

12.
完整准确地理解小康标准孙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小康目标作为一面旗帜,指引全国人民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明确提出,我国"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令人振奋,立即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词汇。“小康”,尽管这个词人们已经谈了二十多年,它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新的内涵,它使“小康”有了新境界。“小康”:国民生活水平的概念对于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的衡量,目前主要有两种参照标准:一个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即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经济学中称之为“恩格尔系数。”另一个是以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到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使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是党中央提出的宏伟任务。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属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全县共有十处乡镇40个行政村,渔业人口3万多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长岛县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翻两番、“奔小康”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胆探索,不断进取,海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1991年,长岛县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大大超过了省、市“小康”指标要求,其他人均指标也达到了“小康”标准。其中,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0469元(1990  相似文献   

15.
王杰康  丁乔珍 《求实》2003,3(Z1):80-8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杜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社会”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阶段,是持续时间较长、动态发展的一个过程,它本身有着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状态。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把“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社会”相联系。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解释说:“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上个世纪末,我国如期达到的小康目标,从总体意义上讲,还只是基本解决温饱,刚刚进入小康社会阶段的初步小康,是宽裕、不宽裕,温饱、贫困的社会和群体,而且温饱和贫困面还比较大的低水平小康,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因此,这样的小康目标是主要从经济  相似文献   

16.
到本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邓小平同志70年代末提出、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实现农村小康的具体要求。即:“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相似文献   

17.
开篇的话 千百年来,中国人心底根植着一个古老又年轻的梦,它叫“小康”。 对“小康”的描绘,最早见于孔子,“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而孟于将“小康”概念赋予了更多的经济内涵:除了社会安定,还应“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相似文献   

18.
明确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资源转换步伐克什克腾旗委书记呼格吉图克什克腾旗代旗长张彦斌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面临的两大历史性任务。在“九五”期未,我们克什克腾旗能否同全国人民一道如期达小康,这是摆在全旗各级党政组织和24万...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小康”一词来自中华古代经典《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华民族先人认为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古为今用,点石成金,赋予“小康”一词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崭新的时代内容:“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三步走的战略,我国要在本世纪末达小康。当时代的脚步迈入一九九九年,距二十一世纪仅一步之遥时,巴盟的小康建设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呢?挑战旧观念巴盟于1997年在全区12个盟市中率先整体脱贫,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巴盟要在全区率先达小康,并且保证每年有30%的苏木乡镇、嘎查村达小康。这对巴盟人固有的思维理念、生活习俗以及消费方式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小富不可安,小富不能安,“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原始童话被打破了,是有了钱再享受,还是提前支出,提高生活水准,一切传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