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台湾海峡一直是国共双方斗争的重要战场.由于美国的介入,这种斗争又变得十分复杂和微妙.尤其是1954、1953年和1962年间发生的三次大的军事斗争,曾经给予国民党和美国以有力的打击,被西方舆论称为三次“台海危机”.同时,这种斗争,又使海峡两岸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来说,毛泽东可以说是这几次军事斗争的最高领导者.他以战略家的深邃目光,精心指导这些斗争.从而粉碎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牢牢地掌握了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主动权.这种斗争,对毛泽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注台海问题,为解决台海问题付出了大量心血,并根据台海问题的演变,制定了解决台海问题的方针策略。一、台海问题经历的几个阶段台海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是美国政府一手造成的。50多年来,海峡两岸关系一波三折,几经风雨,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武力对抗阶段(1949-1978年)。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正如毛泽东在《关于台湾问题》一文中所说,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企图搞“两个中国”,一个大中国,一个小中国。……我们反对两个中国,蒋介石也反对…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起,美国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策动“台海中立化”、“划峡而治”。之后,又极力在国际活动和国际组织中,特别是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时阴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国际上的某些国家和某些人也紧随其后,参与策划和鼓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提出并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本文拟就上述历史过程和历史事实作初步考察。 (一)“台湾地位未定”论荒谬绝伦,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与法律地位永远不能改变 朝鲜战争爆发后,为确保侵朝美军的侧翼安全,更…  相似文献   

4.
刘云 《世纪桥》2005,(6):52-54
导言: 50多年来,台海地区爆发过4次危机:前两次分别发生在1955年和1958年,均导致低强度的军事冲突; 第三次从1995年李登辉访美至1996年台湾“大选”结束;第四次是1999年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后,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地区举行了军事演习。自2003年底陈水扁推出“台独时间表”后,台海进入第五次危机期。专家认为,随着陈水扁“台独”步伐的加快,危机随时可能激化。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台海危机从来不是单纯的国内危机。大多数专家认为,中美两个核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有一方不愿合作处理台海危机,事态很可能会朝着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原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50—60年代中苏围绕核军事合作、如何评价斯大林、三次台海危机、中印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产生分歧与摩擦,最终导致中苏党际和国际关系均告破裂,70年代后的中共对台政策也由“武力解放”转变为“和平统一”。考察原苏联对中共对台湾政策的历史流变,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将对21世纪中国国家形态的整合与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6.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拉开了金门炮战的序幕.国际舆论惊呼"第二次台海危机"爆发.金门炮战不仅是惩罚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而且也是反对美国侵略政策和分裂中国阴谋的外交斗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抛出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极力策动“台海中立化”、“划峡而治”,在国际活动中,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些国家也参与策划,为其鼓噪,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提出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8.
50年代中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炮击金门”,给国民党和美国以有力的打击,被西方舆论称为“台海危机”。毛泽东精心指导这场斗争,从而粉碎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炮击金门序幕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新中国成立的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候,毛泽东就适时作出了解放台  相似文献   

9.
从“一手”到“两手” 新中国成立前后,与国民党进行军事斗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蒋介石集团逃到台湾之后.中共中央曾设想了多种武力解放台湾的方案。作为中共军事方面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周恩来也对武力解放台湾作了多种构想。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怎样处理 第一次台海危机的 当中国在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并且正在重新走向世界的关键时刻,中国内部的台湾问题,由于美国插手,出现了国际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台海局势与中美关系走向雨峰最近国际形势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大陆、台湾和美国3月份期间在台海区域的激烈冲突和较量。此次三方之间斗争的特点、背景、影响及今后三方关系将如何发展,特别是中美关系走向何方,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政府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台海紧...  相似文献   

12.
1954年至1955年期间,中国大陆同台湾当局在台湾海峡发生军事对抗,出现了第一次台海危机。虽然这次对抗以人民解放军1954的“九三”炮击为起点,但导致这次危机的真正根源却是国民党当局。1958年,台湾海峡发生第二次危机。这次危机虽然以人民解放军“八二三”炮击为标志,但根源仍然是国民党当局不断袭扰大陆、美国企图制造“一中一台”。然而,海峡两岸之间的紧张局势并未就此消失……  相似文献   

13.
在化解1958年台海危机(第二次台海危机)的过程中,毛泽东无疑是最后的决策者,但实际的组织者却是周恩来。周恩来多次出手,最终神奇地化解了这场危机。毛泽东后来说:“金马局势那么严重,整个环节都是我和总理搞的。”  相似文献   

14.
已非秘密的中国海军核潜艇,恰如其作为国家威慑力量的象征,在1996年3月的台海危机中,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今年第1期《军事文摘》上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事实。1996年3月5日至25日,台湾“总统”选举前后,为了打击台湾境内日益猖獗的“台独”势力的...  相似文献   

15.
台湾问题上的中、美、日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长期以来,美国和日本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总是热衷于介入和干涉台湾问题,使其复杂化,增加了中国解决该问题的难度。一、美国:维持现状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实际战略方针就是维持现状,即“不统、不独、不战”。最近,由于陈水扁借选举之机搞防御性公投导致台海局势紧张,美国政府更是反复重申反对任何可能“片面改变现状”的动向,“不要轻举妄动”的警示牌同时打给了两岸。在美国看来,台海维持现状最符合美国利益。其至少出于以下战略考虑:1.实现亚太战略的需要。美国在亚太地区拥有重要战略利益,而台湾…  相似文献   

16.
吴珏 《湘潮》2013,(8):16-19
1958年台海危机是1954~1955年台海危机的延续,通常被叫作第二次台海危机。在化解第二次台海危机的过程中,毛泽东无疑是最后的决策者,而周恩来则是实际的组织者,他与毛泽东联手,最终神奇地化解了这场危机。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金马局势那么严重,整个环节都是我和总理搞的。”冲破迷雾,揭穿美国政府“虚张声势,恫吓舆论”的伎俩  相似文献   

17.
杨永生 《新视野》2007,(2):92-94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动态平衡”政策。20世纪90年代,两岸关系趋向缓和时,美国提升美台关系,干扰两岸关系发展;台湾“三党”访问大陆后,美国动态平衡政策有了新变化。这一政策是以美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矛盾、灵活、多样,但是实施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和扩大与美国的双边关系来打破美国动态平衡政策,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在争取实现两岸统一的进程中,我们不仅同台湾分裂势力、同外国反华势力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军事斗争和综合国力竞争,而且进行着激烈地争取台湾“民意”,争取民心的斗争,维持、巩固、增强台湾人民的中华民族之情,中国之人心,中国之意识,反对“台独”、“独台”势力,外国反华势力散布分裂中国的理论、思想和意识,永远是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青年共产国际(也称青年国际或少年国际)在1924年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东方各国应在共青团组织之外新建“群众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作为全国性政党来领导民族革命青年斗争,并就中国另建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和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取消青年国际关于另建民族革命青年组织的决议。  相似文献   

20.
胡礼忠 《党建文汇》2002,(14):33-33
1964年后,美国更深地陷入了越南危机。在策动对越南的战争升级时,约翰逊政府考虑得最多的是:中国大陆是否会公开出兵越南,进而导致中美之间的全面战争?抑或为了配合北越的抗美斗争,台湾海峡再次发生危机?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偏偏不识时务,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反攻大陆”的问题,并全力以赴寻求美国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