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一兵 《唯实》2000,(7):20-22
科西克是前东欧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具体辩证法》一书中说:“战后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最主要的哲学论战是围绕总体性问题展开的”(见科西克:《具体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与青年卢卡奇相比,科西克对总体性的思想起源作了历史性分析。他认为,近代思维中,特别是斯宾诺莎的能动与被动的自然概念里,已包含了总体范畴;而德国古典哲学则对总体性概念作了最详尽的讨论,并使这一规定成为“在论辩中区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中心概念”(第21页…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经济发展。在各个不同的阶段,邓小平同志思考的侧重点不同,但总是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主旋律,研究问题,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诸思想及其实践运用问题作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略述管见。一、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违反与效益的统一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是站在历史、国际和全人类发展的高度进行的,尤其是从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着想的高度进行的。他十分关注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把速度问题提升到政治角度来强调。他说:“中国能不能…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凡是涉及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全局性、根本性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如那些关于提高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经济问题,他都要把它们上升到政治的、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分析。正如他自己所强调指出的,他在经济问题上,“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7页,以下凡引自“邓选”均只注卷本与页码)“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第二卷第194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同上第163页)“政治工作要…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06,(1):63-63
去年9月.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新书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瑞环在“结束语”里这样说:“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遵循“照辩证法办事”的原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维艺术。他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善于立足整体把握全局,凭着深谋远虑的科学预见与超前思维,以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创造性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以战略家的胸怀和眼光,提出了一系列安邦治国的良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一是“绵里藏针”──坚定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绝不退缩,坚持根本原则不动摇,是邓小平思维艺术的特点,也是他一贯的风格。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前途问题上,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京郊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农民现代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下面谈几点个人的学习体会。重视农民问题是我党的传统。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和社会性质的准确判断,在1926年撰写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1949年建国前夕,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955年合作化运动开始,在…  相似文献   

7.
发展社会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中心思想和主旋律,“上台阶”经济发展速度观是邓小平同志经济发展理论重婆创新之一,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对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和强调经济发展速度问题,邓小平同志为我国确立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对速度的要求。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上台阶”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1991年8月,他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指出经济发展要“上台阶”的问题,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又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总要…  相似文献   

8.
去年9月,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新书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瑞环在“结束语”里这样说“: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学哲学用哲学》是李瑞环写的第三本书了,是李瑞环1981年以来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有关文章和讲话的汇编。据该书编写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郭湛透露“:讲话内容是瑞环同志本人撰写的,分十个专题是跟瑞环同志商量确定的,目前这个编排顺序也符合他的想法,把他的思想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组织起来,按照逻辑集中起来。”李瑞环的性格极其鲜明。在成为…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2,(4):60-60
刘伟第2期的《南风窗》上撰文指出:2000年8月24日.湖北省监利县某乡的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他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在这封信中,李昌平对当时的“三农”危局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概括:“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一“盛世危言”成为世纪之初各界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印象。十余年过去,农业还“危险”吗?总结来看。经过这十余年的发展,就农民问题而言。当前我国农民已无税收负担之苦,却多出了消费之苦、精神之苦。就农村问题而言,乡村两级“集体”之穷并未得到根本改观;相比于城市,农村普遍还不够富裕;农民的收入虽然增长了。但还不能说真正富裕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流动,农地流转在广大农村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农地流转问题在山区农村也日益突出起来。在决策层,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11月发布的《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规定:“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1998年10月14日,  相似文献   

11.
蔡丽梦  何君  曾丽英 《湘潮》2008,(11):30-33
他是当今湖南知识界“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经济”的典范;他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破解湖南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他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享誉湖南社科界;他曾被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灵泉赞誉为“湖南的活字典”……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进程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胡宪昌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农村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5、23页)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既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  相似文献   

13.
圆了作家梦     
曾经有人用“土”来形容周同宾的作品。他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他的文章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反映农村的沧桑变革、农民的心路历程,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烈的泥土气息;他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系列纪实散文《皇天后土——99个农民谈人生》,在散文的题材、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读者》、《散文选刊》、《书摘》转载;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20余家出版单位编选的全国性散文选集、鉴赏文库中;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译为西班牙文、英文,介绍到海外;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让周同宾成为南阳作家群的骨干作家之一,河南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 也许对周同宾来说,“土”就是他的根,就是他的魂,就是他的个性,他的人格。那“土”,是农村、农民之厚实的土,是大地之厚重的土。读周同宾的文章,你会觉得他土得质朴可爱,土得厚重可敬,土得顽强执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强调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5.
汤建军 《湘潮》2023,(10):4-7
<正>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从1928年到1935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其间还有《寻乌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这三篇没有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调查报告。这些光辉著作不仅是毛泽东在“四落四起”时调研思考的理论成果,更是他人生遭遇挫折时党性修炼与心路历程的生动写照。毛泽东这八年的苦难辉煌经历,为其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政治基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决定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旨在紧紧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好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关键是要代表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在,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民群众新的利益要求与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新矛盾。  相似文献   

17.
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关注“三农”现实问题,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村的根本是什么?是农民。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了农民问题,就从根本上破解了“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1月底,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央决定,从今冬明春开始,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县(市)部门、乡镇、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意见》说,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是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加快农村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和扩大县(市)“三讲”教育成果,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是在农村基层组织连续六年集中整顿和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和基…  相似文献   

19.
《中流》2000年第2期刊登萧柏兴的《由曹思源的“改革”思维所想到的》。文章说,正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这个主权国家进行狂轰滥炸并公然袭击我驻南大使馆,中国人民对此表示极大愤慨之时,曹思源在美国柏克莱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走向》的讲演。他演讲的内容和时间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曹先生此时此刻仍然念念不忘的是要用他的“改革”思维进行浑水摸鱼,将我们的改革引到邪路上去。用不着细加琢磨曹先生的意思,他讲得很明白:就是经济制度上“促进中国私有化”。这与他过去说要在宪法上写上“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是一脉相承的。在政治上他要“促进”按照这个思维修改宪法。他设计的“改革走向”是要将中国共产党“改名为中  相似文献   

20.
一《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农村市场是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九亿多农民、两亿多农户构成的消费群体;它具有由农村现实消费水平偏低而留有的较大发展空间;它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