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困境。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从政府层面、主体层面、社区层面和社会层面采取相应措施,使其突破城市融入的困境,促进其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2.
城市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策过程,本质上是其“融入意愿”与“融入能力”的有效结合。理论界现有研究倾向于从整体视角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均衡分析,既未区分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异,又忽视了成本要素对城市融入效度的现实制约。本文在对城市融入成本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资本再造成本”和“享乐成本”两个概念,丰富了城市融入成本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浙江的实证分析后发现,高昂的城市融入成本特别是居住成本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为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失范性融入”的问题,建议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及农民工自身相结合的角度,构建多元复合主体的财政分担机制,以逐步破解外来人口机械增长与城市融入效度偏低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进城务工后能不能真正融入城市,是当前各个城市及其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主要面临偏低的收入和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对发展的渴望和自身知识技能短缺、长期以来的城乡文化隔阂和城市社会的排斥心理等障碍因素。要破解这些障碍,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农民工个人等合力参与的积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市民化,概括地讲是指农民向城市转移,最终融入到城市并转化为城市居民,获取与市民相同的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具体来讲,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1]我国农民工是社会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特阶层,其产生有着历史的和制度的因素,其身份向市民转变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新型的道路将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宁秋辰 《唯实》2011,(3):79-82
新生代农民工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重,这是他们融入城市受阻的极端结果,而城市社区生活情况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程度。通过建设城市新型社区、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6.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农民工在城市生存被边缘化现状和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这些对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农民工在城市中是弱势群体,一方面与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政府某些制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因素导致的。农民工要想改善自身的生存状况,首先要从自身出发,内在因素很重要。所以,通过农民工自己和社会两方面共同的努力,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努力,为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所谓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进城务工是当下农民增加收入、融入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然而因为城乡经济发展的先天失衡、文化生活的单一、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等,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上升,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导致社会问题日趋复杂。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现阶段如何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消除农民工犯罪等负面影响,将成为基层检察机关服务"三农"、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契入点。  相似文献   

9.
胡永琴 《奋斗》2006,(9):18-19
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是反映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的标志之一。社区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化组织载体。在社区中。社区管理与服务在农民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就是一种可被直接感受到的新的支持力量。因此。以社区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是社会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把农民工融入到社区之中,从而保证他们与城市居民获得同样的权益保障并形成共同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是当前活跃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却难以实现从"民工"到"产业工人"城市职业融入的特殊群体。相对于其父辈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了更多实现职业融入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但仍面临诸多障碍性因素的困扰。只有构建一个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突破重围的多元支撑体系,依靠政府引导、与企业的互动、主体自身的努力、工会的积极协调、社会的充分包容等五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才能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融入。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自身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政府应有所作为,消除障碍性制度,形成“推一拉”机制,促进人口合理、良性流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缓解城市化与工业化压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以促进农民工群体向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新生代农民工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政府应重视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今日之农民工已非昔日之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拥有"市民梦"。他们主要是80后和90后,总人数达1个多亿,占农民工的60%以上。他们大多是在城市社会里接受的"成人礼",是面朝城市的一代,无法像老一辈农民工那样向农村"转身"。他们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在于由“看客”、“过客”变为“主人”的角色转变,要使他们更好地“融化”在城市里,需要实现社会各方与农民工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因而,需要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与能力,将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落实到每个农民工身上.  相似文献   

14.
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时立荣 《新视野》2005,(4):64-65
建立新的社区运行模式以适应城市化的需要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合理性要求。社区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演变的转换区域,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化组织载体。在社区中,社区管理与服务在农民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就是一种可被直接感受到的新的支持力量,因此,以社区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是社会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社区在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上既可以起到排斥也可以起到融合的作用。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农民工融入了城市社区就是融入了城市,这种再社会化过程可以超越户籍的外在屏障而融入于生活方式之中,通过改变农民工对生活地域的自我认同,可以在角色、身份、生活模式、归属感和认同感方面对二元结构性制度规定实现渐进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与制度排斥:一个制度分析的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流动规模、生存状况、能否在城市中实现社会整合等是内生于制度变量的,是内生于国家、城市政府的人口控制制度模型的,是受城市政府制度性歧视或排斥性的影响的,是政府对流动和就业控制制度的一个函数。我国在有关农民工的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公正性的危机,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制度性排斥,如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使得农民工陷入了一种生存困境,被排斥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之外。我们在制定农民工社会政策时应禀承制度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公正性的运作逻辑,实现从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到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通力合作。政府应强化自身职能,共青团及其他社团组织应充分发挥优势,企事业单位要调动积极性,城市社区要大有作为,多位一体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国农民工人数为2.6亿,农民工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大背景下,让农民工安心融入城市已成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因此关心关注农民工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特别是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游民”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特殊产物,农民工向城市大规模移民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占农民工群体主流的,长期滞留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两端极易变成"游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只有心理文化的适应,才说明农民工完全融入于城市社会。新生代农民城市文化融入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交往的隔离,生活方式的隔离和心理的隔离三个方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融入必须从自身完善构建、城市接纳包容、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中国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现实必然性。就理论基础来看,主要关涉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与城市化理论等;就现实必然性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实现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先后经历了控制、有序引导以及制度推进等三个阶段。现阶段,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必须坚持三个相统一原则:主导性与协同性相统一、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认知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让规模庞大的农村人口平等地融入城市,对城市化进程中和谐社会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避免农民工边缘性地位的世代相传,让农民工平等地融入城市,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是让他们的子女同市民子女一道享受城市高质量的教育,并逐步形成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使广大农民工能够从文化心理上融入城市生活,树立起在城市生根和实现社会流动的信心。因此,解决外来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必须确立基于打破城市壁垒的社会成员平等流动的政策导向,并建立一整套与此相适应的政策扶持和政策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