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鲁迅是翻译和介绍爱罗先珂作品最早最主要的作家.憎恨充满罪恶、不平等的世界,对旧世界的攻击不遗余力,作品充满直率、激烈,是鲁迅与爱罗先珂友谊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谈鲁迅的有文人,有亲人,有要人。但军人谈鲁迅的不多,张学良就是其中一个。那么,在张学良眼里,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鲁迅会骂人。1947年11月16日《大报》有一篇介绍张学良谈鲁迅的文章,说:张学良蛰居台湾之后居然大读《鲁迅全集》,红封面的20巨册的书,厚厚堆满了他的书桌。他一度几乎言必谈鲁迅。他和张治中谈到鲁迅,说道:"鲁迅的文笔的确辛辣之至,我也被他骂得好苦。"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对鲁迅的骂似乎并没有多少反感,反而有一种"入木三分骂也精"的享受和快感。  相似文献   

3.
屈戎 《党史文汇》2001,(4):34-35
鲁迅在世时 ,多少人对他充满了敬仰 ,同时 ,也不知遭到多少人的恶毒咒骂和攻击 ,甚至诬陷。鲁迅逝世后 ,中外多少人崇敬他、学习他 ,也有不少人在攻击他、贬损他、扭曲他。景仰也好 ,嘲骂也好 ,肯定也罢 ,否定也罢 ,鲁迅作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鲁迅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 ,鲁迅生活的黑暗年代也早已成为历史 ,然而 ,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 ,应该怎样对待鲁迅 ,却不能不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认为 ,对于像鲁迅这样革命的先驱 ,首先应该感谢他们“肩住黑暗的闸门”,放我们到光明的地方去 ;其次…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1,(33):59-59
鲁迅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鲁迅得到的第一本书,是保姆长妈妈送他的一本有画的《山海经》,识字渐渐多起来后,他就自己攒钱买书。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  相似文献   

5.
许世友,是一位叱咤风云、极富传奇色彩的将军.他英勇善战的威名,早已家喻户晓,并远扬中外军界.但他又是一个大别山农民的儿子,有着纯朴善良的高尚品德,对同志、对战友充满了无限的情和爱.本文叙述的,就是他与徐海东之间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6.
吴为民 《当代党员》2008,(11):46-48
一个人心中充满爱,他就会豁达乐观,善良待人;一个人心中充满爱,他就会抛弃烦恼,笑迎困难,做出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  相似文献   

7.
我跟当代好记者陈中华结识,缘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喝酒。他那时已是《作家报》的副总编,写了大量稿子,我对他挺钦佩的。我俩都爱文学,又有佳酿相伴,自然就谈了起来,而且是谈兴愈来愈浓,似乎找到了一种境界、一种情感的归处.  相似文献   

8.
李强 《党史文汇》2003,(7):46-47
我一向对“爱”字很谨慎,而且是很怀疑的。“让世界充满爱”,这种歌已经唱了多年。可也怪,这世界不仅没有被爱所充满,反而填充了很多的“恨”。“恨”多了,用“爱”的挽歌去消解,结果并不济事。在国际舞台上,有的国家粉墨登场、全身披挂,背后的靠旗上就写的是“博爱”、“人权”、“平等”、“自由”等字样,可手里分明拿的是刀。在阵阵“哇呀呀”的“爱”的怪叫声中,别国被唱落马下,领导被抓去受审,政权被颠覆,人民被奴役,财富被掠夺。可见这里充满的全然不是什么爱。国内情况也不见得怎么美妙。鲁迅先生从封建礼教的字里行间看出“吃人”二…  相似文献   

9.
杜丰 《党史博采》2014,(10):62-62
走进腾凯投资,您一定会被其充满浓浓的爱的氛围感染着,员工活动照片墙、腾凯慈善基金捐款箱以及每个楼梯拐角处张贴的标语、口号,处处体现出腾凯投资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及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见到其董事长白杨,记者似乎明白了这份沉甸甸的爱的价值体现,白杨的爱不仅仅体现在"腾凯慈善基金"上,更体现在对客户、对员工、对亲人、对身边朋友的点滴之爱。也正是对这份真挚与坦诚的爱的坚持,成就了白杨现在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神话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集,创作风格与其前期所创作风格有很大不同,在叙事上充满了创造性、想象性,采用虚构的手段来对历史人物以及文化环境进行消解与批判,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游戏笔墨"来进行叙事。本文就是对鲁迅《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辑录了著名作家汪曾祺写草木虫鱼的经典散文。汪曾祺爱人、爱草木鱼虫、爱蔬果美味、爱世间一切美好事物,他对各地美食佳木与鸟虫花草的刻画是如此精当而细致,一桩桩温情往事与一株株欣荣草木交缠在一起,处处可见深情。这些文字也似乎散发着沁人的清香,令人读后口齿留香,浑然忘机。  相似文献   

12.
赖丽妍 《当代工人》2011,(14):43-43
您见过爱充专家的人吗?我身边有个同事,似乎没他不明白的事:说起开车,如何挂挡、踩离合、倒车,讲的一套一套,其实他连车都没摸过,更别说开了;说起足球,巴西、阿根廷、日本,好像个个都爱  相似文献   

13.
杂文与评论     
杂文,是一种边缘性文体,是说理与形象相结合的一种体裁。瞿秋白为鲁迅杂文选集作序时说:“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这里以论文为中心词,杂文是论文的一种具有文艺性特点罢了。也有人提出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这似乎又前进了一步,文艺(诗)与政论平分秋色,但很难给它定性和归类,也给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困难,有人把它当作评论来写,有人把它写成诗。而鲁迅自己的意见呢?他在给徐懋庸的《打杂集》作序时说:“我知道中国的这几年的杂文作者,他的作文,却没有一个想到‘文学概论’的规定,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但是,杂文这东西,我却恐怕要侵入高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邮包     
有一种爱,是无言的,是厚重的。当爱在时,往往微不足道,无法细诉;当爱失去后却让人时时想起,终生难忘。心里就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相似文献   

15.
穆洪 《世纪桥》2011,(20):36-36
陈毅生前虽未同鲁迅见过面,但对鲁迅非常敬仰,据杨尚奎在《红色的赣粤边》一文中回忆,1934年,陈毅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时,因敌众我寡,身陷重围,日夜思索如何尽快与党中央取得联系。有一次,他突然想起鲁迅,虽然彼此不相识,但他深信鲁迅是支持党的革命事业的,于是他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16.
陈家鹦  万霞 《党史文苑》2008,(12):30-34
谢澹如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线上的忠实朋友。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他便与冯雪峰结为挚友,是一位充满理想的文学青年;三十年代冒着危险投入“左联”文化活动,曾掩护瞿秋白夫妇渡过危机:瞿秋白、方志敏牺牲后。他又在白色恐怖的社会环境下保存并出版了烈士文稿……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珍藏的大量有关鲁迅、瞿秋白、茅盾的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7.
鲁迅精神内涵丰富,主要有理性批判精神、现代精神与开放意识和根源于爱的反抗绝望精神。当代中国仍需要鲁迅精神对国民性的再思考与批判,对现实社会的勇锐批判,对当代文化健康发展的指导,对当代青年思想的指引。要引导青年阅读鲁迅原著,学者和媒体要在社会中广泛展开鲁迅的研讨与宣传活动,使作为文化传承者的当代青年自觉地把解读、传承鲁迅精神作为自觉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8.
年1月 18 日《南方周末》“阅读”版“是非”专栏发表了王蒙的《大师小议》,文章煞尾的一段说:“是匍匐地、神谕地仰望大师、大奖等等好,还是民主地、人间性地平视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大奖”云云不过是行文的陪衬,“大师”则以鲁迅为例,其实全文都是在说鲁迅,论证不应神化鲁迅。作者是否在进一步申说他几年前提出的那段名言(幸亏中国只有一个鲁迅,要是出50个鲁迅,非闹政治地震不可)且不必管它;他,王朔以及高举“断裂”大旗的文坛新锐们所深恶痛绝的“神化”鲁迅问题,似乎不能不讨论一下:真有此事?鲁迅果真被神化…  相似文献   

19.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化解一切仇恨,即使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但假如心是真诚的,我们就应宽容他。宽容是善待他人的最好方式,不苛求不责怨,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化干戈为玉帛,让爱充满在自己的周围。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7,(8):56-57
剑箫在7月1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指出:鲁迅先生逝世迄今已有70多年,人们仍然常常要说到他,这不仅仅因为他留下了几百万字的著述,人们在鲁迅身上还能得到十分有用的东西。有三副悼念鲁迅的挽联,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鲁迅的价值。其一,是蔡元培先生的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其二,当年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一友人撰成挽联:“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