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资料不再是“资本”,不可能再成为剥削的手段。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解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铲除了给社会生产力造成周期性破坏  相似文献   

2.
生产资料公 有制是社会化大 生产发展的必然 产物与客观要 求,是社会主义 的经济基础,也 是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 终实现人民群众 共同富裕的根本 保证。随着社会 化大生产的发展 和人的素质的普 遍提高,尤其是 人们对自我价值 和剥削制度的逐 步认识,生产资 料私有制必将逐 步失去它的魅力 及其统治地位, 而被生产资料公 有制所取代,这 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 一、社会化 大生产决定生产 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生产资料公有制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生产的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发生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总和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是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并因此成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基础。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也是带根本性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确定适当的所有制结构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选择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反过来又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已往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一些人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不足,是与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够有关,也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模糊有关。当代中国碰到两大问题,一是发展的大局是什么,二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灵不灵,集中起来就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解决和回答了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贡献不是提出了比资本主义更道德更合理的社会原则,也不是发明了阶级斗争,而是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社…  相似文献   

5.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生产力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社会主义的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本质特征?在一个长时期里并未真正解决。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成熟形态的社会主义应该是生产资料公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统一计划管理和领导,消费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前苏联,列宁、斯大林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特征的上述认识。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特征问题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的探索,基本围绕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得出的结论是:经济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  相似文献   

6.
《湘潮》2007,(6)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未来社会建立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以自然人联合体的方式组织生产,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劳动者。生产力是选择所有制形式最根本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中许多命题和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这个“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讲述,的的确确前无古人。只有不断加深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解,才能准确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掌握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钥匙。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共同本质 长期以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总是把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他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搞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的。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1)单一的全社会公有制;(2)商品、货币以及同商品生产相联系的价值规律都将退出历史舞台;(3)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4)社会主义生产应该比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在表述上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把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沿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有”字去掉,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字之易,意义深远。这一表述上的变化,绝不仅仅是文字上更精炼、更简洁的问题,而是蕴含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全部历史,蕴含着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概括,是对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和主张。 在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呢?这是因为,公有制为主体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公有制与之相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体的。如果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行私有制为主体,就会阻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延缓社会进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还有其他经济成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这一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开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已被我们党确定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真正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吸取以往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教训,坚定不移地转移全党全国工作重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即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体会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原则,离开这个基本原则就会变成机会主义。同时又必须有中国特色,这是其二。没有这一条就会变成教条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我理解,最基本的就是坚持马列主义原则,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建立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是人类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看做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基本矛盾的宏观层面加以考察,认为只有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在理论形态上找到了实现生态文明、保证人类永续发展的光明之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明的提出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自觉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集中表现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上。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0那末,这五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否包含社会主义公有制?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来说,这五句话中的后三句,指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限于篇幅,这里仅仅以消灭剥削的内涵和外延为例给出证明。什么叫消灭剥削?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由劳动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及其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全部归劳动者自己所…  相似文献   

16.
文斌 《理论研究》2013,(1):40-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刻总结建国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不懈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新发展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中国复兴之必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只有这样 ,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江泽民关于“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 ,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 ,必需使社会主义建立在工业化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 ,建立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只…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中所反复阐述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认识和工作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高度牢牢地树立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正确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更好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14、怎样理解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个代表”中,为什么要把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共产党不是凭空产生的。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想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由于大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波 《求是》1994,(24)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在论述如何推动全党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时,明确指出:“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以来,全党同志对这一科学理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个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潮已经形成,形势喜人。但是,发展还不够平衡,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