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高校党校教育的"三级培训"模式,要针对思想发展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培训。这种模式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有效途径。在"三级培训"的党校办学中,加强管理、强调实践、注重创新、建立评价,讲求实效,形成对大学生整个大学政治生涯"分段教育、连续培养"的体制,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能力,发挥党校教育在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能量"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以"正能量"教育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点,精心编排课程案例,及时在课堂上传播"正能量"信息,让学生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中增强体验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  相似文献   

3.
体验育人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一种主要方式,将实践育人的内在向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应依托高校这一重要文化承载基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验育人活动,引导大学生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高校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拓展文化体验平台,坚持体验内容的生活化、体验方式的多样化、体验效果的可视化方法,从体验育人视角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养成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大为提高。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着重大挑战,使得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非常有必要。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正确理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蕴含,积极探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引导大学生确立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以Δ(Delta)关系构架为逻辑支撑,构建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模式。该模式构建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和谐与培养,重点关注"问题学生""女大学生"和"贫困生"群体。通过调研与实践,可以客观、科学地构建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流程。  相似文献   

6.
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选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搞好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较好选择。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从设定情景"亲临"体验到开展主题活动引导体验、模拟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升华体验等几个环节,不断丰富和完善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新塘 《党史文苑》2011,(24):68-6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着人们的荣辱体验和价值取向。目前"90后"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一些不科学的价值观,这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以此提出了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营造积极奋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和谐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梦"必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取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政治风向标,是其政治取向和行为的驱动力,也是他们形成正确"三观"的心理基础。探讨大学生政治心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实证角度出发,调查与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题中之意。按照高职院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思政课实践教学可分为"实验、实践、实训"(以下简称"3S")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并利用不同的实践平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通过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的相互促进,使学生确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实践体验到理论认同进而到信念构建。本文探究了高职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主要形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给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技和教育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变化。网络对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成型阶段,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易受网上各种信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网络发展催生的崭新时代课题。笔者认为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并就如何构建对话模式提出了具体构思。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式课堂教学在大学转型性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能真正提升其教学的实效性,其理论基础主要有哲学理论基础、教育思想基础、生命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构人本价值取向、智慧理性价值、德性文化价值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型体验模式,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一代青年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客观要求,也是团结带领一代青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转化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积极开展"红色体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将体验学习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之中。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实地体验、抽象反思和交流运用四个基本环节,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同时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体验学习与游学研修、反思交流与继续学习的关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就业压力持续增加成为困扰大学生的最实际问题之一。提升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按照教育发生作用的机理积极探索"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丰富"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是学院"融入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在表现。调查表明,大学生政治行为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少数大学生存在着政治认知模糊、政治效能感偏低、政治疏离感较强、政治取向功利、政治知行脱节等问题。高校要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行为,必须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认知水平;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团组织引导大学生政治行为的核心作用;营造良好政治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政治实践渠道,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和主流舆情的风向标,本文基于对当代"90后"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问题的实证研究,梳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其特点,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当代青年主导价值观教育体系及其实现的对策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验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创新与升华的需要。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通过创设B学分制,明确大学生体验教育的目标和思路,以学分制的形式进一步探索了大学生体验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刘志雄 《探索》2001,1(2):20-23
价值取向是主体的意向、意愿和要求及其实践活动的表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其政治价值取向是人民主权,经济价值取向是发展,社会价值取向是整合,政治体系价值取向是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公民教育经历了"价值传承""战时公民"和"主动公民"教育三大发展阶段,形成了政治文化与公民教育相互建构并协同演化的内在机制,客观上促进了美国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的传播,以及公民对政治体系与政治权力的认同。美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趋同于政治文化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构建以公民意识为中心的学校公民教育目标体系,探索以"课程思政"为突破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的主动型公民教育和营造公民教育的良好政治文化环境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公共精神是现代公民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表现为公民对公共生活的热情融入和体验、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和促进以及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怀和参与.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呈现的是一种基于公民实践推理的政治自治的理想.它不仅标志着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新方向,而且成为公共精神重塑与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