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而司法改革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法院是守卫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则是正义的最终屏障。当前,我国法官队伍总体情况良好,但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仍时有孳生。司法腐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大的腐败,也是最后的腐败[1]。"法官腐败"现象虽然只是发生在少数司法部门和个别法官群体中,却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降低了司法权威,侵蚀了司法公信,成为新一轮司法改革攻坚克难的重点领域。201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黑龙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从严管理、  相似文献   

2.
钱夙伟 《学习导报》2011,(22):30-31
今年8月份颁布的《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提出,"选聘国内外优秀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组建省法律顾问团",仅一个多月时间,这一书面文字就变成了现实。在9月16日召开的湖南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暨第六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38名顾问团成员从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强手中庄重地接过了聘书。  相似文献   

3.
正全力促进人民法院信息化转型升级,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积极打造"智能法院",形成"智慧司法快车道",这是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发展确定的重要目标,发出的时代强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两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是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省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开军提出,"信息化工作关系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审判能力和各项管理现代化,是人民法院事业的百年大计。做好人民法院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10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在此之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了包括第一任院长、著名民主人士、"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等在内的17人组成"最高人民法院委员会"。这17人中,就包括毛泽东非常器重的"红色法学家"陈瑾昆。陈瑾昆,曾名辉庭,字文辉,号克生,湖南常德人,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先后在北洋政府、民国政府和新中国从事司法、立法实践和法学教育、研究,为现当代中国法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5,(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法治工作队伍是指从事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涉外法律事务、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法治建设力量,是崇尚法治精神、坚持法治理念、具有扎实法治理论功底、养成法治思维习惯、坚守法治原则、履行法治职能、恪守法律底线、捍卫法治权威、弘扬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9)
<正>7月20日至2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调研指导工作,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为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陪同调研、主持座谈会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佳,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  相似文献   

7.
<正>"法治"区别于"人治",是现代法治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法治建设是指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其中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是这一制度的具体表现,也是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在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司法责任制作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近20年的依法治国实践,我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3月1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在全国"两会"上作报告,提请代表委员审议。严惩暴力恐怖犯罪、加强"裸官"追捕追赃、清除司法队伍"害群之马"……2014年,两高报告抓住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严惩暴恐犯罪:为公众安全"加把锁"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我省切实加强法治建设,制定了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经济社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省委书记周强经常强调:"抓法治建设也是抓发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法治湖南"的战略决策,并将出台《"法治湖南"建设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来,我省切实加强法治建设,制定了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经济社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省委书记周强经常强调:"抓法治建设也是抓发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法治湖南"的战略决策,并将出台《"法治湖南"建设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11.
崔杨 《前线》2023,(12):60-63
进入新时代,首都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目标,在完善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体系、规范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提高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水平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全面深化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形成了一批具有北京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首都司法行政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法治的精义在于坚持司法公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吹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坚持依法治国,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而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实践证明,人民信仰法律的真正力量,其实不是法律本身所具有的强制力,而是法律能够得到公正实施。因此,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明确把"规范司法行为"确立为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基层检察机关与群众直接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法治变革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治国方略顺利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从2008年起,最高人民法院把“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实施的《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首次明确了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出发”,列出六大任务强调“司法为民”。法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当法治陷入一个停滞不前或比较紊乱的境地时,就需要实施有效的变革,以推进法治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关于"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思想,确定了时代的两大主题改革与法治之间的关系。这对构建法治意识形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如果在"于法有据"之法问题上,或者说改革的合法性问题上出现错误的理解,也会对正在推进的法治与改革事业造成伤害。由于"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是涉及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从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中理解深化改革的合法性,而不能把改革"于法有据"之法简单地理解为制定法;要准确理解改革的法之依据,首先要求我们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做到根据法律进行思考,应该把法之范围确定为法律渊源系统;在构成法律的法源形式中去寻找发现可能用于改革的法律;同时还需要根据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律方法进行充分的论证;最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治与改革关系之中运用法治方式来确定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之法。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3,(7):54-55
3月15日,全国人大换届“两高”领导人,其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一职,最让大家翘首关注。 目前,中国司法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未来如何深入推动司法改革,推进法治进程,下一个五年、十年的践行意义深远。谁来执掌最高院,相当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为种好法治建设"试验田",2015年,毕节市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工程、公正司法天平工程、全民守法宣教工程、法治惠民服务工程、生态文明法治工程、法治监督检查工程"六大工程"为统领,全面推进"法治毕节"创建,目前,创建工作发展态势渐入佳境、越来越好。"法者,天下之准绳也。"毕节司法行政干部职工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大步前行。"法治毕节"创建的成绩见证了司法行政人的心血和汗水,司法行政为民服务的春风吹遍毕节大地。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7,(9)
正"让司法公正的阳光普照三湘大地"。2017年4月6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省法院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来自省委、省政府的承诺,承载着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成为推动"法治湖南"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全国第一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贵州担负起了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先行探路的历史重任。在改革中,贵州当好先遣队和探路者,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改革与法治是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的表达如今已深入人心,成为对当前改革与法治关系经典的概括。贵州是全国第一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2014年12月4日,贵州省司  相似文献   

19.
杨壮 《学习导报》2010,(20):23-24
省委书记周强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建设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和法治湖南,使之成为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四张名片"。"四张名片"的发展理念以绿色为底、创新为章、数字为法、法治为纲,传承并丰富了湖湘文化,洋溢着科学跨越的时代精神,赋予了湖南形象以新的内涵,也为媒体科学导向设置了一个全新议题。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到一篇反映"行政诉讼难"的报道,作为从事行政审判工作的司法工作者,联系到平时所见所闻的"怪圈",我认为,行政机关亟待树立以下三种意识:一是法律至上意识。坚持法律至上是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也是我们实现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正是这一原则的集中体现。而且,受行政权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的影响,现代法治的重点又更多地放到了"治官"、"治权"上,即要求行政机关尤其要树立法津至上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我们国家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从报道中反映的问题看,一些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没有真正将法律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