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名税务统计师,每天晚上总要在油灯下算账到深夜。一天晚上,父亲又在低头算账。他在账台旁的长椅上睡着了。恍惚中,他做了一个梦:只见10个数字像10个淘气包,每个淘气包又有很多兄弟姐妹。父亲要把它们唤回来,它们却把父亲的话当作耳边风,还一个劲地扮鬼脸。  相似文献   

2.
周锟 《党的文献》2011,(4):122-123
善于"算账",是邓小平决策的一个重要特色。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曾回忆说:"父亲有个特点,喜欢问数字,爱算账。"在邓小平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中,善于"算账"的例子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都听说过“鞭打芦花”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姓闵的孩子,出生三个月后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受偏私亲生心理的支配,做出了不少错事。某年岁尾,十岁的他和九岁的弟弟闵华随父亲坐车去赶年会卖粮,父亲想教他学赶车,他冻得浑身颤抖,拿不住鞭子。父亲认为他装冷偷懒没志气,对他猛打一鞭,只见芦花从棉衣破绽处冒飞出来。父亲见状,盛怒不已,勒马倒车,欲回家找妻算账。见此情景,他以十岁幼童少有的睿智,哭着跪地替继母求情。他的纯真至孝最终把继母感动得泪流满面,跪地认错,发誓终生善待他。故事中那聪明的孩子,就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名人,孔…  相似文献   

4.
高处的药匣     
刘心武 《学习导报》2012,(18):52-52
他头一次把女朋友带回家,那姑娘很乖巧,到厨房去帮助未来的婆婆烧菜,他和父亲坐在厅里看电视转播球赛,忽听厨房里传出“哎哟”一声,女朋友竞不慎烫伤了手指,他母亲心疼得握住那手指头不住地吹气,又大声呼叫他父亲:“快拿獾油来!”他父亲便赶忙去往书房,书房的一排书柜,靠门的那架最高一格只摆了半边书,剩下的那个空间放着一只藤编匣子,那是他家的药箱。  相似文献   

5.
逆境与人生     
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事事都那么艰难,总是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不知该如何应付,已厌倦抗争和奋斗,想要自暴自弃了。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  相似文献   

6.
钉子     
《新湘评论》2014,(4):59-59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7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相似文献   

7.
"时间像个推子,一不小心就把头发畔儿向后推了半尺!"他刚大学毕业那年,回到老家,父亲摸着自己光秃秃的脑袋这样对他说。他脸上虽然笑着,心头却忽地一软。那一刻,他坚定了要把父母接到城里的打算,谈不上让他们享福,但至少在身边有个照应。60岁的父亲却再次坚定地说"不",说以他的身体,再劳动个10年根本不成问题。父亲说:"与其去城里拿个木剑练太极,不如拿个锄头在乡下种地。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锄头     
正父亲的锄头放在院子东边一个简单的小房子里,那不是秘密。小时候,父亲扛着锄头下地干活,我总喜欢跟在父亲的身后。在那些并不肥沃的田地里,父亲用他那把锄头种下了一季又一季的庄稼。一次次翻起了那些板结的黄土,然后又仔细地打碎那些大块的土块儿,在锄头再次扬起的瞬间,腾起一股尘土,静静地付着在父亲的衣服和汗珠上。晨曦中,父亲的身影笼罩上了一层斑斓的光影,在我幼小的心里幻化出英雄的形象,因为,父亲和那把锄头  相似文献   

9.
学骑自行车     
在现在的回忆中,童年永远是阳光灿烂的,因为它有一种因年代久远而沉积的依恋。我一如昨天般想起10岁那年学骑自行车的事儿。那是1977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吃了一肚子高粱米饭的我又开始磨着父亲教我学骑车。其实,父亲骑车也是新手,他和他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两口箱子一张床、两个暖壶一口锅就成了家。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家具上都印着单位的编号,那时许多人家都从所在工作单位借家具用。连家具这样的基本生活用品都买不起的穷教师熬了十多年才有了一辆当时最便宜的加重车,所以父亲总不愿意把自己的宝贝让我去磕碰。为了学车,…  相似文献   

10.
1902年9月23日,苏步青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带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生了13个子女,他是次子。童年时代,他帮助家里割草、喂猪、放牛。由于家里穷,无钱供他上学,每天路过私塾,他就偷偷靠近窗口看老师教书。父亲见他这么喜欢念书,就在他9岁时,挑着全家吃杂粮省下的一担大米,又借了几块大洋,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上有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说的是孔门弟子、位列"圣门十二杰"之首的闵子骞,出生三个月就失去了母亲,是继母把他带大。在平素生活中,继母由于偏私亲生儿子,对他常有轻虐之事。有一年冬天,父亲带着十岁的闵子骞和弟弟闵华一起坐车赶年会卖粮食,父亲想教他学赶车,可是他冻得浑身发抖,连鞭子都拿不住。父亲认为他装冷偷懒,对  相似文献   

12.
村支书     
长沙县金井镇沙田村支书易海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平平凡凡地过了几十年,临老了倒让乡亲们把自己的事情当故事传开了。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易海龙6岁时,父亲就瘫痪在床,一躺就是18年。7岁时,母亲又暴病而亡。12岁那年,他就跟着大人们一起到平江县一个砖窑里做砖烧瓦,挣钱养家,后来他回乡成了亲,又张罗着把两个弟弟的婚事办好。可几年后妻子生育了三个子女后又得病而亡,他又同邻村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组合成了一个家庭,夫妇五个孩子,大的不到十岁,小的才四岁,生活本来应该是很艰难的,却因为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老易闲时又在外面做点油…  相似文献   

13.
廉政格言     
《天津支部生活》2006,(2):33-33
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个宰相叫石奢。他为政清廉,刚正不阿,不媚权贵,不徇私情。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去南方巡视。半路上看见一个人行凶后逃走,就下车亲自和随从们一起追捕凶犯。快抓到凶犯时,他才发现凶犯原来是自己的父亲。他既愤怒又羞愧,就命令随从不要追了,放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4.
王光荣 《党史文汇》2001,(11):26-28
延安才是家1 896年 ,赵占魁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张村的一个泥水匠的贫困家庭 ,4个男儿 ,他排行老三。1 91 6年 ,破窑坍塌 ,年迈的父亲被砸死了 ,二哥闻讯即连夜奔去料理后事 ,谁知半途过河 ,又遇险被淹死。父亲和二哥的惨死 ,使赵占魁胸中埋下了仇恨的火种 ,他恨当地的地主老财把土地变为噬人骨肉的血盆大口 ,让穷人没法活。他跟着一位铁匠挑起风箱和铺盖卷儿 ,远离家乡 ,开始了流浪生活。 1 91 9年 ,他终于在太原铜元厂提炼部找到了工作 ,做工 8年 ,但在厂里减缩人员时 ,仍被摈弃在了厂子大门外边。后来 ,他又进入太原兵工厂 ,一干就是 6年…  相似文献   

15.
有两则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一则介绍林肯的幼年经历: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地里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原主人就不会把农场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天,父亲去城里买马,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数字"、"爱算账".他到各地调查研究,常常通过算账了解下情,通过算账摸清建设进展、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工作失误,通过算账为重要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具体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告慰父亲     
我常常想起父亲,我常常梦见父亲。在他居住了43年的老院子里,他坐在那把旧了的轮椅上,把自己置身于明丽的阳光下;他微笑着望我一眼,一言不发,而后,他微微抬起头来,深邃的目光望向湛蓝的苍穹。在他1992年去世以后,不知有多少次,我梦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姿势——静静地、深情地向着远方的天际仰望。  相似文献   

18.
王锦慧 《党建》2012,(8):58-60
再过几天,就到了老舍先生舍身反抗"四人帮"迫害的忌日——8.24。为追念这位文化大师,我来到他的儿子舒乙家。对于世人而言,大师是一个神话。但对于儿子来说,大师无论多么令人高山仰止,他永远只是父亲。老舍先生死后,舒乙陪伴父亲度过了一个漆黑的雨夜。他摸了父亲的脸,拉了父亲的手,把泪洒在父亲满是伤痕的身上,他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做爱回报给父亲……舒乙回忆道:我真正懂得父亲,是在他去世之后的日子。我看了他的全部著作,采访了他的很多朋友。我发现大家之所以敬仰他,不光是因为他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更因为他炽热的平民情怀。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第10期《共产党员》杂志刊登的一篇短文介绍了这样一件事:作者在县机关工作时,他的父亲与“法轮功”沾上了边。他知道了这件事后,马上就为父亲订阅了《共产党员》杂志。从那以后,他父亲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时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还把杂志上刊登的有些文章推荐给别人阅读。当国家依法取缔邪教“法轮功”的消息发布后,他的父亲在恍然大悟之余感动地说:“要不是《共产党员》杂志帮我明辨是非,说不定我也会上李洪志的当。我要动员我那几个老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订阅《共产党员》杂志,好好学习,以免以后上当受骗。” 看了这篇文章,我很高兴,我们的党刊为发展党的事业,为维护国家利益,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做了有盖的工作。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像《共产党员》这样有较丰富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内涵,在期刊界享有较高声誉,在全国有看广泛影响的刊物,它的读者不能只局限在党内,而应当努力扩大党外读者群,使这些代表先进文化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5,(4)
<正>他是一位农民歌手,他是一种精神,他是一个传奇,他把一抷泥土抟成了一尊雕塑。这正是三伏天,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朱楼村通往郭村镇的一条土路上,一位10岁的孩子吃力地拉着一辆地板车,地板车上躺着他生病的父亲。父亲时不时发出的轻微咳嗽声让他有些担心。土路被太阳晒得炙热,这个小孩光着脚丫走在上面,像黑鱼背似的脊梁努力往前弓着,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