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常雪 《世纪桥》2012,(13):10-11
民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的,民生问题是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在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关注民生和重视民生,为改善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民生思想,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经验,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来阐述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王祁远 《世纪桥》2008,(8):61-62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柳青 《新长征》2008,(1):16-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来阐述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解决和改善社会民生问题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这说明党和国家已经将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成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解决民生问题的关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虹 《当代党员》2007,(5):16-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广大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刘兰兰  王小玉 《世纪桥》2009,(17):23-23,40
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今天,领导者的亲民作风在协调领导者和下属关系。营造和谐氛围,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者的亲民作风能够紧密的把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提高领导者的向心力,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几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关于领导者如何培养亲民作风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兰兰  王小玉 《世纪桥》2009,(18):23-23,40
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今天,领导者的亲民作风在协调领导者和下属关系,营造和谐氛围,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者的亲民作风能够紧密的把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提高领导者的向心力,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几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关于领导者如何培养亲民作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影响一个地方的和谐稳定,而且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相似文献   

8.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生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可能和谐。民生问题连着民心,关系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涉及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先解决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已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而解决当前突出的民生问题,同样要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文海 《学习论坛》2005,21(9):13-16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系统思想,正确运用系统论的原理进行系统分析,抓住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十大关系,着力解决十大热点问题。“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是“重民生、保民生、安民生、强民生、和民生”。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广大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胡锦涛总书记情系库区,尤其关注库区民生问题。在讲话中特别指出,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把库区的发展、移民的生活安置问题作为关心民生问题的一个工作重点,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08,(12)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占建荣 《理论导报》2012,(12):31-31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我国,  相似文献   

1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是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现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健全民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多方形成合力等是改善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灵舒 《世纪桥》2011,(3):77-78
毛泽东刘少奇虽然都没有明确地提出民生这一概念,但他们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民生思想。但二者民生思想上有不同程度上异同,分析两者之间在民生问题思想上的差异,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当代社会民生问题提供了历史性借鉴与启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8,(11):23-27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事关群众的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谈论的热门话题。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用单独一章对民生问题进行了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18.
蒋红军  于峰  张玉玲 《世纪桥》2012,(23):64-65
摘要: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为此本文从民生问题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关注与重视、民生问题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保障与改善两个方面上给予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甘南藏族自治州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贫困群众量大面宽,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甘南工作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报告中,“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美景,让广大群众充满了期待。党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