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体诗词能否有所突破、“新体诗歌”能否得以确立,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新的时代内涵同旧的艺术形式之间如何实现协调一致.毛泽东诗词虽是旧体,但它把美景、深情、大事、哲理融为一体,其内容使诗情、诗思、诗意、诗味都达到了新时代才有的高度,让人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的活的姿影,体悟的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不朽的精魂.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旧体诗词要想有所突破, “新体诗歌”若能建立,还需要有艺术形式上的改进,铸造出一种源于旧体又异于旧体的新体式来.毛泽东寄希望于自由诗、格律诗、民歌能“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这种“新体诗歌”,实质上是推动诗歌保持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血脉联系,外国诗歌只作参照,写诗少用古典,多造新词,也就是要汲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特性和风尚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在谈论诗歌时有一个难以自解的矛盾现象,那就是他喜好旧体诗词却又不提倡,不喜欢新诗却予以推广。1957年1月12日,毛泽东复信臧克家:"这些东西(指毛泽东的18首旧体诗),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诗当然应以新式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在1958年3月的成都中央会议上,他却又说:  相似文献   

3.
侯健 《前线》1988,(10)
当前,我国诗坛上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新诗应当走向何处,应当到哪里去寻找新的诗美的问题。有人提出,新诗应当回归传统,拥抱现代;也有人提出,新诗应当面向未来,走向世界;还有人提出,新诗应当回归自我,表现自我。这几种看法在展开论争时,往往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对待民族诗歌传统和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诗歌这两个问题上,而忽略了对目前实际生活中审美活动流向的研讨,忽略了对  相似文献   

4.
诗与歌合是一部中国文艺的既往史.五四以后,虽然自由体新诗占据了诗坛的主流地位,诗与歌分离成相对独立的文学体裁,但无论是五四时期的文人诗,还是后来诗歌的变形体--歌曲和歌词,以及诗歌的配乐表演,这些形式都充分证明,中国现当代诗歌与音乐依然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亲和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当新诗处于低迷状态之时,旧体诗词却呈现出勃勃生机。我认为这除了旧体诗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之外,与大量的离退休人员加入到了旧体诗词创作队伍之中有关。他们不但有丰富的创作时间,而且具有丰厚的诗词文史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在这个创作队伍中,高庆兰女士便是一位创作有成的诗人。高庆兰女士,出身书香世家,家学渊源,上承柳泉文脉,并有亲友指导,加之本人自幼热爱诗词,晚年更是诗兴大增,厚积薄发,吟哦成篇,挥笔立就,集掖成裘,得此诗集。更有书家题字,名人作跋,相得益彰。此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思精巧,语言简炼,富有诗意,耐人赏读…  相似文献   

6.
研究新诗史的朋友们,大都注意到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新诗运动,呈现出一种意象化的艺术倾向。所谓意象化,也就是写诗时自觉地应用意象技巧,不断加强新诗创作中想象力的运用。这种艺术倾向,使白话诗不同于旧诗词,又不失诗歌艺术的魅力,而决定这种艺术倾向的内在动力,在于新诗的创作者要在诗中自觉地表达某些理念内容。回顾新诗的意象化趋向,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新诗运动的历史特征及其美学倾向。  相似文献   

7.
正张国钧同志的诗作《碧霄集》,嘱我作序。我和他一样,一生从政,业余始终钟情文学、特别是诗词。我虽忝列文人,且时有诗作,但对诗尤其是旧体诗,实实的是门外汉,因此,面对如此意境开阔、正气高昂、正能量满怀的高水准旧体诗集,确有无以置喙之感。好在近期《人民日报》副刊对中国旧体诗的文化传承给予支持和肯定,我和国钧愿意为"旧瓶装新酒"的文化事业添块砖,增块瓦。我与国钧同志因共同的三观,而志趣相投,相知甚深,引为知己。他有领导干部的工作经  相似文献   

8.
杨建民 《党史博采》2006,(9):24-26,32
(一)1957年1月,在新出的一期《诗刊》上,发表了毛泽东的十八首旧体诗词。这批诗词发表之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很大反响。一些老的诗词作者,一批旧体诗词爱好者,也纷纷拿起笔来,迅速开始用这种久已不为人重视的艺术形式创作;或者发表欣赏毛泽东作品的文章。一时之间《,诗刊》及其  相似文献   

9.
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的菊香书屋里,摆放着大批中国古典诗词方面的书籍,给每个前来瞻仰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阅读大量的古典诗词,关心中国古典诗词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探讨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他和当时任《诗刊》主编的臧克家同志的面谈和书信往来,反映着毛泽东同志对发展中国新诗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一、绘画艺术与文学的完美融合艾青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诗歌语言的特色之一:"绘画美"。诗歌,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支流脉,保持着自身固有的艺术特征。活跃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诗坛的诗人们,拓展了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视野,浪漫主  相似文献   

11.
一岑参高唱着充满异乡奇域情调的诗歌,大步踏进了盛唐辉煌的诗坛。他的诗歌,带着西北边陲的风雪、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和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他的诗,“辞意清切,回拔孤秀,多出佳境”。岑参的诗可用一字来概括:奇。岑参之诗奇首先奇在题材上。他是投笔从戎、立志马上取功名的壮士。西陲六年的军旅生活,使他见到奇丽的天山景致,广袤的沙  相似文献   

12.
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全 《发展论坛》2003,(11):70-72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很有研究,造诣很深。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据《史记》记载,第一本诗集《诗经》,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歌中选出编就的。当时的诗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历代都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写出千古流芳的佳作,形成一条诗的长河。但就其气魄的雄浑博大,内涵的深厚广阔,没有能与毛泽东诗词相比的。他的诗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更倾倒一些专家学者,诗人臧克家就是其中一个。他经常以诵读毛泽东诗词为乐,从50年代…  相似文献   

13.
一臧克家是以新诗名世的。自三十年代初,至今七十余年来,他以勤奋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就为当代中国的诗坛泰斗。因此,他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了"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授奖词称:"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之一","授予世纪诗翁臧克家,旨在肯定和赞扬他在诗歌创作中所取得的卓著成就以及他对我国新诗发展所做出的宝贵贡献。"这是臧克家的光荣,也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臧克家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不但能写一手好诗,而且还能写小说、散文、杂文、文学评论等。而就诗而言,他不但精于新诗的创作,而且也…  相似文献   

14.
诗史互证,是中国文史研究的一个传统。以诗证史,可使历史生动丰满、文采飞扬;以史证诗,同样可增加诗歌的历史厚重感。研究毛泽东诗词,如能深入毛泽东诗词生成的环境,依据诗词内容探究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的经历,同时又借助中国革  相似文献   

15.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原本是“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如今倒成了诗人们常说的话。是的,眼下诗坛业已三分,不复是先前的一统局面了。打个比方,也许可以讲青年们兴起的新潮,得天时,中年们注目的传统,得地利,而老年们代表的一派诗倘若加以更新,也可能得人和。在这里,传统是指延续千年之久的文人诗,而老年人代表的一派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诗,七十年来,它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但是和过去文人诗  相似文献   

16.
如果回望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人们会发现,每次诗歌的高潮期都始于民族安危的紧要关头,如汹涌澎湃的五四运动、热血爱国的一二九运动、灾难深重的七七事变等等。而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正是以其给国人带来的空前的震撼和颤栗,引爆了沉寂已久的中国诗坛。一时间,诗的岩浆挥洒成暴怒的火山,人们以这种最迅速、最直接又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文学形式来告慰亡灵、抚慰生者。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清代西域诗歌处在中国传统诗歌的过渡与总结阶段,其创作融入了西域特有的文化符码,它是边塞文学中最突出的文化现象。清代西域诗的繁荣,不仅反映了西域的地理人文景观,而且也反映出了西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价值及文化判断;同样,也展现出了西域独特的民族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的特质,支撑了西域诗歌的主流文化形态。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颜检西域诗歌为研究对象,在中国传统诗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颜检流放西域的遭际境况,从而对其西域诗歌进行整体性的认识,以及文学性的评估其西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人姜澍川是冒着战争的炮火踏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迄今在文学创作的漫长曲折的道路上已跋涉了四十余年。虽然建国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但业余时间仍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比较而言诗歌创作的成就更为引入注目。这些诗歌的特色是以反映军事战争题材为主,为革命战争高歌,唱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慷慨悲壮的诗声。在诗坛上激起了一定的反响,可以说,他的诗是战争与和平凝聚成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19.
《马端肃公诗集》是明朝重臣马文升的诗词集,其思想内容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及赠答唱和悼亡诗等五类,所收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自然,在明代中期的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 2 0世纪的中国革命 ,是中国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壮举 ,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毛泽东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参加者、组织领导者、党的一代领袖。他以政治家与诗人的双重胸怀 ,丰富的实践经验 ,深厚的文学修养 ,写时代之事 ,塑时代之人 ,抒时代之情 ,形象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斗争以及他本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精神 ,成为“五四”以来用古典诗词艺术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典范 ,开中华诗歌史上一代新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诗词 ,可以从中获得多方面教益。在这里 ,试就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