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王建柱 《党课》2010,(9):118-119
马海德: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 马海德1910年出生于美国,1933年到中国。1936年,他与美国记者斯诺一起到陕北保安访问,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在考察中他感到,根据地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同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于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埃德加·斯诺早在1928年来到中国。1933年至1938年住在北京,曾在燕京大学任教,有两年住在北京大学校园里。1936年,他访问了我国陕北革命根据地,写成《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向美国和全世界人民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形势和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于1960年、1964和1970年三次访问我国,写了许多介绍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报道。1971年3月,离开中国寄居瑞士。患病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曾派医疗队前往救治。斯诺于1972年2月15日逝世,享年66岁。根据遗嘱,斯诺的骨灰一半葬在美国,一半送来中国  相似文献   

3.
吕传彬 《前线》2014,(8):123-124
1936年6月3日,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位西方记者启程奔赴当时颇具神秘色彩的陕北苏区采访。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参观采访后,斯诺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历史篇章--《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这部巨篇“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向全世界揭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所在地陕北,有着一片全新的天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这一边,它如同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  相似文献   

4.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建国30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入首次访美。邓小平在华盛顿期间,美国进步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交给邓小平一封自己珍藏了42年的毛泽东在1937年写给他的信。故事还得从三十年代说起。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陕北时,采访了中央红军和党的许多领导人,因当时朱德、刘伯承和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仍在长征途中,所以,他离开陕北后,希望他的妻子到延安去,以便会见更多的红军领导人和根据地各界人士。海伦·斯诺本人也早就想到陕北去,打算继《西行漫记》之后,再写些报道中国红军和…  相似文献   

5.
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在宋庆龄先生和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冒险越过国民党的军事封锁线,来到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城.在陕甘宁的4个月中,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同斯诺(见照)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在谈论中国共产党和世界事务这个问题时,谈及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如何对待外国资本的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1936年在陕北结识毛泽东、周恩来后,斯诺便成为中共领袖与美国联系的一条渠道,从而为后来中美关系的改善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把斯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斯诺凭借《西行漫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通过这部著作的广泛传播使中美关系产生了深刻变化。这本书对美国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辗转万里来到陕北。他以个人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事实材料,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国红军及其英勇奋战的业绩、中国红色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中国领袖人物及其各自的经历作了全面综合报道,写成了《西行漫记》一书。自1937年英文本问世、1938年中译本出版至今,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西行漫记》刻画了  相似文献   

8.
蒋建农 《党史博览》2002,(12):50-53
1936年7月至10月,美国记者斯诺的陕北苏区之行及其同毛泽东的会晤,是中外新闻史上的传奇之笔。随着斯诺相关著作的出版和流行,在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60多年后重温这段历史,依然是历久弥新。 一 斯诺的陕北之行,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精心组织和准备的。斯诺去苏区的想法,首先是通过他所执教的燕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和中共地下党员的介绍,得到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名字写在这封信上是意味深长的”20世纪30年代初,24岁的海伦·福斯特·斯诺怀着要当一个作家的梦想,周游世界,横渡太平洋来到中国。在上海,她同另一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结为伉俪。1937年,海伦奔赴延安访问了近四个月,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领袖,还见到了斯诺1936年在保安访问时未见到的第二、四方面军的许多红军将领,写出了《续西行漫记》和《中国共产党人》等书,向世界人民介绍了中国革命和红军的真相。  相似文献   

10.
李春风  王运强 《前线》2009,(9):60-60
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和1939年先后两次长期访问陕北根据地和延安后,盛赞“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  相似文献   

11.
1936年9月,为赴陕北分享其丈夫埃德加·斯诺采访快乐的海伦·斯诺,在八朝古都西安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负责她进入陕北的红军驻西安联络员刘鼎,坚持要她从速离开,因为这时斯诺即将从陕北采访归来,如果她待在西安,会引致蓝衣社特务对斯诺的注意,而“眼睁睁地失掉已经拍摄的胶卷和采访笔记”。正当去留犹豫之际,张学良于10月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览》2001,(6):52
1936年7月13日前后,斯诺到达当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所在地陕北保安,成为笫一个进入红色区域采访的外国记者。到保安后,斯诺先就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问题采访了毛泽东,张闻天。毛泽东与斯诺谈了四次:7月15日谈外交政策问题(即《中国共产党和世界事务》);7月16日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即《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7月18日谈国内问题;7月23日谈特别问题和联合战线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湘评论》2013,(23):37-37
1936年,在宋庆龄的推荐下,两个外国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最高指挥部驻地。一个名叫埃德加·斯诺.另一个名叫乔治·海德姆。几个月后,斯诺完成对毛泽东等人的采访,离开陕北,  相似文献   

14.
陈杰 《党课参考》2023,(24):105-110
<正>毛泽东一生结交过不少国际友人,美国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其中之一。1936年,斯诺越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苏区,对红色区域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采访。在此期间,斯诺如愿见到了毛泽东,二人多次通宵促膝长谈。1939年,斯诺再次来到延安,对毛泽东进行了访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每次都受到毛泽东接见。根据历次访问所搜集的一手材料,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大河彼岸》等著作,详细介绍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情况,其中多次提到毛泽东,称他为“历史上最大的人民救星”。因此,斯诺被赞誉为“最了解中国和毛泽东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外资的关注贯穿其整个一生,他对外资的态度大致经历了从渴望到利用、再从利用到排斥这样三个时期。透过毛泽东外资思想的发展变化,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一代伟人关于外资的心路历程,而且可以看出党的外资政策的发展轨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敞开心胸:当中国真正获得独立时,将欢迎外国投资,接受一切合法的外资来完成我们建设的计划   毛泽东的外资思想形成于苏维埃政府时期。   1936年 7月 15日,毛泽东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在陕北保安窑洞接待了第一个访问苏区和红军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向客人纵论“中…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党史上,恐怕没有哪部书像《西行漫记》那样在海内外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了。1936年6月,由英、美几家报刊出版社资助,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在乔治·海德姆(即马海德)医生的陪同下,秘密进入陕北苏区中比延安更为偏远的保安采访。斯诺是第一个到访苏区的外国记者。四个月后的10月下旬,斯诺悄悄返回北平。随即,斯诺在夫人海伦·福斯特的帮助下,抓紧写作。不久后,斯诺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大美晚报》和北平的《民主》杂志等英文报刊刊发保安访问报道,在中国文化知识界引起轩然大波。1937年10月,英国…  相似文献   

17.
黄华 《共产党人》2006,(22):51-53
1936年6月中旬,一天,美国记者埃德加&#183;斯诺秘密地告诉我,中共中央已答应他的请求,同意他去陕北苏维埃地区参观访问。他虽然会说一些中国话,但还不怎么行.问我愿不愿意陪他去陕北采访,帮他做翻译工作。我不假思索,立即高兴地一口答应了。当时我已是燕京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去陕北就不能参加毕业考试,就拿不到毕业文凭了。但是有机会去陕北参加革命队伍,那张大学文凭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相似文献   

18.
金一南 《当代贵州》2013,(21):64-64
"谁赢得农民,谁就能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这是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令斯诺印象极其深刻。因为1936年毛泽东说这句话的时候,红色革命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而毛泽东竟然对未来的胜利如此充满信心。这一信心随着13  相似文献   

19.
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全面报道了红军长征及陕北根据地情况,成为采访红色中国的第一位外围记者。继斯诺之后,他的妻子海伦·斯诺于1937年来到延安,再次系统地采访了红军长征的当事人,详细报道了众多红军将领的传奇经历。他们夫妇分别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和《红色中国内幕》,是外围记者早期介绍红军长征真相的权威著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共党史上,恐怕没有哪部书像《西行漫记》那样在海内外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了。1936年6月,由英、美几家报刊出版社资助,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在乔治·海德姆(即马海德)医生的陪同下,秘密进入陕北苏区保安(在西北,比延安更僻远)采访。此前的苏区从未接受过外国人的访问,斯诺是第一个到访的外国记者。四个月后的10月下旬,斯诺悄悄返回北平。随即,斯诺在夫人海伦·福斯特的帮助下,抓紧写作。不久,斯诺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大美晚报》和北平的《民主》杂志等英文报刊刊发保安访问报道,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