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礼仪修养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力量,我国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却不容乐观,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大学生礼仪课堂教学应突破传统,转变学生观念,强调实操练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提升其礼仪修养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莹婷 《学习月刊》2012,(12):97-98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从而使人类脱离纯粹的自然状况。我国自古享有"礼仪之邦"之美誉,"礼"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开展礼仪教育对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人际关系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1、礼仪是塑造高尚人格的途径礼仪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一、  相似文献   

3.
徐元红 《求实》2005,(7):30-31
讲究“礼仪”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领导干部是否讲究“礼仪”不但关乎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政府形象、党的形象的确立。目前党政干部礼仪风范尚不乐观,通过礼仪知识的学习和礼仪规范的训练,既能提高礼仪修养,也使党政干部执政为民的使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历来重视做好群众工作。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我们党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根本上升华礼仪的精神内核,并从实际出发,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破除旧礼俗,倡导新风尚,发挥礼仪行为在群众工作中作用,巩固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5.
执行公务与礼仪修养北京王小莉讲究"礼仪",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国家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是否讲究"礼仪",行为举止如何,不但关乎全社会对执法监督部门的评价,而且对于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共道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和表率作用。请看本刊专稿──近几年...  相似文献   

6.
彭林 《新湘评论》2014,(20):42-42
"礼仪"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在使用,如"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礼记·中庸》等典籍中,礼仪一般指礼节、礼貌或礼仪活动、礼仪形式。此后历代典籍中广泛使用这个词,其含义无大的变化。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历来重视礼仪对言行举止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我国传统礼仪对维系中华民族的和谐延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和文明言行承诺”活动,组成“文明礼仪普及宣讲团”,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等。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举办“迎国庆、讲文明、树新凤”礼仪知识竞赛。开展形式多样的迎国庆、学礼仪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餐桌礼仪     
彭林 《学习导报》2012,(22):49-50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在古人看来,当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时,就应该有一些精神上的追求,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在重要的礼仪场合,吃饭只是象征性的活动,如果在此时狼吞虎咽,致使杯盘狼藉,礼仪的主题未免会被湮没。比如在古代的婚礼之中,新婚夫妇的第一餐会吃得比较简单,先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再蘸一点儿酱,然后喝一口汤,这叫"一饭"。如此重复三次,就不再吃了,叫做"三饭告饱"。  相似文献   

10.
餐桌礼仪     
彭林 《新湘评论》2012,(22):49-50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在古人看来,当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时,就应该有一些精神上的追求,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在重要的礼仪场合,吃饭只是象征性的活动,如果在此时狼吞虎咽,致使杯盘狼藉,礼仪的主题未免会被湮没。比如在古代的婚礼之中,新婚夫妇的第一餐会吃得比较简单,先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再蘸一点儿酱,...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1,(16):64-65
"怎么说是礼仪问题,说什么是文化问题,怎样才能说得好是口才问题。"阮朝辉的《口才·礼仪·文化》一书中,开门见山就点了题:说话是门技术活。简单、直接、有力,让人对书中所述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一个问题表示反对,如何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甚至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这需要技巧。在批评或表扬一个人的时候,如何做到不显山露水不伤到对方或不显得献媚?这需要技巧。  相似文献   

12.
闵军 《求实》2008,(Z2)
一、公共秘书礼仪艺术的基本概念 秘书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和工作门类,当人类摆脱了原始状态而逐步走向文明时候,随着文字的产生,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生产发展及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秘书和秘书工作就产生了.秘书是领导身边的参谋助手,其主要职责之一是为领导服务.秘书要想为领导服务好,把工作做好,除了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品德修养外,还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礼仪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礼仪教育意义何在,应该采取哪种教育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4.
以“礼”为思想灵魂、以“仪”为行为规范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强调文质统一、礼德统一、仁义礼智信统一,是当代中国公共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通过中西礼仪文化综合创新、古今礼仪文化创造性转化等途径实现弘扬传统礼仪文化与公共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加强现代公共道德建设的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鑫 《世纪桥》2010,(7):90-90,144
礼仪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对礼仪和形象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教师应注意的道德礼仪、仪表礼仪和形象礼仪三方面的分析,阐明了礼仪对于教师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彭美会 《世纪桥》2011,(23):26-27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明。在当前社会的礼仪文化建设中,挖掘包括《诗经》体现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以天人关系的思想模型解释人的生存状态。其中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终极理境成为思想关注的焦点,然而,人的精神发展途径的起点——现实人性的局限性更应该成为研究的对象。以天道为终极标准反显出人的局限性,儒道佛三家各有其独特的标准和系统,通过人性和动物性(儒家道德性修养标准)、道心和人心(道家艺术性超越标准)、明和无明(佛家宗教性解脱标准)指点了人生的局限性。人的动物性是人的自然性存在天然具有的,应该对之有一合理的认识。在礼仪等观念性规范中安排现实生存的途径,指向终极理境,才是真正的精神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基层女职工的自身礼仪素质,推进文明和谐农场的扎实开展,近年来,农一师南口农场妇联以健康、文明、向上的并且是寓教于乐的活动,陶冶女性情操,提高女性品味。场工会联合女工委专门购买了礼仪讲座光盘和从网络下载相关视频资料,组织女职工开展了"学礼仪、讲文明、树形象"礼仪知识培训,用生动鲜  相似文献   

19.
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各自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礼仪道德规范。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素质的标志,在国际交往中则体现为国格。中国人自古崇尚“以礼治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盛誉而著称于世。《左传·隐公十五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仪,上升而为礼制,下沉则是礼俗,与道德更是互为表里,具有维系、调节和教化功能。中国传统礼仪中,有不少合理的成分,诸如尊道贵律、律己修身、仁爱孝悌、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修睦、精忠报国、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等,无疑是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是礼仪大国,诸多与古代中国发生过外交关系的国家因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竞相仿效中华礼仪。例如朱熹的《朱子家礼》催生了保留至今的韩国礼仪;从日本人的生活中依然能看到古代中国礼仪的痕迹。然而,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