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志敏烈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闽浙赣苏区创始人及闽浙赣苏维埃第一任主席。方志敏、陈昭礼、黄道、徐履峻及其战友们前仆后继、共同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早期称赣东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苏维埃区域之一。在闽浙赣苏区的斗争中,方志敏领导苏区军民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黄如松 《党史文苑》2009,(12):46-47
江西老表都知道,江西省弋阳县出了个方志敏。方志敏是赣东北苏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称赞“赣东北的同志有很好的创造”。在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创建苏区银行,发展金融事业,支援革命战争,便是“赣东北的同志”伟大创造之一。  相似文献   

3.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较早、长期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全盛时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光泽、邵武,江西铅山、广丰、上饶、贵溪,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拥有县城四座,人口五、六十万。一九三○年十月,闽北革命根据地同方志敏、黄道、邵式平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为闽浙赣根据地最主要的两大区域之一。一九三三年四月,又与建宁、黎川、泰宁等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闽浙赣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江西东北部和安徽南部,以浮梁程家山为中心建立的皖赣边革命根据地,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34年3月到1935年1月,近一年时间,党领导皖赣边军民开展英勇的革命斗争,使这里成为闽浙赣省委领导下的仅次于赣东北中心区和闽北苏区的第三大苏区.一、皖赣边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皖赣边革命根据地东抵婺源,西临长江,南达乐平,北界东至,包括江西境内的河东、河西(均属浮梁境)、彭泽、波阳、都昌、浮梁、乐北、湖口、婺源、景德镇和安徽境内的秋浦、东流、祁门、望江等14个县和特区.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都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优秀战士方志敏领导创建的。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说法,这三个互有联系而又各具不同含义的名称在使用上常被混淆,本文拟就此作一  相似文献   

6.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隅,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这里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溪壑纵横,峡谷幽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之一,又是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局在皖浙赣边建立第二战场的中心区.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留下无数红军游击队战士的足迹;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7.
在南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通过武装斗争创建的。闽北红军的发展壮大,是按照方志敏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经过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前辈创造性的实践,使闽北红军和根据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东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8.
"弋阳方志敏,横峰吴先民,领导共产来革命,都是为穷人。"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流传在赣东北苏区的一首红色歌谣。吴先民是方志敏的亲密战友,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曾任赣东北省委委员、红十军政治部主任、代理政委等职。  相似文献   

9.
闽北苏区亦称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福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的著名区域之一。它正式形成于1930年5月,起先以崇安为中心,包括了当时福建省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光泽、松溪、政和诸县,江西省的铅山、广丰、上饶诸县,以及浙江省边缘纵横300多里的广大地区。1930年7月,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933年4月,又与建黎泰革命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直至红军长征止。在这四年多的时间内,报刊活动作为苏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构成,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刻地剖析了大革命时期江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阐述了波澜壮阔的江西农民运动的兴起、发展、低潮等发展历史脉络:总结了江西农运对开创井冈山、赣东北、东固等革命根据地,培养和锤炼革命干部,支援北伐的历史功绩及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隅,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这里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溪壑纵横,峡谷幽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之一,又是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局在皖浙赣边建立第二战场的中心区。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留下无数红军游击队战士的足迹;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江西红色旅游经典之十一:婺源——皖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陈爱中 @洪德平  相似文献   

12.
鹰潭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承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下,举行了威震赣东北的贵(溪)余(江)万(年)暴动,亦是赣东北红十军与中央红军第三军团会师地。  相似文献   

13.
最近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党史协作会议在南靖县召开。龙溪地委党史征委会和有关县、市的党史工作者十五人出席会议。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南靖、平和、漳浦三县边区的一块红色区域,在闽粤赣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沉痛的历史教训。会议就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史略》与《大事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更  相似文献   

14.
正方志敏(1899-193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长期担任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主席。他无比热爱苏维埃、衷心拥护苏维埃、誓死捍卫苏维埃,具有相当浓郁的苏维埃情结。"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是方志敏在狱中写的自传性质的文稿,有6万余字,主要回顾他从事革命的经历,特别是对赣东北和闽浙赣苏区形成、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苑》2010,(6):F0002-F0002,F0003,F0004
上饶地处赣东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毛泽尔同志誉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亦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诞生地和出发地。全市共有革命遗址246个,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霞要机构旧址8/1个,霞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56个,革命领导人故居5个,烈士墓9个,纪念设施27个,已损毁65个遗址。其中,  相似文献   

16.
正苏区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行局部执政的实验田。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领导创建的闽浙皖赣苏区(又称赣东北或闽浙赣苏区),在中华苏维埃运动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先后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坚强的苏维埃阵地",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被誉称为"苏维埃模范省",并授予其"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毛泽东同志指出:"赣东北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红色省会,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传统,必须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生态性整合。在旧址群的保护、修缮、整理、挖掘中要体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生态发展的理念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生态旅游,让旧址与文物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为党员、干部和高校学习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史奉献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赋予红色文化资源以永恒的生命力,助推赣东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苑》2010,(10):F0002-F0002
鹰潭是赣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下,举行了威震赣东北的贵(溪)余(江)万(年)暴动,亦是赣东北红十军与中央红军第三军团会师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刻地剖析了大革命时期江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阐述了波澜壮阔的江西农民运动的兴起、发展、低潮等发展历史脉络;总结了江西农运对开创井冈山、赣东北、东固等革命根据地,培养和锤炼革命干部,支援北伐的历史功绩及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正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领导创建了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十军,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他在狱中用敌人提供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概述》等动人篇章,饱含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方志敏以共产党人高尚廉洁的品格,始终站在党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