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2012,(3):58-60
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是中国工程院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建设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和引领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基础。如何持续保持院士队伍的质量、活力与荣誉,推进院士队伍科学发展,成为我院中心工作之一。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建设"研究。该项目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基本状况、国外工程院院士队伍现状和发展趋势、新时期我国工程科技队伍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钱七虎是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著名的防护工程和岩石力学专家。他用毕生心血,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了不朽功勋。2019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身戎装、满头银发的钱七虎院士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  相似文献   

3.
收入有多少? 铁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并不介意“晒”出他的收入。他1995年当选院士,当时每月的“院士津贴”是200元,几年后上调至每月1000元。迄今为止,1000元仍是全体两院院士享受的月度津贴标准。80岁以后的两院院士成为“资深院士”,不再拥有院士选举的投票权,但另外领取“资深院士津贴”,每年1万元。  相似文献   

4.
张光斗,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6月1日,年逾90高龄的张光斗荣膺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人民币,是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工程科学家。他还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何梁何利奖”、“水利功勋奖”、“哈兹(Haas)国际奖”、“光华工程奖”等众多奖项。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9,(1)
农村公路"村村通"完工里程10510公里;全省高校和中职中有54.24万人获得各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9.58亿元;对7.1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给予保障,新建廉租房155万平方米;全省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752.85万……2008年全省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76.4亿元,18项民生工程硕果累累。2009年,民生工程将扩容至28项,共投资220亿元。"新农合、住房保障、五保供养、居民医疗……",一个个民生关键词百姓已经耳熟能详,一条条关于民生工程的详细部署,已经变成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了更好地反映我省2008年民生工程的全貌,我们用镜头捕捉了那一个个亮丽感动的画面,推出了一组专题报道。让我们铭记昨天,让我们展望明天……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6,(7)
正2015年1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6岁。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教授在挽联中所写"学界泰斗,人生楷模",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到2015年去世,刘筠用从未停歇的勤奋攀登和高尚的人格风范走过了20年院士人生路。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9,(1)
正沈世钊,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1 953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此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1990年~1995年曾任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世钊教授长期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新兴学科的开拓,在"悬索结构解析理论""网壳结构非线性稳定""大跨屋盖风荷载及风  相似文献   

8.
6月初,中国修建“世界环保第一河”这一惊世构想又有新进展。支持这一项目并为此和另外8名院士联名上书国务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已同意把胶莱运河可行性方案论证的项目纳入渤海环境治理规划中,并从规划资金中拨款500万元进行方案论证。这标志着该项目又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9.
何继善,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他率领的科研集体在地球物理学地电场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创造了令国内外同行钦佩的成就。2006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何继善院士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部主任并荣获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他领导的科研组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科研任务5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  相似文献   

10.
正人物档案秦裕琨,1933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热能工程、燃烧学专家。2000年,秦裕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2003年、2012年三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已经85岁的秦裕琨,至今仍没有完全进入退休状态——不时奔走于学术会议,为学生把关研究方向,为年轻学子做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7,(6)
正2013年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公告称,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2013年选举产生了51名新院士。其中,52岁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实验核物理学家,曾被《人民日报》誉称为"21世纪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青年科学家"欧阳晓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欧阳晓平是一位在我国实验核物理研究领域勇于拼搏、屡创奇迹的传奇人物。他志向高远,学识渊  相似文献   

12.
画中有话     
此生属于祖国,矢志报国奉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向中国船舶七一九所捐赠了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黄旭华说:"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希望通过我的捐赠,让更多人关注、关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据悉,黄旭华已将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的奖金约2000万元几乎全部捐献,用于国家的科研、教育及科普事业。  相似文献   

13.
反腐在线     
<正>十八大以来,3名工程院院士被查11月1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查。用了不到20年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环科院院长的孟伟,擅长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管理,并于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但此番被查后,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决定停止孟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格。两年前,孟伟曾受过处分。2015年,因为"水专项"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8,(17)
正李坚,木材科学专家。1943年2月生,辽宁省阜新市人,1985年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木材利用系,1987年获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博士学位,1989~1990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学院进修。现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带头人。李坚院士坚持自主创新,引领前沿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物档案]古德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采矿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创和发展了振动出矿技术与矿床连续开采技术新领域及其有关理论体系,发明了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研制出多种新型振动设备,创新了多种采矿方法,创造了多项新工艺;在研制连续作业机组与采场连续工艺方面有重大突破,使我国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成果奖20多项。发表《振动出矿原理》等80多篇论文,出版《振动出矿技术》和《岩石冲击动力学》两本专著。国家和人民给他崇高的荣誉,他被国家计委、财政部授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6.
《陆正毅的“水利情结”》40多年来,内蒙古水利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陆正毅始终奋战在水利工作第一线,他的足迹遍布内蒙古草原的山山水水,参与设计、建设了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003年,他被内蒙古自治区推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侯选人。  相似文献   

17.
正9月8日晚,"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山东电视台举行,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被追授为第六位"齐鲁时代楷模"。身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小麦亩产不高的问题,余松烈坚持不懈地攻关小麦高产,将一生都献给了北方的麦田。  相似文献   

18.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前不久成为媒体焦点。袁隆平已有七八辆车,还要买一辆奔驰的消息不胫而走。而网民对于袁隆平买车的评价是一边倒,认为为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其研究的杂交水稻技术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8,(9)
正王子才,1932年生于山东聊城,自动控制及系统仿真专家。1957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子才长期从事应用科学与工程科技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控制理论方面,发展了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了采用状态线性组合反馈实现次时间最优控制的理论方法;在电动伺服系统方面,提出了扩  相似文献   

20.
2001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2612位获奖者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们的获奖证书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并颁发,每人获得500万元的高额奖金。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即将评选的消息发布之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科学界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大奖的登台亮相无疑加重了对科学、对献身科学而终生探索的科学家的肯定和崇尚。500万大奖“花落谁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