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常有两人并称的情况,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变法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的孙黄(孙中山、黄兴)。两个人中,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另一个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两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依存。共同把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最近,央电视台正在黄金时段播放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天国》。伴随该剧的播出,对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评论也多起来了。怎么看待这段历史?在我国学术知识界,以及政界,几十年来,前前后后,认识评价是很不一样的,有充分肯定的,有基本肯定的,有基本否定的,也有彻底否定的。有学者这样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存在一个“百年谜团“,就是对太平天国、洪秀全的评价不端正,以致晚清这一段历史被搅混,历史面目难以归真。这里,我们把近年来一些有代表性的认识观念作些介绍,以使读者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增进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政治知识。  相似文献   

3.
陈晋 《新湘评论》2010,(1):26-28
1964年11月26日,毛泽东听取西南三线建设的工作汇报,谈到领导应该统一,不能多头,否则会出现内部决策危机时,讲了一个历史上的教训,他说: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东,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再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  相似文献   

4.
陈晋 《学习导报》2010,(1):26-28
1964年11月26日,毛泽东听取西南三线建设的工作汇报,谈到领导应该统一,不能多头,否则会出现内部决策危机时,讲了一个历史上的教训,他说: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东,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再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  相似文献   

5.
刘根生 《唯实》2014,(8):96-9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太平天国败亡150周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照照太平天国败亡这面镜子,实在感慨良多。史学专家曾撰文论述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从思想上看,败在没有先进思想为指导;从经济上看,败在不注意发展生产,一味在分配领域“劫富济贫”;从政治上看,败在洪秀全照旧搞“家天下”。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7,(5):30-31
1853年,太平军胜利攻占金陵,并改金陵为天京,创太平天国。1864年,天京陷落,近代中国农民的人间天国之梦也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因如清王朝勾结帝国主义者进行联合干涉,内因如战略错误、内讧加剧等,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领袖定都天京后迅速腐化变质,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常有两人并称的情况,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变法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的孙黄(孙中山、黄兴)。两个人中,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另一个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两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依存,共同把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内,虽然没有"毛周"这样并称的提法,但两人间的关系正是这样。毛泽东当然起着主导作用。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至少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     
中华民族是最富于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英国以武力迫使中国清朝政府与之签订可耻的《南京条约》后的第九年,就爆发了规模巨大的、以洪秀全为领导人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11,(8):29-29
欧洲国家的人手头把得最紧,因为他们大多是自掏腰包请人吃饭。偶尔有拿公款请吃的,但很少铺张浪费,吃多少点多少,绝对不会出现满桌菜肴。久而久之,餐馆里的服务生也养成了习惯,客人菜点多了就会随时提醒。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08,(3):36-36
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可是这场曾经咤叱风云的运动从洪秀全金田起事开始,到占领南京建立"天朝"政权,仅仅只维持了11年就覆灭了,其中的教训实在太多,而最根本的教训只有两个字:腐败。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廉政瞭望》2007,(6):53-53
太平天国是中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可是这场曾经咤叱风云的运动从洪秀全金田起事开始,到占领南京建立“天朝”政权,仅仅只维持了11年  相似文献   

12.
刘凤琴  刘滢 《党风与廉政》2000,(11):38-39,35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清朝末年,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对外奴颜婢膝,割地赔款,对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洪秀全等顺应民意,揭竿而起,领导了这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革命运动,沉重地打击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但 1853年建都天京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劣根性迅速暴露出来。始则争相享乐,穷奢极欲;继则争权夺利,拉帮结派;最后兄弟反目,严重内讧,终于在内外反动派的全力围剿下,政权只维持了 11年,便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与其说反动派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倒不如说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自己打败了自…  相似文献   

13.
汉高祖刘邦封王侯、任大臣一般都是由大臣提出,并经过充分讨论才作出决定,而且全凭功绩高低,好像非常民主、公正。但在卢绾封王这件事情上,大臣们看清了刘邦的用人“民主”原来是作秀,实际上却完全是个人说了算。 卢绾与高祖同乡,父辈的关系非常好。卢绾与刘邦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少同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常常有两人并称的例子.比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维新运动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时期的孙黄(孙中山、黄兴),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等.  相似文献   

15.
洪秀全和曾国藩同为清朝中晚期的知识分子,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但洪秀全和曾国藩由于出身不同、文化素养和人生经历不同,使得他们的世界观迥然不同,他们的人生轨迹大相径庭。天国的覆亡与曾国藩和洪秀全二人密切相关,给后人留下的教训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导致政权灭亡的最重要原因。太平天国政权由于在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极度腐败,贪图享受,丧失了进取心,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变乱,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政权的腐败,使太平天国政权丧失了民心,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最终导致太平天国政权的灭亡。  相似文献   

17.
在蓟县,认识刘金保的人挺多,却不全是他的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干的是件得罪人的事。有的人怕我,因为我专挑毛病,常罚款,有人恨我,因为我不讲情面,断了一些人的财路;但更多的人喜欢我,因为我勤快,执法公正,为保护一方环境出了力,还帮过不少人的忙……但不管怎么说,组织上把这项工作交给我,我就把国家和百姓利益看得至高无上。让我出卖灵魂死也不干!  相似文献   

18.
写下这个题目,并非凭杜撰,而是思考当前一些所“办好事”所想到的。就拿今年的盛夏来讲吧某单位领导看到职工食堂餐人数多,空气流通不畅,工们吃饭时如洗桑拿浴,就定装几个壁挂式电扇,但几安装调试都不理想,在偌大食堂里根本起不到降温作用职工们望着摇头的电扇,也好跟着“摇起头来”;某社区方便居民休闲,在每幢楼前装两把长椅,本来不复杂的程,每幢楼前都挖好了坑,半个月以后才装上,因有些长椅打磨不光,至今已挂破好几个人的衣服。像这样把事办砸的事,在我们周围并鲜见,想办一点事,钱也花了累也受了,可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饱受外强欺凌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是一部中华儿女用血泪铸成的辛酸史。回顾历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蹂躏,惨不忍睹,民不聊生。然而,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同帝国主义及其反动统治者的斗争,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富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壮史。从太平天国到戊戍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洪秀全到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奋斗牺牲,努力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然而却都…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语录》的封面大多选用的是红色塑料皮,因此大家又习惯地把它称为“红宝书”。据有关梢案资料介绍,仅“文革”开始的几年之内,同内外就出版了用50多种文字印成的、总印数达50余亿册的《毛主席语录》。在当时全世界30多亿人口里,男女老幼人均达到了1册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