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思维的运用,围绕"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怎样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的历史观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求真求实的科学史观、辩证统一的整体史观、面向未来的世界史观,是我们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引、强化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撑、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以及推动世界文明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异常活跃、值得高度警惕的错误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论调的批判,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包涵坚持唯物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本质;坚持整体性历史观,反对割裂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坚持人民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批判和抵制“全盘西化”;坚持挖掘历史价值,反对“历史虚无论”等五个方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有理有力地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运用"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树立青年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利用课程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和实践中贯彻"八个相统一",通过浇铸历史认同培育文化自信,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21,(5)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历史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从政治家的角度回答了"历史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释了历史的价值,指出历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史学观既论证了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之间不可割断的纵向联系,也指出了中国历史与世界文明的横向关系,肯定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曾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充分吸收了世界上优秀的文明成果。他不但坚持我党一脉相承的唯物史观,还基于群众史观定位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具有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正确的党史观是大历史观在党史上的体现,树立正确的党史观,需要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有效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科学运用历史规律,彻底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聚焦发力,从而汇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历史思维,这是系列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智慧、有力量,能够直抵人的心扉、说服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研究各种历史问题和现象,对回答和解析历史问题和现象提出了真知灼见,为我们以史鉴  相似文献   

7.
历史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大科学理论思维,在回顾与反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历程中处处闪现着理性的光辉。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抗战史观是对毛泽东持久战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论断是习近平抗战史观的重要观点,它是对"八年抗战"传统提法的重新正名,不仅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正当性,还拥有重要的现实依据和文本分析来源。  相似文献   

8.
孙寅生 《求实》2014,(4):8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关于"四个讲清楚"的讲话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体现了高度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于传播好、阐释好、解读好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需要把握好引领点、切入点、撬动点、支撑点这"四个点"。引领点是在敬畏文化中增强自觉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敬畏文化是践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基础。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野、开放的胸怀、辩证的思维和战略的眼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  相似文献   

10.
许迪 《前线》2022,(3):17-20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刻阐释坚定历史自信的重大意义,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如何坚定历史自信?总书记强调:“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齐卫平 《前线》2022,(2):4-8
习近平总书记新近提出的历史自信重大概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到强调坚定历史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和精神主动的不断强化。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历史自信的提出,为坚定"四个自信"奠定深厚的实践底蕴,提供接续奋斗的历史启迪。强调历史自信,不是对"四个自信"的简单添加,而是进一步夯实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大历史观为研究中国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视野和方法。运用习近平大历史观审视和研究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四史"等中国问题,有利于我们明晰中国问题的历史路标,洞察中国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当前状态和未来走向,把握中国问题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寻找解答中国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视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就“树立正确党史观”作出重要论述,为我们学习党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党史观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看待党的历史,而且涉及如何立足现实、擘画未来。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全体党员修好党史“必修课”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月读     
高层习近平: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要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仍然需要党郑重、全面、权威地对党的历史作出科学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让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起来,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21,(8)
正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学习党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一、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坚持运用辩证思维,认清主题主线,把握主流本质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的大历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守正创新所获得的理论成果,其中凝结着一系列原创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等命题。在对两个大局的统筹兼顾中,习近平的大历史观体现了唯物史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人民为主体开创了“大”逻辑的系统性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的大历史观强调要增强历史主动精神,以积极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握历史大势共创历史伟业。通过对习近平的大历史观的唯物史观溯源,有助于准确阐明其原创性贡献,进而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贡献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样本”提供根本遵循和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先后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不仅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且还认清和把握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辩证科学的抗战史观,即习近平抗战史观。习近平抗战史观主要包含七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抗战史观,对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全面的、正确的抗战史观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走过百年风雨岁月,仍然生机勃勃、风华正茂、坚强有力,为什么?因为我们党有一种特殊品格,这就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从而认清来时的路。怎么科学总结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明确回答:"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写自己历史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大历史观,为研习"四史"提供了根本方法遵循。"四史"具有异质指向,须将每一部历史放在大历史视域下研究其特殊的意蕴;"四史"具有同向逻辑,要将"四史"整体置于大历史观视阈下考察其接续发展的关联。用大历史观审视"四史",我们更能从整体上把握"四史"的主流与本质,自觉将历史经验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