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一 《实事求是》2007,42(6):27-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人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整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人本、整合和创新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党员文摘》2007,(11):28-2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4.
朱虹 《求贤》2007,(5):14-15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还是开发创新型产业,首要任务是大力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而在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人格化管理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莱芜市始终把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创新机制,夯实基础,为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和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思考与运用》2006,(9):44-46
“十一五”期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阶段,也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开发为核心,在建设技能干部队伍、开发乡土人才资源、创新引智引才机制、培养新型农民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曹应旺 《红旗文稿》2012,(13):18-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之一。这个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胡锦涛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历史视角、世界视角、战略视角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的形成过程作初步梳理,重点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的三个视角进行初步研究。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法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我国农村法治实践中,还存在诸如法治意识淡漠、公民权利城乡差别显著、集体土地征用中农民利益维护不力和农民法律信心缺失等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就在于通过法律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农村法治的现实问题,保障新农村建设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主战场。修武县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通过强素质、建组织、办实事、抓发展,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农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必须把创新摆到重要位置。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选准切入点,把握好重点,强化机制建设,紧跟科技发展,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创新?通俗地说,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没发现的你发现了,别人没做成的你做成了,这就是创新。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湖南,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加快实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动力,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民俗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和谐,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要和谐地发展新民俗文化,必须加大硬件支持、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文化实力;文化深入民心、塑造文明风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概念层次,这一层次内容主要指以人为本;第二层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释层次,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目标、价值实现原则、价值实现方式、价值实现动力等内容;第三层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操作层次,主要包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国家的形成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抓住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历史要求。这一战略决策是根据人类社会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做出的科学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认真研究已经有的历史经验,掌握规律,科学地加以推进。创新,自古以来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后,更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创新,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执政党的建设,是确保党能够永远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服务型执政党的建设,是确保党取得民众支持与信任的根本途径;创新型执政党的建设,是确保党永葆生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源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全面建设,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目标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孙绍阳 《奋斗》2008,(5):53-5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创新思维、统筹规划,创新实践、超常举措,创新工作、扎实推进。在实际工作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做到“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和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孟繁宏  刘志勇  马彦 《奋斗》2006,(9):46-47
建设好新农村,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率先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比学先进、创新发展,使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率先发展,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走在前列,即: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前列,在创新型城市上走在前列,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上走在前列,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