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社会建设如何建?这个问题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党中央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代会的报告都对社会建设有所表述。十八大更是将社会建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报告还分别从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的六个方面进行了一一阐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是亮点纷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领会。  相似文献   

2.
五、和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追求的现实目标 “和谐社会”的概念,虽然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出现在我们党的文献中,但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的艰辛探索,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了。可以说,实现社会和谐,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我国社会的和谐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贫穷落后、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和重庆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合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广泛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执政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和谐,不仅是稳定的保证,更是发展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和谐战略,这是我们党对历史的一个总结,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理论思考。它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发展史中的和谐思想,并为我们创造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本文试从党群和谐、党际和谐及国际和谐这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和谐策略在党的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党的内部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关键在党、因此,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着手,致力抓好党内和谐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是当前我们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张时碧 《世纪桥》2013,(5):10-1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民主是其始终奋斗目标之一。党内和谐有利于提高党的政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党内和谐的建立要从完善党内民主、从根本上防治腐败等方面进一步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我们党的核心地位得以进一步加强。党内和谐对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历来把党的团结和谐看成是党的生命,在增进党的团结和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共产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经验教训,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实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和谐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部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内和谐是关键。只有党内和谐了,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对和谐社会建设起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命题,为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巾更好地担负起政治领导责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大智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从哲学高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要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谐统一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个新思想、新课题,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思维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根本转变,标志着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深刻转变,对于我们构建社会和谐的新合川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党对社会和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3.
刘莹 《奋斗》2007,(4):5-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明我们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陈澍 《思考与运用》2006,(10):11-12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社会和谐都有过不少描述。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也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因此,我们应站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突出三个着力点,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相似文献   

16.
景天魁 《党建文汇》2006,(10):30-31
党内和谐在社会和谐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社会和谐之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党可以借助执政资源,通过制定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全体人民树立和谐理念,以党内和谐之风带动政通之风、促进人和之风。  相似文献   

17.
党内和谐的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必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治党治国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林鹏 《揭阳论丛》2010,(1):29-31,58
密切党群关系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作者通过调研,对榕城区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同时指出其党群关系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地方,并分析其原因,最后从组织保障、思想保障、民心保障、根本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密切党群关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福建理论学习》2009,(8):38-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社会和谐与否,与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状况密切相关。近年来,我们党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调整社会成员收入分配格局,让“中等收入者占多数”。这从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方面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互关系时深刻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①胡锦涛的讲话,精辟而又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统一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