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品 《党史文汇》2006,(8):11-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1906年9月,赵树理出生于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一个农民家庭,在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具有出色的文学天赋,一生情系农民;他丰富的文学实践植根于深厚的黄土地;他执著于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并创作出一部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塑造出众多家喻户晓、呼之欲出的农民典型.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现代著名小说家。1937年,在抗战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赵树理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民间传说赵树理:“驴背上的状元”在民间,谈到赵树理,有这样一个传说:赵树理出生后第一百天时,爹娘为他举行“百日”庆典,希望他幸福长寿,将来能活过一百岁。那天,他们特意在儿子面前摆了十几样好玩的东西,其中,还有从邻居家借来的一块雪白的“…  相似文献   

3.
作家赵树理的幽默是出了名的。他的幽默,既是其智慧的结晶,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提炼。赵树理主编《说说唱唱》杂志时,每晚都要在灯下审阅稿件,到了夏夜,小飞虫不时向灯扑去,撞死的小虫都落在稿纸上。赵树理一边轻轻把死虫吹去,一边幽默地说:“啊,有尸(诗)为证。”赵树理一向不赞成用粗暴的态度任意删改传统剧目,搞得不伦不类。有一次,他去看新编历史剧《柳毅传书》,这出传统戏里被强加进了许多“新”内容:主人公柳毅居然能揭示出地主和农民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还带领农民去清算地主等。戏演完后,有人问赵树理的看法。赵树理…  相似文献   

4.
<正>赵树理是我国真正熟悉农村、热爱农民的少有的杰出作家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之初,赵树理即来到了北京,投入到新中国的文艺工作中。作为解放区新文艺的标兵,在  相似文献   

5.
赵羽 《学习月刊》2014,(14):28-29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个小说流派叫“山药蛋派”。这个流派以赵树理为代表。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其作品的特点。青少年时期的赵树理一直生活在浓郁的宗教氛围中.赵树理一家就曾教派林立。祖辈信奉“三圣教道会”.父亲专注于传统的阴阳卦术.赵树理和其前妻也曾一道加入过“太阳教”.甚至20岁尚不知肉味。宗教给了青少年时期的赵树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在“大跃进”前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人民作家。他与农民有着血肉联系;他善于独立思考,不作违人之举,表现出了很强的党性,坚持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里讲述的是发生在“大跃进”前后的一些故事:“有些干部的群众观念不实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党内出现了忘乎所以的情绪,接着发生了反右扩大化和经济建设方面“冒进”的错误。赵树理却对这些问题始终都有看法,早在1956年8月,在故乡发现有的干部不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急于把初级农业社转为高级社,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情况,立即给长治地…  相似文献   

7.
宋阜森 《理论学刊》2004,4(1):102-104
赵树理的创作虽然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但由于他最终坚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并不一味地“赶任务”,因而他一直在某种夹缝中苦苦探寻,创作出大量的不媚世俗的“问题小说”和个性鲜明的“中间人物”。正因如此,他的创作虽曾被誉为“赵树理方向”而红极一时,但他本人还是未能逃脱“文艺黑线人物”的命运以致被迫害致死。赵树理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民族化、大众化文学圣手”的赵树理曾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原名赵树礼,字齐民,1906年出生于山西省中条山北麓的闭塞山乡沁水县尉迟村一户中农家庭。他的祖父是“三教圣道会”成员,父亲热衷于阴阳八卦,母亲及外祖父—家都信奉“清茶教”。童年的赵树理饱受宗教的熏陶,接受了封建宗法教育。他18岁时曾到邻县阳城开明寺读经,并向僧倡学习寺院音乐。1925年夏,赵树理考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9.
郜忠武 《党史文汇》2009,(9):1-1,4-11
赵树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人民作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在小说中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他自己.他的精神和他的作品都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现代著名小说家.1937年,在抗战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赵树理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相似文献   

11.
王锦慧  刘长安  范绍峰 《党建》2013,(10):56-57
9月,阵阵秋风拂帘而入,丝丝凉意不免让人伤感——"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的生与死都铭刻在这个月份里。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作为我国一位著名的文艺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深受人民喜爱的文艺作品,然而,“文革”十年浩劫,他也未幸免于难。在那黑白颠倒的年代里,赵树理以他深厚的学养、睿知的头脑机智地应对“批斗”。1966年10月,山西省掀起批斗赵树理的高潮。晋城师范学校的红卫兵娃娃们,首先主持召  相似文献   

13.
顾棣 《党史文汇》2006,(8):20-21
赵树理早在建国初期就成为全国人民非常熟悉敬仰的作家,许多人都想见到他的形象,但是他却非常不爱照相.因此他一生留下的照片,特别是正面肖像照片很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与他同在山西工作了许多年,却只得到了两次为他拍新闻照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说到911,中国人自然会联想到恐怖事件。但是,如果和美国人提起911,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紧急救助电话号码”,类似于咱们中国的110报警电话。  相似文献   

15.
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找准着力点。可以说,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关注现实,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之路;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保障;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平台是推进马克思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建基 《党史文汇》2004,(10):29-32
一 1987年5月9日,山西<临汾日报>发表了一条新闻.这条新闻的副题是:老共产党员的一件义举;主题是:赵树理生前好友捐款为赵树理树碑.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传播、接受层面的大众化,也包括创新、发展层面的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排除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干扰;要坚定不移地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开掘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每当我重读《李有才板运》、《老杨同志》等作品时,我就想起了赵树理伯伯。他那慈父般的笑容,明亮的眼睛,高大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浮现。我仿佛又回到北京城里他那座小院,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一)1949年在北京育才学校读书时,我认识了赵树理的女儿──赵广建。一天,我问广建:“你爸爸也是白白的,胖胖的,矮矮个儿,那么好逗乐吧!”广建听了笑着说;“你可真会推想。星期天,我带你去看看我爸爸。”.学校就在先农坛里。赵树理问志当时正在先农坛北边一家工厂体验生活。一个星期天,我跟广建到工厂去了。哟!原来他是个黑黑的、瘦瘦…  相似文献   

19.
1963年6月间,晋东南地委在长治市的黄碾人民公社曲里村(后划为潞城王里堡公社)搞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试点工作。人民作家赵树理随"四清"工作队一起进驻了我们村。我也从长治五中毕业返乡当了本村的民办教师。"四清"动员会和各种大型会议都在我校大庙院里召开,我负责组织学生打扫会场,并和村里另几个文化人还负责书写、张贴会标和五颜六色的宣传标语。开会时,赵树理不爱在主席台上久坐,他总是让我陪着和村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与许多人一样,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位伟人非同寻常的一生,想到他不同凡响的著述,想到他为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当然,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他说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应该说,做人民的儿子,是邓小平同志一生始终不渝的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