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重要论述,澄清了人们在党性和人民性关系上的模糊认识,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内在规律,表明了在新形势下新的舆论格局和党的一贯主张,这对凝聚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意志,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同心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党性和人民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从本质上讲,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的生命力源于党  相似文献   

2.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性和人民性重要论述,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从思想理论上廓清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其次要切实坚持好人民性,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要刊视点     
正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现实社会中出现了不少杂音噪声。无论是"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的离奇发问,还是"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的一边"的荒唐排队,等等,都是把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讲清楚这个重大关系问题,对于更好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一个时期人民性问题还成为新闻界的忌讳,直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问题才得以澄清。文章从争论"、禁区"现象出发,对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问题进行辨析,阐明发生争论的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概念本身的误解;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关键也在对其深刻内涵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4,(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就是说,党和人民是利益共同体,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是党的决策指示的主要落实者和执行者。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是加强党性观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两种不同的政党比较看,只有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相统一的。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看,我们党的宗旨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始终是相统一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推向新高度。新时代把党性和人民性统筹好统一好,既要坚持党的领导,也要摆正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既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也要加强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是任何国家基本要素的组成部分,对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极具先行效应、整合效应与导向效应。当下中国,以"趋利型""传统型""西方渗透型"形态出现的社会价值取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巨大阻力。整合当下多元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统帅地位,批判与维护相统一,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陈雄  吕立志 《党建》2019,(12):24-2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唯物史观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行动准则。新时代,准确理解和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内在逻辑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的基础和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中国共产党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  相似文献   

9.
形势政策教育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特征。在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科学性、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是遵循客观规律,提高受教育者的形势认识能力和政策法律素质水平的需要;是排除"左"、右倾错误思潮的干扰,实现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实现党的政策目标,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形势政策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内容设计,以及实施过程和检验标准都要坚持科学性、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赵乃政 《新长征》2014,(1):11-11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重申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为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指明了方向。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报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既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也是服务  相似文献   

11.
深刻理解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要求。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体现在:"我是谁"层面的秉持立场统一;"为了谁"层面的价值追求统一;"依靠谁"层面的力量源泉统一;"谁作主"层面的评判主体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党性"概念在无产阶级党建学说和理论体系中起着本源性、规约性、导向性的作用。当前,关于党性概念研究虽成果颇丰,但对"党性"概念的理解仍存在"碎片化""泛化""抽象化""空心化"等问题,对"党性"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概念的内涵和关系存在机械、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是主因。因而有必要在理论上澄明党性与党的性质、党性与人民性、党性与阶级性、党性与人性、党性与个性、党性修养与法治素养、党性原则与市场原则、党性教育与党性修养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原"党性"概念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一直以来是我国宣传思想舆论工作领域探讨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对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促进新时期宣传思想舆论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本质看,坚持党性与坚持人民性,其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一致的,其宗旨和目标也是一致的,两者的统一体现了党与人民的内在联系,也为开展好党报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原则,根本要求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认识清楚了,在行动上一致了。对此,本文在党性与人民性一致性上,从宗旨观念、精神家园、利益格局共同体、群众立场等方面,阐述了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只有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才能把党的宗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一谈宣传纪律,总会有人说:"文责自负"嘛!此话常听,却始终不曾在意。但是,因为以办刊为业,又总遇到这个问题。看来,此说是否可以作为编辑原则,确有讨论清楚的必要。经过思考,形成了一点粗浅的看法,写出来向同行们请教。一、"文责自负"说与为人民负责相矛盾,所以从原则上就是行不通的。是不是这样,首先先弄清什么是为人民负责。在我国,所有报刊都承认应该为人民负责,然而却常有党性和人民性之争。其实这两者是一致的。报刊的人民性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为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斗争的原则性。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共产党的党性就是人民性,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报刊坚持党性原则就是为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7.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和灵魂,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逻辑起点与根本价值取向。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人民性与个体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党性相统一的原则,创作出有品位、有格调、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高水平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坚持党性修养,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党性的时代性决定了党性修养的时代性,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坚持党性修养尤其需要强调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与落实管党责任相结合,党员干部的自我完善与重塑政治生态相结合,党员干部自我修养与技术监督、物质保障相结合,党员干部管住小节与权力制约相结合,坚持志愿精神与党性修养相结合,最终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具体有以下主要途径: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献,认真学习党史,提升理论修养,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培养对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8)
<正>阿拉善盟委于2014年初提出了严守维护稳定、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和廉洁从政"四条红线"的刚性要求,将其作为议事决策和担当尽责的判定尺度、底线遵循和政治纪律。"四条红线"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髓要义,是模范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铁定法则。严守"四条红线",要靠坚强党性来约束党性与人民性始终高度一致。坚持党性,就是要牢固树立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的信念、品质和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坚持  相似文献   

20.
蔡俊 《党建》2013,(10):29-30
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人民性是个整体性的概念,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是指单独的某个阶层、群体或者具体的人。"化大众"和"大众化",是在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催动着社会欣欣向荣、吐故纳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