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央党校每年举办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是中央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而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党中央对广大中青年干部深切关怀和寄予厚望的重要体现.大家能有机会参加这个培训班,是很有意义的.正如有的同志谈到,这一年的教育培训对个人的成长进步和事业发展大有益处.我很赞成大家的说法,这一年的学习只是一次"充电",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是今后学习的新起点.毕业后,要把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形成的好风气、好习惯带回去,继续坚持学习.但是,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的最后效果还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大家在学习期间写了不少好文章,可是把学识写在文章上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将学识体现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开拓工作新局面上,体现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行动上,体现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上.下面,我想就大家如何在实践中巩固和扩大培训成果,不断成长进步,提几点要求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2.
<正>春日桃花开,三师运输公司一户56平方米的老宅,香菜、韭菜苗破土而出,川妹黄素芳笑盈盈地说:"用花盆种菜好,下面条很方便。"丈夫尹正前拿着亲手为妻子做的艾灸木盒,说:"家里的大小活儿,我一只手也能干。"黄素芳帮丈夫安装好假肢,尹正前不要他人搀,退着步子一阶一阶地下楼。儿子尹鹏周末不在家,他去参加会计从业证培训班学习,"新生活、新面貌、新起点、新开始!"是多年前他写在卧室墙壁上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要写好文章,必须多读文章。平常阅文无数,落笔前却觉没观点、没思路、没素材,成文后又觉内容浅薄、语言直白,原因何在?我想除了读得不够多、不够精之外,尚欠正确的读文章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文章影响久远、关系重大,而写得好与不好作者是心知肚明的。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既取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也与其文风有莫大的关系。"文章"的"章"字从"音"从"十",从音乐会意而来的"文章"一词原本就有文风方面的规定性。只有读来如音乐般清新悦耳、优美动听的文字,方配得上"文章"二字。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下半年,有幸参加了中纪委举办的西部地区县纪委书记综合业务培训班。在培训班上,聆听了数位领导、专家的报告和讲座,特别是听了全国优秀纪检干部梁雨润的报告后,受益匪浅,深感作为一名县纪委书记肩负的责任重大。因此,感到仅有热情和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很强的各类知识垫底,才能不负众望,当好纪委书记。  相似文献   

6.
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是党章的明确规定。但在落实中往往效果不够好:有的领导放不下架子,摆不正角色,即使偶尔参加也依然一副领导做派;有的参加民主生活会,不能坦诚布公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等等,以致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不够经常、质量不够高,组织功能弱化。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以为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坐着写与站着写的轶事,已经广为人知。那是讲坐着写太舒服,文章就写得详详细细,而站着写呢,有一种紧迫感,文章就写得短。这里讲坐着吃与站着吃是针对饭店的“泡”食  相似文献   

8.
赵华庆 《学习月刊》2013,(22):43-43
暂离忙碌的工作岗位.来到中央党校参加省局系统举办的2013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这既是组织对自己的关爱与培养.也是加强理论学习和锤炼党性的好机会。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汲取着每一名专家教授的授课内容.认真讨论着每一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回味着每节课堂内容的精华。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安排紧凑.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家中存放着三张普通的合影照片,上面的记录时间分别是1994年5月、1996年8月、2006年8月,它记录了我曾经在工会岗位上那难忘的岁月.这三张照片,有两张是参加兵团四师工会干部培训班的情景,一张是参加四师工会举办的工会宣传、文体经验交流会的.也只有这照片,才让我想起自己曾是一名工会干部.  相似文献   

10.
不归我管     
大志是我们局长的秘书,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写东西善于吹捧应景,深得领导器重。 前些日子,我们局长亲自挂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搞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大志在第一时间写了一篇通讯稿,第二天就见报了。说来凑巧,那篇稿子被某位市领导看到了,这位市领导跟我们局长面和心不和。这次,他看到我们局植树1000多棵,就有些怀疑。  相似文献   

11.
报 载 ,江苏泰州市从去年至今已连续办了4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家属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家属达200余人。在培训班上 ,省社科院妇女研究中心金一虹教授为大家作了“妇女形象塑造”讲座 ,指出“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 ,“女人在干部家庭应该成为‘形象大使’”。此说令参加培训的干部家属们耳目一新 !同时 ,市纪委、监察局给她们述评本市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及典型案例剖析。培训班还安排大家参观了看守所。据悉该市仅去年一年就查处了24名县处级以上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 ,其中有10名受到法律的追究。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家属们看…  相似文献   

12.
早些年,报刊上发表领导干部个人谈学习体会收获、谈工作经验思路、谈做人做事做官感悟的文章,很让人钦羡的。现在,报刊上也常见一些领导干部的这种文章,有的却让人不以为然,何也?一曰,并非领导干部亲笔所写,而是“秀才捉刀”。眼下不少单位都有几个笔杆子,经常替领导干部代笔,不仅写讲话稿、工作报告、总结,也写这类文章供报刊发表。对此,一些领导干部或许对写些什么、怎么写还参与点意见,有的干脆什么也不说,任你写来,他只署个名。所以当这类文章发表出来时,其周围的人首先问:“这是谁帮着写的?”人们知道这类文章出笼的过程,自然也就不会…  相似文献   

13.
调离岗位     
正大志是我们局长的秘书,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写东西善于吹捧应景,深得领导器重。前些日子,我们局长亲自挂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搞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大志在第一时间写了一篇通讯稿,第二天就见报了。说来凑巧,那篇稿子被某位市领导看到了,这位市领导跟我们局长面和心不和。这次,他看到我们局植树1000多棵,就有些怀疑。于是,他叫上秘书来到我们  相似文献   

14.
书中笔迹     
<正>泡一杯香茶,翻开一本书,任由思绪飘飞在散发着浓郁墨香味的字里行间。我爱看书,也写些文字。也许是日常写惯了手,读书时总不忘拿着笔,每每看到好的文章,好的句子时,总舍不得放下,反复地看,默念,并随手工整地划下,仔细体味揣摩,领会其中的精髓。若是读到了感动之处,更是要在旁边的空白处乱涂些当时  相似文献   

15.
写春联     
<正>又到过春节了,又有很多人找到我,让我帮着写春联,我很乐意地书写着一幅幅。每当帮助别人写春联的时候,我便会想起了父亲母亲,我把帮助别人写春联,当作对父亲母亲的一种怀念,也是对那些过春节记忆的一种怀旧。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写得一手好字。因此,每逢过年,谁家孩子结婚,都会请他写对联。父亲也是乐此不疲,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6.
写文章、搞评论,观点有对错,水平有高低,历来如此。真理总是愈辩愈明。但是,文章中如果出现知识性乃至常识性错误,那就是一种"硬伤",为学人所诟病。当然,文章写多了,偶尔出一点硬伤也在所难免,知错能改就好。现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郑培民逝世一年多了,我一直还没有从悲痛中完全走出来,同时也一直未能动笔写一篇回忆文章。因为我想,写这样一位新时期领导干部优秀代表的回忆文章,一定要绝对真实,言之有据。我记得,培民书记生前曾给我写过两封回信,我在1989年从湖南省委调江西省委工作时,曾予以保存,但时过境迁,一直不记得存放在哪里。于是,从参加培民书记遗体告别仪式回来后的第二天起,只要时间允许,我就在家里翻箱倒柜到处找这两封信,真找得好苦。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终于在一本书的勒口里找到了这两封珍贵的信!这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把这两封信捧出来,反复读好几遍。…  相似文献   

18.
由毛泽东亲自主编、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名义出版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1956年初在全国正式发行。这部书共分上、中、下三册,收入文章176篇,共计94万多字。毛泽东不仅为该书写了“序言”,还为书中的部分重要文章亲笔写了“本书编者按”。河南省有6篇文章入选,其中2篇出自许昌地区,并且两篇文章都有毛泽东加的“编者按”语。许昌地区入选的两篇文章,有一篇被毛泽东在“按”语中称作是“好文章”。其题目是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毛泽东写的“按”语全文为:“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另一篇,题目别许昌地区的办社辅导团》。毛泽东写的“按”语原文为:“这个经验很好,各地可以仿行。”  相似文献   

19.
有本《务工手册》在手就好了盘县柏果镇农民向建军(现在温州市某建筑工地务工)我在上海务工时看见很多四川、安徽的工友都有一本由当地政府编纂的《打工守则》,上面写了很多务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遇到这些问题时的处理方法等等实用信息,让我好羡慕。要是我们有本自己省里编的《务工手册》就好了。有知识才有底气印江县杨柳乡崔山村半岩组村民张育林(现为深圳市某公司保安)我打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州一个皮鞋厂担任保安工作,由于缺乏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我被老板蒙骗了。返回家乡后我参加印江县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班。…  相似文献   

20.
李忠杰 《前线》2012,(9):11-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范畴,也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篇精彩美妙、深邃复杂、丰富多彩、宏伟壮阔的大文章。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我们应把它写成什么样的文章?特别是,怎样来写好这篇文章?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好文章、长文章、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