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张郃在《三国演义》的篇幅上,是个三流的小角色。但实际上这个人却是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比起三国任何一员排在前列的猛将,都不逊色。可是,《三国演义》奉行的是蜀汉正统,刻意突出诸葛亮。这样一来,三国舞台上的次要角色变成主角,曹魏阵营整体被矮化,张郃这样的,自然就数不上了。  相似文献   

2.
张鸣 《廉政瞭望》2014,(4):44-44
《三国演义》问世的时候,辽东的满人还是明朝旗下的百姓,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由于长期跟汉人杂居在一起.部落上层听得懂汉文,下层百姓也能听得懂汉话。从文学史上讲,《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宋元以来.三国故事是民间讲史说唱的重头、茶楼瓦舍,三国争霸的事儿,百说不厌。有了这样的基础,《三国演义》一出世就大卖。可惜当年没有版权制度,否则作者罗贯中肯定变成富翁,不至于到今天.人们也弄不清他的来历。  相似文献   

3.
姜家林 《学习月刊》2010,(2):127-128
襄樊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更是襄樊的一张闪亮名片。襄樊是三国文化的源头,《三国演义》中有32回故事(如: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刘备马跃檀溪、关羽水淹七军等)的史实源出于此,可以说襄樊文化旅游主线在三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可谓情有独钟。从13岁起始读《三国演义》,到逝世前还在谈论三国人物,他读三国持续时间之长、评价涉及范围之广,均为世所罕见。仅就三国人物而言,经毛泽东仔细评点的就多达30人,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一部蜚声海内外的古典名著,是反映三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人事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社会一个时期分合兴衰的历史缩影,它充分体现了国情与地方特色,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三国城”召开的《三国演义》暨同名电视连续剧国际研讨会上,笔者对多位学者进行访谈,代表们认为:只有把《三国演义》的应用研究搞好了,搞活了,才能进一步推动本体研究向更深的层次推进,而10月23日在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以善于用兵而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但影响最大的、被民间广泛誉为用兵如神者仅有两位。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三国演义》在民间影响非常之大,但它是演义,是小说,而非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真正史书是《三国志》。我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一生读书无数,其中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更是爱不释手。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到人生结束,至少读了70年《三国演义》。他熟读《三国演义》,经常运用并赋予《三国演义》以时代含义,传播他深刻的思想。从小就是"三国故事大王"少年时代,出生于韶山农村的毛泽东就爱看书。当时在他老家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三国演义》还不多见,毛泽东第一次读到这部书,就爱不释手。毛泽东不但爱看《三国  相似文献   

8.
宫维民同志: 我长期生活在农村,是党员,过去当过干部,现在年纪大了,在家。年轻时喜欢看“三国”,最近电视上连续播映《三国演义》,我集集不落地看下去。可是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我明知不对,却不知为何不对。请你回答这个问题,以解疑团。 通榆 亦农亦农同志; 您是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国农民,每天晚间在电视机前观赏《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真是二、三十年前的梦想,如今已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9.
鲁智深在渭州一见史进便认作兄弟;在大相国寺菜园见到林冲,林冲也马上要结义鲁智深为兄。《水浒》108好汉,都好结交异姓兄弟。这和《三国演义》相比,大相径庭大有趣。《三国》中的男人,哪怕原先是朋友、是兄弟,玩着玩着就成了敌人,  相似文献   

10.
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以来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它不仅在社会各层面获得为数众多的观众,而且成为社会文化生活领域里具有广泛性的热门话题。从这种意义上说,电视剧《三国演义》和由它所带来的“三国热”完全称得上是文坛的一件盛事。无论是从创作的角度看,还是从欣赏领域看,长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都堪称一项宏伟的艺术工程,而如此规模和气魄的艺术工程是不可能经常出现的,因此对它所取得的成就和深远影响加以理论的总结就显得更加必要。  相似文献   

11.
赵大年 《前线》2010,(8):61-62
<正>近期文化生活中又掀起"三国热",直接原因是新版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在几家电视台热播,而且公开叫板同时重播、已经相当成功的《三国演义》,不怕观众心存"先入为主"的认同感,不忌重复,不信观众会厌烦,硬是要比上一比,而且比得众说纷纭,热火朝天。  相似文献   

12.
<正>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三国的江湖世界中,关羽、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而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关、张哥仨置江湖公平道义于不顾,一拥而上,才堪堪与吕布打个平手。这虽说是《三国演义》的桥段,与历史真实应该也相去不远,比如,吕布“辕门射戟”《三国志》有载,这等箭术堪比百步穿杨,当真是技惊四座,再加上胯下赤兔宝马,号称“飞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时无两。可惜,与一身高超武艺相匹配的,是一个简单的大脑和没有定力的心性。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从1906年13岁起始读《三国演义》,到1976年9月逝世前还以赞赏的口吻谈论曹操自学成才,评读三国历史整整70年。他读三国历史持续的时间之长、评三国历史涉及的范围之广,均为世所罕见。仅就三国人物而言,经毛泽东仔细评点的就多达30人。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阅读过的大量历史典籍中,《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他情有独钟、最喜爱读的史书之一.毛泽东谈论三国故事纵横捭阖,如数家珍;他谈及三国人物也是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虽然他所说的、写的多是片言断语,但反映了毛泽东敢于反传统而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读者对公元二三世纪之间三国时期这段历史最为熟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此书虽系小说,但“三分为虚七分为实”,大致脉络和主要人物还是基本上有依据的。在中国版图上,三国故事的发生地最多的应是今之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当然,也涉及到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山东、甘肃等省的一些地方,但最有声有色、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发生地,我觉得应首推今之湖北,而湖北又多集中在荆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丁毅 《党的文献》2011,(6):114-115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  相似文献   

17.
蔡伟 《学习导报》2011,(22):35-36
诸葛亮为何多用赵云一直到《三国演义》发展到将近三分之一,诸葛亮才在铺垫中登上舞台。如果说此前的三国中充满了战、诈、计、策,到了诸葛亮出场,才开始进入到谋和算的新高度。《三国演义》开始时,对于刘备来说,已经建立了以关羽、张飞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将在赵云迅速加入后已经得其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说过,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能使人聪明,能“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本书三位作者从有关文字资料中筛选出大量的史料,梳理了毛泽东活学活用三国智慧的小故事,兼具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哲理性、资料性等众多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5):70-72
广告创意 山西一经贸团在和某市市长洽谈时,抱怨汾酒销售不畅。.市长说:“关键是广告没做好。《三国演义》上有句名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们不妨借后面这8个字……”于是,就有了“喝酒必汾,汾酒必喝”这句广告词。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13,(12):46-46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