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全球性生态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产生的,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异化学说去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实质、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其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在思想观念上,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经济发展方面,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国际交往中,反对生态殖民主义,实现生产正义。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资本逻辑占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之下,生态问题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根本性的理论挑战: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是生态资本主义还是生态社会主义,如何看待资本逻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应当到资本主义内部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阐述、对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异化关系的分析,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学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以绿色发展和社会公正为最终价值指向,旨在消解和超越资本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人、自然、社会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关系的复归,从而真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危机的根源。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强音。我省以贫穷落后为主要矛盾和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省情,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根据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实地考察时提出"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紧贴社会现实,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中期主要代表,威廉·莱斯以剖析人与自然之间控制与服从的辩证关系为逻辑起点,以批判虚假需求理论和异化消费现象为逻辑中介,以变革现存社会框架、创设多元满足方式的社会替代环境为逻辑归宿,揭示生态危机的意识形态根源和人性根源,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别概括了马克思的生态观和中国传统生态观,指出马克思生态观最大的贡献是对生态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指明解决的方向;中国传统生态观则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方面有系统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接着提出建议:以马克思的生态观为方向指导,通过制度的改革逐步铲除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以中国传统生态观为方法指导,将中国"天人合一"观指导下的系统理论与现代科技、现代治理结合起来,创造出有前瞻性和全球意义的生态文明范式。  相似文献   

6.
《探索》2017,(1)
有机马克思主义自称吸收了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虽然两者在理论生成的时代背景、强调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为生态危机寻找出路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等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但是,两者在理论建构的资源借鉴、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分析、解决生态危机的道路选择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比较分析有机马克思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两种理论的异同,既可以看出前者在本质上并没有超越后者,又可以更加坚定对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21,(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全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造成的影响,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着力解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快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6)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论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生态问题。究其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由此,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工业化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制度根源角度探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为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资源、环境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他们从物质变换的视域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从制度批判的维度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而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恩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邵鹏  安启念 《求实》2012,(8):4-7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阐明了人和自然之间是通过实践的中介实现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异化"劳动导致"自然的异化"等观点。其理论特质在于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来剖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理论根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诉求。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潮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兴起的。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并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它不仅致力于世界性生态危机的根源之反思、出路之谋略,而且致力于人类文明形态转型之探索。它不仅切合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而且切合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它不仅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提供理论支撑,而且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GDP、文明消费等概念和社会实践提供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2.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只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才能解决生态危机,达到真正的生态文明,创造真正美好的幸福生活。生态文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新形态。本文通过阐述生态文明的属性及特点,分析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析生态危机向生态文明转向的问题,以期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态马克思主义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主题,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目标,构建了一套有别于其他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形态.在学理谱系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的批判和生态危机根源的分析,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危机理论,以及生态学、系统论等学术成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点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4.
张军  曹毅 《世纪桥》2013,(13):13-14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价值认同的危机,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常州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必须以打造生态文化为基础,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生态知识和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树立生态消费观和生活方式以及优秀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才能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特色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5.
"环境正义"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环境运动,其核心是指如何处理生态资源分配的正义问题。"环境民生论"则是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西方"深绿"和"浅绿"的生态文明理论由于撇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其理论缺乏环境正义的维度,其价值归宿或者是为了维护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或者是为了维护资本的利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制度建设看成是协调人们之间生态利益矛盾的关键,包含了环境正义的价值追求,并强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把环境看作是最大的民生,秉承一种"环境民生论"的价值立场。"环境正义论"和"环境民生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是手段和目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与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一致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6.
以主客体二元论为哲学基础的人类中心主义高扬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但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进而导致了工业文明时代深重的生态危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生态文明是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物质形态的支撑,也需要精神形态的推动。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学习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充满关爱之情的"仁者爱物"思想、尊道贵德的"道法自然"思想和崇尚简朴的"取物有节"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即: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观、关爱自然的生态观、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罪恶之源”。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源是主客二分的机械主义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影响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两大转变:“自然之子”走上“自然主人”;和谐转向冲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创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和自然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4,(5)
生态意识形态的形成既是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回应,又是对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升华。它是一种基于自觉的生态意识,以一定社会群体或利益集团的要求为出发点,旨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观点和价值体系,既包含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维度,也包含着表达政治理念、改造社会生产关系的社会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探析生态意识形态的功能及其价值取向,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叶,由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日渐增大表现出的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标志着传统工业文明落下了历史的帷幕,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诞生。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也对当代中国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是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跨越,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批判、继承前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和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洞察生态问题的制度根源,指明消解生态危机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基因、西方文化难以解决生态问题以及当代中国面临的生态困境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内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产生的理论成果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