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不会变,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曹蓉 《唯实》2004,(11):54-56
一、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法律体系的必要性(一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具有法治、自由、竞争、平等、开放等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多种调节手段中 ,财政是重要手段之一 ,对经济总量平衡、熨平经济周期、优化经济结构、公平收入分配、引导多元投资、稳定市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 ,其运作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车义 《奋斗》2007,(3):11-12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共产党崇高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不开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逐步实现、共产党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改革完善,离不开对社会内部的管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探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规律、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和谐的规律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规律。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5.
张立昌 《求贤》2006,(11):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把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共产主义的原则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谁与谁共享,共享什么,怎样实现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健全了社会主义的要素,从而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子夫 《理论学刊》2004,23(9):37-39
近代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争取经济竞争自由和民主政治权利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自由主义,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分化和不平等。马克思主义基于资本主义自由造成的不平等现象,提出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既需要以发展自由为必要条件,又要以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尤春媛 《探索》2013,(1):130-134
市场经济客观的经济运行规律,需要有一个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交往规则体系,而这种交往规则体系是靠契约来维系的.契约原则与规则保证了市场主体交易的规范化、市场管理的法制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经济、法治经济,主要靠主体平等、意思自治的法律规范调整,亦即靠“契约”来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体现主体独立、意思自由和理性平等的契约精神,呼唤着保障自由与公平的市场秩序的契约制度,同时也对政府干预市场的公权力的行使提出了合法性要求,那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契约精神与契约制度相适应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动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范畴,因为发展动力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它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三大规律",是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时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呼唤责任企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尚道德品格的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峰峰集团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既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规律,又尊重企业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指引着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终于找到了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体现了《资本论》所阐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原则、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同时它又把这些基本规律具体化了,从而也就进一步丰富了这些方面的内容。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15.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新阐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对于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使命、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忘了送礼人     
小艳 《党建文汇》2005,(7):24-24
《人民日报》近日刊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志民的文章说,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多样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我国社会生活所发生的这种变化,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就出现了社会意识多样化的趋势。由此,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立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宽广眼光观察世界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科学反映,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迟晏宇 《党史博采》2008,(2):21-21,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需要着力探索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 市场经济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市场化,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卷入竞争的旋涡。任何企业都涌入这个旋涡之中,经受着市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念大体经历了三个特征鲜明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平等的创立与探索(1949—197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确立与进展(1978—2012年)、平等张力的呈现与新时代平等图景的生成(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是启程与探索并行、进展与反思并立、张力与图景共推的渐深发展进路。新时代,依据全体人民美好生活和美好世界的新平等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指导下,审思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持续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项重大的实践议题,还关涉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