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俊峰 《党课》2006,(8):81-81
20年前,我以全县尖子生的成绩考入了市里一所重点高中。也许是母校成绩相对较差的原因,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我在班里排倒数第15名。我心里非常焦急,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班级前三名。  相似文献   

2.
“班级的光荣来自于我们”——用文化引领你的班级 “班级的光荣来自于我们”,这是某班教室后墙上的一句标语。这句话是同学们自己提出的,由全班同学公认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无时不用这句话激励学生、鞭策学生。在这种班级文化的引领下,师生都能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形成一种共识:“集体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集体的事。”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淄博市一中任大中:黑板报是无声的宣传工具,对于促进良好班风和正确舆论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加强班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校园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班级黑板报宣传功能渐渐被人忽视。有些班级的黑板报,是单纯为应付活动的检查而临时组织部分学生东拼西凑而成的,内容单调乏味,缺乏新意,同时总是一个模式,如三月“学雷锋”,五月“青年节”,九月“教师节”,且更换周期长,从而使黑板报这一宣传工具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我注意打破办黑板报的传统模式和组织形式,积极探索适合班级学生特点的办报方式,促进了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接一个班,为了了解班级学生的书写情况,我准备进行一次写字测试。测试前我非常随和地与学生聊了起来。“你们能不能告诉陈老师,你们班谁的字写得最好?”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推荐张三,有的推荐李四……在热情的同学中,我发现了一位低头不语的男孩,“哎,你说说呢?”我微笑地注视着他。“我……”还没等他说话,一些同学已经叫起来:“他?张诚!他是我们班写字最差劲的!”随即一阵哄笑声响起。在笑声中,名叫张诚的男孩白了那些取笑他的同学们一眼,涨红了脸反驳道:“谁说的?”只是因为底气不足,这声音显得很无力。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沿用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由于班级人数的庞大和在升学率制约下精英教育的影响,“中等生”逐渐成为容易被教育忽视的群体。因为老师对这一批学生缺少关注,他们渐渐丧失了对自己较高的要求,形成了看似平和却甘于平庸的心态。这些学生客观上难以获得发展的机遇,主观上也慢慢变得难以产生发展的欲求。这种发展欲求和机遇的缺失又导致了他们在染有功利色彩的人际交往中的“失败”,形成了“中游生”心理上极强的挫败感。“我的成绩并不算好,所  相似文献   

6.
妙语得升迁     
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相似文献   

7.
“老师,张元不值日,躲在走廊里玩陀螺!”“老师,张元上课又迟到!”……自从我接手这个班级后,学生们对张元的“投诉”几乎每天都有: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在一段时间的学生全员管理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班级管理更需要把学生从教师“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充分相信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只有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中,才能真正体味到做人的真知。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师的话就是“圣旨”,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有时利用这种“优势”去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可一次因随口所说的一句话导致一次突发事件,让我受到教育.使我去正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曾峻 《理论文萃》2006,(1):56-62,34
西面(Simeon)这个名字,从“我”出生以来,就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不去。“我”第一次接触到西面这个名字是在婴儿接受洗礼时,牧师讲道的章节,刚好是《圣经》第二章,其中有个人就叫西面。他是个“敬畏上帝的义人,圣灵与他同在”;他得到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在离世之前会见到神所应许的弥赛亚即耶稣。八年级时“我”接受路德教的坚信礼,牧师又为他读的是有关西面的章节。而此后25年间,“我”一直做着一个可怕的梦: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党史纵横》,当时很随便地翻了几下,就搁下了。有一次,闲来无事,又拿起了它认真看了起来,一下子,我就被它吸引住了。它的内容正如其办刊宗旨:“生动可读,真实可信,考究可用,珍贵可存”。在班级  相似文献   

12.
刘伯承元帅是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家,有“当代孙武”之美誉。刘帅的军事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三次军校求学经历所打下的坚实的军事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伍安佑 《当代党员》2022,(13):64-64
人生就像一艘航船,在通向幸福彼岸的航道上,需要不断“加油”。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每一个阶段的新学校、新班级都是我们积蓄知识能量,开启社会之门的“加油站”。走上工作岗位.追求美好人生,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我们还需要许多个“加油站”,继续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让我又一次找到全新的“加油入口”。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8):84-85
一位英国教师退休了,整理办公室文件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所带过的一个班级51位同学的作文本。翻开来看,题目叫《未来我是——》。老师随便翻看着,回想着过去的教学生活。 “25年前的作文本了。”老师感慨道,临退休的怅然开始弥漫。但很快,老师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他被这些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它包括班级管理文化、环境设计文化和班级活动文化。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和具体实施了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刘庆 《世纪桥》2011,(1):78-79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期间人格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平台;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教育、制约、激励、凝聚的作用。本文首先对“班级文化”进行概念澄清,阐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紧迫性,最后从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心理环境三方面阐述了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0月,历经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刚刚到达陕北的毛泽东,在保安的窑洞里第一次对外国记者斯诺谈起了自己的身世,并特别介绍了他进的第一所新式学校——东山高等小学堂:“那里不那么注重经书,西方的‘新学’却教得比较多。教学方法也是相当‘激进’的。”“在这所新式学校里我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新的西方学科。”“我在这个学校很有进步。”1955年,毛泽东在与东山学校同学谭世瑛的谈话中,再次说起了东山学校在他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我进不了东山学校,  相似文献   

18.
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主动、健康、和谐的班级环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家校共创的教育合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如何开好家长会呢?笔者认为,一次成功的、充满魅力的家长会,应该开成“四会”。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从学生需要出发,以班级辅导为本”理念下,逐步形成了“全人发展&;#183;学生需要&;#183;班级为本”特色。即着眼于关注“人”的发展,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人发展,强调发展性、预防性的取向。  相似文献   

20.
叶永烈 《新湘评论》2012,(24):35-36
北京是我去得最多的城市,起码上百次了吧。虽然我是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可是,我的创作“根据地”却仿佛在北京。美国纽约有条著名的“百老汇大街”,而北京的“百老汇”才是名副其实的。我奔走于北京的“百老汇”,奔走于白发世界,请历史老人们面对我的录音机,细细回叙那铁马金戈、风云突变的往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