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忠 《唯实》2010,(5):17-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历史时期。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价值与共产主义核心价值在最终目标向度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符合阶段发展实际的核心价值,它以共产主义核心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最终必将过渡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的尊严理论有三个向度:历史向度、阶级向度和个体向度。从历史向度看,人的尊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尊严;从阶级向度看,阶级社会里人的尊严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只有唤醒阶级意识和实现解放,才能获得尊严;从个体向度看,群体意识的觉醒依赖于个体意识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是实现人的尊严的基本条件,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的尊严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文明视野探求人的生存本质,必然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关注对象,这种关系性视野的终极视点并不是停留在人对自然状貌的解析与体验上,而是需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反思人的存在,科学把握人的生态化生存的伦理向度,进而展示人的生态化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一书,揭示了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兴的集权主义社会,批判了这一社会压制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并反映出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向往。但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理论自身的缺点,他的理论并没变为现实。而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以其强大的现实理论意义必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一书,揭示了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兴的集权主义社会,批判了这一社会压制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并反映出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向往。但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理论自身的缺点,他的理论并没变为现实。而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以其强大的现实理论意义必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实的人以自然存在物为其存在和活动的媒介,也以社会存在物为其存在媒介。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产物”、“时代的产物”和“历史的产物”相统一的媒介存在。作为媒介存在的现实的人,应当消除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现实的人具有无限多种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李颖 《求实》2008,(12)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正是把人的需要理论作为了自己哲学的"世俗基础"和"存在基础",阐明了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方式的特殊性,认为人的解放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从自然、他人或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主地掌握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使外界成为"为我的存在",不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且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活动的本质需要,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是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 ,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 ,主体是人 ,客体是人 ,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人的发展上面来 ,从人出发 ,以人为本 ,才能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 ,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人的发展 ,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 ,关注人的需要 ,体现对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尚东涛  宋东亮 《探索》2000,1(1):67-70
以“改变世界”为最终指向的实事求是的“实事”,内在地具有实践的本质。作为对象的“世界的改变”即历史的和现实的实践之“求是”,是以未来实践为对象的“求是”活动的基本规定;未来实践是“求是”的基本向度。未来实践向度的实事求是的中介的生成,规定于主体对未来实践之“是”之“求”的不竭的无动力和有效的理性能力、未来实践的部分信息的先在性与可预拟性的整合。表达为预见的未来向度的实事求是中介,以实践性为基础、创造性为核心、不确定性为特征。因此,未来向度的实事求是中介即创造性预见。  相似文献   

10.
“现实的人”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历史观赖以成立的真正历史基石,即为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从而确立了人的真实存在。“现实的人”的理论同时又体现了人在一定历史现实中的制约性,人既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又要面对其所处的时代的历史遗产和历史起点。唯有此,才是“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从各自的角度审视和诠注着社会的和谐。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入手,分析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从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看,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充满活力,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进。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人类生存的二重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伟希  田薇 《新视野》2001,(4):52-54
人类的生存总是处于某种二重性,如手段与目的、理想与现实、真实与虚拟、知识与智慧等种种同一又冲突的矛盾状态里。伴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生存状态的新世界。这一变革使得人类生存状态本身的二重性更加凸现出来,从而既为人类开辟了一个空前的天地,又将人类置于一种空前的生存悖论之中。一人类的生存是一种广义的交往实践活动,而交往必然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满足一定的目的。因此,人类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目的需要,便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一系列越…  相似文献   

13.
道德的起源与人的需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振吉 《理论学刊》2003,3(5):25-29
在伦理思想史上 ,许多思想家都曾对道德的起源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探讨 ,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成果 ,但从总体上看 ,都未能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 ,实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调节机制和协调方式 ,也是一种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方式。它是人类为了满足个体与群体生存与繁衍的需要 ,协调相互关系、求得共同发展的需要 ,以及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而确定的一种平衡机制和实现方式。不论从道德的本质来看 ,还是从其功能与作用来看 ,道德都是人的需要的产物 ,人作为主体的需要是道德得以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力资源往往扮演被动的人事行政角色,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以策略、文化为根基,这就带来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全新变革。  相似文献   

15.
论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经历了神治、人治和法治三种治理模式.在共产主义社会,德治将成为社会的主要治理模式.在这四种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过程中,人类逐步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奴役走向解放.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日益得到彰显,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尊严和人格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需要重新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我国社会在人口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人为本的要求,高度重视新人口问题的解决,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促进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传统范式虽然具体表现形式各异、内容多样,但总体上都呈现为一种知识论立场的意识哲学范式。由于其存在的思维局限和不合理,通过这种范式既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更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地位。实践哲学范式才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合理研究范式。只有达到从哲学范式转换维度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理论自觉,变革传统研究范式,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从意识哲学范式到实践哲学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才能使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18.
庞元正 《新视野》2007,(1):23-25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一项伟大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推进科技创新、运用市场调节、实行政府干预、建立道德规范、强化法律约束、公众广泛参与、开展国际合作等十大要素,各种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全人类有着其同的利益,全球可持续发展只靠少数国家的参与不能取得成功,只有各种行为主体协同合作方能奏效。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员工个人和员工整体--团队两方面探讨性地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