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武宏文 《先锋队》2013,(9):12-15
6月26日,晋城市召开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动员大会,向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发出了“培树十型干部、打造反腐铁军”的动员令,7月5日又召开纪委常委会制定出台了《考评细则》,将培树十型干部的标准分解为35项行为规范、100个考评指标和246个分值,并在太行日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他们的承诺是:忠诚可靠是我们的灵魂,公道正派是我们的品质,严格执纪是我们的天职,无私保密是我们的铁律,从严监督是我们的责任,贴心为民是我们的追求,立说立干是我们的能力,勤恳耐劳是我们的境界,细微周密是我们的关键,知识渊博是我们的基石。他们的行动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田艺欣 《先锋队》2012,(33):28-31,1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群众监督的一种新形式。近几年来,通过互联网发现线索、查处腐败案件,已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诚然,网络反腐从虚拟空间落脚到现实社会,有其天然的缺陷,是一柄杀伤力极强的"双刃剑",必须正面地去引导,但只要我们适时完善规范、正确引导,网络反腐就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别是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要求的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在坚持法治反腐的过程中有可能陷入困境。因此,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反腐的法制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与监督,提高法治反腐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4.
于晋芳 《先锋队》2014,(2):10-12
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坚定信念,紧紧怀抱责任,敬畏权力和纪律,自觉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忠诚可靠、公道正派、严格执纪、无私保密、从严监督、贴心为民、立说立干、勤恳耐劳、细微周密、知识博览"——2013年以来,晋城市纪委、监察局把培树纪检监察干部上述"十型"品格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标准和目标,下工夫打造反腐"铁军"。  相似文献   

5.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23,(24):13-13
2023年最后一周,新华社发布《2023年中国正风反腐“成绩单”》,文章报道,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128.3万件,立案47万件;和2022年同期相比,两项数据都有所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中管干部54人、厅局级干部2480人、县处级干部2万人,共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4.6万人。其中前三季度立案中管干部54人,这一数字远高于去年。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中管干部32人。  相似文献   

6.
许然 《廉政瞭望》2023,(24):22-25
<正>2023年以来,多个领域反腐不间断,并呈现出密集推进态势。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通过收集梳理各级纪检监察网站所通报的落马官员名单发现,今年较为突出的反腐重灾区,相对集中在金融、能源、医药、烟草、体育等五大领域,其中涉案人员有不少是中管干部、省管干部等。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一些较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问题正逐步进入深度治理阶段。  相似文献   

7.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锻造发展新型纪检监察干部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是加强新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严要求的现实内在需要,是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高标准所决定的。那么,纪检监察干部如何锻造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真正成为新型的纪检监察干部呢。  相似文献   

8.
金垚  乔靖鸿 《先锋队》2014,(8):32-34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坚决杜绝“灯下黑”,打造反腐“铁军”,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应有之义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组工天地     
《云岭先锋》2015,(7):29-30
蒙自:"三转"强化反腐工作蒙自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转职能强阵地、转方式强监督、转作风强素质"作为当前和今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聚焦反腐中心。图为市纪检监察干部对全市作风建设开展明察暗访和对各种惠民资金进行跟踪监管。蒙自市纪委赵昆京卢文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分析网络反腐的由来、现状及网络反腐的利弊得失,认为要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需要提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网络反腐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健全网络反腐工作制度、完善网络反腐工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反腐工作的指导,做好资源与人员的整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大防腐反腐工作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叶茂 《廉政瞭望》2011,(23):18-21
在外界看来,纪检监察机关最让人关注的似乎就是查案——一个案件的水落石出、某个腐败官员的落马等等,都是引起社会神经跳动的重大事件,但实际上,反腐工作的招式远不止如此。  相似文献   

12.
武宏文 《先锋队》2013,(27):12-15
6月26日,晋城市召开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动员大会,向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发出了"培树十型干部、打造反腐铁军"的动员令,7月5日又召开纪委常委会制定出台了《考评细则》,将培树十型干部的标准分解为35项行为规范、100个考评指标和246个分值,并在太行日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他们的承诺是:忠诚可靠是我们的灵魂,公道正派是我们的品质,严格执纪是我们的天职,无私保密是我们的铁律,从严监督是我们的责任,贴心为民是我们的追求,立说立干是我们的能力,勤恳耐劳是我们的境界,细微周密是我们的关键,知识渊博是我们的基石。他们的行动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走进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南江县,触动心弦的是一派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南江县纪检监察机关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健全纪检监察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纪检监察干部交流步伐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肖华 《党建文汇》2014,(4):25-25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的网络访谈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院长罗殿龙代表表示,去年以来,“网络反腐”迅速升温。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万件,其中网络举报38.69万件,占总数的19.8%。  相似文献   

15.
缪建 《世纪桥》2009,(17):12-14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民反腐是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如今已经成为体制内反腐的有益补充。网民反腐具有主体强大、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具有自制力不够、公信力不足、执行力缺失等先天不足。这一特性决定了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回应网民的反腐热情,主动介入,及早立案,迅速查清并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对网民反腐加以引导和规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将网民反腐纳入反腐的大框架,构建立体化的反腐倡廉大格局。  相似文献   

16.
缪建 《世纪桥》2009,(18):12-14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民反腐是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如今已经成为体制内反腐的有益补充。网民反腐具有主体强大、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具有自制力不够、公信力不足、执行力缺失等先天不足。这一特性决定了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回应网民的反腐热情,主动介入,及早立案,迅速查清并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对网民反腐加以引导和规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将网民反腐纳入反腐的大框架,构建立体化的反腐倡廉大格局。  相似文献   

17.
关于网络反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反腐斗争的新形势和新战场。网络反腐可以骤聚起一股势不可当的社会反腐气势,促动了政府反腐力度的增强,具有满足时代反腐需求的强大优势。网络反腐已日益成为世界潮流。网络反腐的健康发展亟待制度的规范与保障。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1,(16)
大同市纪委: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大同市纪委前不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和网络评论工作的通知》,并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收集网民对反腐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3,(10)
网络反腐是指公民通过网络渠道对政府执政行为表达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涉及的公职人员及其手中的公共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行为。民间网络反腐在反腐中具有积极作用,但民间网络反腐也随之出现了娱乐化、非法制化、虚假举报、敲诈勒索等问题,必须要加快推进民间网络反腐的立法与制度建设,把民间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民间网络反腐有法可依,让民间网络反腐成为制度反腐有益、有效的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民间网络反腐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3,(8):57-58
据第19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履新后的反腐战略日渐明确,其反腐决心可窥一斑。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对此进行了解读。李永忠指出,据我的观察和了解,王岐山在反腐方面的战略构想可以从他自己的两个重要观点来概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打铁需要自身硬,正人者先正己。从这两句话能看出来,他的战略主张有两个方面:其一,纪检监察力量必须加强,首先要加强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