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炳炎 《理论文萃》2002,(2):39-47,32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传统的经济思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被日益废弃。一种新的经济观正在成为改革的新思维,被人们日益接受,成为指导改革和经济生活的主导性经济观念。这就是公有制分享经济观。分享,是对生产成果和产权的分享;  相似文献   

2.
罗贵权在1999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信息经济学在国外产生于50年代末,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它于80年代中后期兴起,至今才有10多年的历史。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和广大经济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3.
论信息经济的实质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些年的经济学文献中,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成为使用频次颇高的术语。然而它们三者的范畴怎么界定,如何明确它们的内涵与外延,至今尚无公认的定论。从信息经济概念的提出、信息经济的实质、信息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等方面加以探讨,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的范畴界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化经济观揭示了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指明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战略举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和运用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大力推进文化经济,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李炳炎 《学习论坛》2008,(12):35-40
分享,是对生产成果和产权的分享;分享,既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享,又是劳动者个人相互间的分享。这种分享经济观来源于我国始自1979年的农村改革和1980年开始的城市集体企业改革实践。这种分享经济观是一种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集中反映。这是一种创新的经济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又是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由思想解放,到生产力的解放,到利益分享,到共同富裕,再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观形成、发展的轨迹,也必然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实现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林黎 《探索》2005,(4):107-108
信息社会经济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物质社会和信息社会两个阶段。在物质社会,经济活动遵循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在信息社会,经济活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目前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属于物质社会经济学的范畴。本文旨在说明继李嘉图和萨伊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是如何强化西方经济学的物质社会属性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从工业经济逐步走向信息经济,发展信息经济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理论导报》2000,(9):44-44
趋势之一:主流经济学仍然在自我逻辑的基础上深化,或说仍然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比如,期权理论和货币区域理论先后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运用主流经济学基本理念,解释新的经济现象,仍然会推动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之二:各分支经济学如转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将得到较快发展,并推动基础经济理论的深化。转轨经济学反映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众多国家的实践,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转轨经济学既表现出与现代经济学共同的一面,也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经验和理论。而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包括中国加入WTO,  相似文献   

9.
张雄 《理论文萃》2000,(6):36-39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亚当·斯密以来的整个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史,都可以被看作是经济个人主义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在今天,谁都不会怀疑这一事实:经济个人主义是解析古典经济学传统乃至新古典经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轴心。随着20世纪市场层面的非均衡、信息非对称、非理性现象的出现,经济个人主义的信仰和方法受到了怀疑和查审。人们不断追问:每个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陈述能否都可以直接还原为关于个人经济行为的陈述;经济行为本质上能否归属于单纯的个人理性的计算;在信息非对称的经济世界里。个人最大化目标能否完整的实现;个人的经济自由度的空间究竟有多大;经济决定论的因素中有无非经济因素的存在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经济学本身是无法达到的,许多问题的性质都涉及到哲学问题,这里仅就经济个人主义的语义范围、哲学渊源和现代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作些粗浅的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有两种经济观和两种经济方略:一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是为国家主义;二是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是为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方略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条件。千百年来一直存在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18至19世纪的200年间,自由主义占上风。19世纪末,德国开国家主义之先河。20世纪20至60年代,国家主义盛行了50年;从70年代开始,自由主义东山再起,号称新自由主义。进入21世纪,新自由主义连遭挫折,国家主义有所抬头。两种经济观趋同,百年争论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及经济利益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利益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更为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利益的追求方式也正在改变。在经济全球化面前,我们应认真研究它的发展规律,利用它来为自己的国家和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活动、贸易活动、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主权、产业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开放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协调国际关系上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规律实际上包括客观规律与行动规律。客观规律揭示自然与社会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不考虑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行动规律则不能不包含主体需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劳动者群众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是执政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在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约束下如何实现合规律与合目的之统一,因此,它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行动规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长乐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接着分析其发展的主要特点,而后阐述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构建21世纪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机制,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立群 《新视野》2006,(1):14-15
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物价涨幅明显降低,消费需求继续保持比较旺盛的势头,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增幅趋稳,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长己进入稳定期。高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增长稳定期的基本特征。努力扩大消费,持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键因素。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绝好时机。政策的重点不是调控增长速度,而是完善经济增长的体制和机制,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宏观调控方式。要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中长期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临桂县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经济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经济统战工作,在拓宽工业强县道路,营造科学发展环境,编织招商引资网链,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上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使县域经济发展迈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评“经济人”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5,21(1):42-46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前提。这一假设从哲学上讲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反科学的 ,在实践上是反社会主义的工具 ,它为推行私有化、散布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提供理论依据。必须警惕洋迷信的泛滥。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理论比较: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经济转型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转型理论作出比较,既研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问题,又研究原始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型问题,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问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转型战略的合理性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突出矛盾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是增长速度活跃、结构转变迅速、矛盾尖锐、困难突出。从短期看,经济增长面临总量失衡的矛盾,这种矛盾可能会表现为滞胀;从中长期看,经济增长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内需和外需的失衡、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失衡、国民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失衡、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制造业发展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客观审视已有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对未来政策的走向进行调整,这些政策包括总量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