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庆斌  唐任伍 《新视野》2012,(3):121-124
从"西雅图风暴"开始的街头抗议,到世界社会论坛、穷国峰会、网上"反全球化"等风起云涌。"反全球化"运动成为"全球治理"的一种新的常态方式,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全球化"规则失衡,贫富分化加剧,非经济的人类发展指数差距扩大,跨国公司权欲膨胀,工人失业加剧,单边主义盛行,发展中国家民族主权地位被削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劳动者被日益边缘化等。因此,"反全球化"运动实际上是对"扶强抑弱"的"丛林法则"的抗拒。但是,"反全球化"运动不但不会阻挡全球化的发展,而且成为"全球化"的一种新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遏制了单边主义的盛行,作为压力机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自我修正,作为纠错机制催生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全球化"研究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往往着眼于"全球化"一词的出现乃至"全球化"概念形成以后的现实.(1)而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思想,并且明确指出全球化既涵盖物质生产的层面,也涵盖精神生产的层面,而不像当下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全球化仅仅是"经济全球化".(2)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始终坚持全球化的理念。当前全球化发展进程受阻,"逆全球化"现象抬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重塑国际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优化全球治理、引领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方案。该倡议将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发扬并升华为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情怀。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的新型全球化也是对传统全球化的超越。"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帮助沿线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打造互信、包容、共赢的全球化,这与传统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化遵循不同的性质和目标、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4.
黎滢 《理论导报》2010,(3):28-30
邓小平理论在继承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基础上,又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了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确实体现了"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宏大全球化视野。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公共行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概念, 80年代在西方媒体出现以后,迅速风靡全球。 90年代,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号召:"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公共行政如何进行改革,是摆在各国政府和行政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全球化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全球化,核心是经济全球化,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际经济分工发展的新阶段,指的是经济资源 (资本、技术、商品、劳务等 )日…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贸易全球化中放弃已被实践证明错误了的"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从而选择一种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如何在生产全球化过程中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如何在金融全球化时代,面对强大的金融风险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这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政策抉择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7,(4)
"人本全球化"即以人为本的全球化,它是对全球化现象中人们的跨国界、跨文化、跨时空的社会联系与交往现象的概括。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于认识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全球互动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人本全球化"旨在从微观层面探讨人的全球连接及其跨国社会关系对其所处的本地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于人本身发展的意义,从而使全球化的研究回归到社会学范畴,并纠正全球化研究中太过宏观的偏向以及"目中无人"的盲点,以填补全球化研究文献中这一领域的空白。从研究层面而言,"人本全球化"是一种把视角放在个人层面上的涉及跨国界的行为、交往、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其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进而归纳出某种跨国界行为、交往、关系的一般模式和共同特征的全球化研究。从方法论角度而言,"人本全球化"是把个人放在全球系统中加以研究,强调和突出全球范围内人的活动以及人们的多层面、多样性的社会互动关系,这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正是社会学家在全球化研究中可能采用的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全球化"已成为一个热门的时代话语.1985年,提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中首次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从这一概念来看,"全球化"的最初涵义是指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浪潮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其中全球化与"全球问题"、全球化与民族和国家、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全球化与我们认识全球化的方法这四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挑战"的部分核心内容.本文的主旨不在于为这些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而在于力图在理论思维中正确地再现这些问题."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0.
从全球化视野看,晚清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球化战略经历了从1949-1979年的"独立自主与避免全球化陷阱时期",1980年-2001年的"主动参与的全球化时期",2002年之后尤其是十八大之后"积极引领的全球化战略时期"。新中国的70年实际上是全球化战略与思想不断深化的70年,中国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推动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遵循公平正义原则、天下主义与社会主义原则、社会责任与利益共同体原则,树立新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理念,从而构建一种崭新的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秩序和全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的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和2017年法国大选,背后折射出西方"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似乎短短一年时间,西方国家就从曾经的全球化推手变成了反对者。人们不禁要问,"逆全球化"思潮从何而来?欧美国家曾经不遗余力推动全球化,今天为何会调转枪口反对全球化?欧美国家曾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奉为圭臬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经济全球化的指导思想。经济全球化从此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话语的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思想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重返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话语体系可以发现,他们对"世界历史"理论的论述是以唯物史观为独特视角、从历史发展规律高度展开的,主要包括世界历史的概念、形成前提、行进动力、产生机理、演进特征、发展道路、最终归趋等内容。"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领域的认识提升和拓展,必然会为中国在应对全球化进程上提供独树一帜的理论指导和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认为,列宁虽然也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没有明确地提出和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却不仅有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全球化思想,而且还极其丰富.要准确理解列宁人类社会发展世界联系的思想即全球化思想,就要首先分析列宁提出这些思想主张的背景和条件.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离不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时代第二轮全球化发展的总体世界经济政治格局.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浪潮到20世纪初达到高潮促使列宁主义及其全球化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而20世纪20年代初"两制并存"的新世界格局则导致列宁形成一整套有关俄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融入全球化的全新思考,即"列宁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的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和2017年法国大选,背后折射出西方"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似乎短短一年时间,西方国家就从曾经的全球化推手变成了反对者。人们不禁要问,"逆全球化"思潮从何而来?欧美国家曾经不遗余力推动全球化,今天为何会调转枪口反对全球化?欧美国家曾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奉  相似文献   

16.
"逆全球化"现象并不能改变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球化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动力、目标指向、核心要素、战略举措等进行了整体设计,为建构新全球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表现出新的趋向,即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倾向抬头,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格局发生了变化。从生产关系来看,导致当前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平正义不够。重塑新型经济全球化,应该在价值理念、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主导力量等方面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凝聚形成经济全球化新的主导力量,正在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法国右翼政党崛起,当前,西方出现了一波反全球化浪潮。这一现象凸显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矛盾加剧,并产生外溢效应。认识和理解"反全球化"的实质,对于我们趋利避害、顺势而为,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反全球化现象难改全球化趋势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发展进步。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从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中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都受惠于全球化的时代大势。目前的全球化进入曲折发展甚至是逆全球化时期,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又反过来成为引领全球化健康发展和深入发展的主角和动力。从全球化的宏大视野解读新时代,更能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方位和自身的使命担当,也更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论断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新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主动融入和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焕发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歌凯进的时代;是中国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时代;是中国面临百年历史大机遇、也将应对严峻风险挑战的时代;是中国促进世界合作共赢、迎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球交往秩序的中国想象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中国特殊地理区位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在全球化与地方性制度变迁的互动中逐步形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呈现出彼此交融、和合共存的多种样态:一方面,全球化对地方性制度变迁具有规制作用;另一方面,地方性制度变迁又对全球化形成倒逼机制。由此,全球化引导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展现全球化成果,两者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