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北京十一学校里发生的很多事都很“奇怪”。第一件事,该校的李希贵校长有一次陪我到学校各处看看。我们到了一间教室,一开门,那里有两个孩子在自习,李校长马上说:“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离开的时候校长又说了句:“对不起,打扰你们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一位校长这样。  相似文献   

2.
陈亦权 《党课》2012,(20):22-23
前不久,我出差至法国里昂市,新搭档是一位名叫弗恩的本地小伙子。 周末,我们来到一个广场上,那里有一座拿破仑的雕塑,弗恩正为我讲述拿破仑的故事,突然有个摄影师走过来对我们说:“我想请你们中的一位站在雕塑下,我这镜头需要一个人物来衬托!”莫名其妙地就让一个陌生人拍照?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和两位教授朋友去西安。一到机场,就有一大群人朝我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人大声喊道:“你们住在哪个宾馆?你们从哪儿来?我免费送你们!”  相似文献   

4.
将军变上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位刚从柏林回到莫斯科的苏联将军向斯大林汇报工作。斯大林很满意,一个劲儿地夸奖他。汇报结束后,将军依然坐在那里,吞吞吐吐,面露难色。斯大林关切地问道:“将军同志,你还有什么问题?”“我有一件私事,可不知怎么对您说……”  相似文献   

5.
1973年秋季的一天上午,我到富强胡同看望住在那里的耀邦同志。当时耀邦同志还没有出来工作,主要是在家里看书学习。这天就耀邦同志一个人在家,我去了他很热情,从四合院里摘了几串葡萄放在茶盘里招待我。耀邦同志第一句话就问:“中宣部撤销后,你分配到哪个单位工作?”我说:“分配到卫生部下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然后我向耀邦同志汇报,说到了张际春遭受的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6.
认识郭化若同志,是1933年在福建宁化县城。当时,他任中国工农红军东南作战军参谋长,我在独立第十师政治部工作。有一天,郭参谋长来到我们师。他20多岁,身材高大,穿着红军服装,打着绑腿,扎了腰带,说话很随和。他见我站在一旁,上前拉着我的手问:“哪里人呀?”我说是闽西上杭才溪乡人,并很神气地说:“我们那里当红军的很多很多,还是模范区呢!”他听后来  相似文献   

7.
在办公室里,我听到一位同志打电话问询某一单位“财务公开”情况,隐隐听得电话的那一头有点颇不耐烦的声音:“别老是催,到时候给你们公开就是了。”我愕然了,财务是为谁“公开”?难道是仅仅为了应付纪检监察部门的检查?!我觉得,首先可以肯定一点:那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对财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还会觉得纪检监察部门的胳膊伸得有点“长”了;因为我还曾亲耳听到一位乡镇领导在上级布置财务公开时,不屑一顾地说道:“怎样理财我们知道,何须纪委唠唠叨叨……”过去在农村基层工作时,我曾多次参与搞计划生育工作,不止一次地…  相似文献   

8.
1949年11月5日,一位刚刚留美归来的年轻人被周总理邀进中南海勤政殿,殿内已坐着好几位客人,有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都是不久前国民党当局委派的和谈代表.是国民党政界、军界的显赫人物。周总理便招呼大家:“诸位请入席吧,今天,我邀请你们大家来,一是和你们聚聚,谈谈心,二是向大家公开一个秘密。”大家坐定后,周总理指指那青年,说:“他是1936年入党的中共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你们一定猜不到: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泽东主席就先看到了。”说完,周恩来爽朗地大笑起来。周恩来的这番话不啻在…  相似文献   

9.
纪念馆的同志请周恩来题词,周恩来诚恳地说:“今天我就不题了,这个任务我带回去,我要写经验和教训寄给你们。”  相似文献   

10.
家有高字     
奥秘 《党风与廉政》2002,(12):37-38
人说“家有卫字,一生不穷。”我说,家有高字,则更令人有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旷远之感。一日,与朋友专程到建群家拜访,各求得高兄的一幅墨宝。他给朋友写了“香草美人,金石文章”,给我的是:“立脚怕随流水转,高怀犹有故人知。”我专为这幅书法做了框,把它挂在客厅显眼的地方,每有闲暇,我便朝夕揣摩,多数时候是一笔一画地看,细细琢磨其神韵。一位朋友到我家来,见到此作,赞赏之后带着试探的口气对我说,高建群的字好不好求?我说,建群十分平易近人,他的兄弟朋友很多,凡是去他家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他都同样热情对待。朋友若…  相似文献   

11.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3,(20):70-70
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师看到一群鸡鸭鹅,在被晾晒的小麦上连吃带玩,还排泄很多糊状物。从城里来的老师好奇地问:“到时候会不会把粪拣出去?”农民笑:“到时候粪都干了,哪拣得过来?”老师问:“一块儿碾成面粉!?”农民说:“是啊,然后你们城里人做成馒头。”  相似文献   

12.
立身靠什么     
春节前,一位青年同志悄悄问一位老同志:“过节一定要给单位领导送礼吗?”老同志一怔:“嗯?我工作几十年,从没给哪位领导送过礼!”青年同志纳闷:“您真不知道?咱单位有些人每年春节都给领导送礼。”老同志摇摇头。青年同志半开玩笑地说:“怪不得您的仕途不够顺呢!”他告诉老同志:自己心里很矛盾,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青年,本不该沾那些庸俗的事,可又怕领导在乎,日后真给“小鞋”穿。还说,我就是想在30岁前把基础打好,也叫立身吧。  相似文献   

13.
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 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另一则是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一位回答说:“我们单位好像没买。”另一位说:“买过,只是没有时间读。”  相似文献   

14.
智者的眼睛     
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道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地。是你,会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2):1-1
11月8日这天,我随便问了几位群众,都让我感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我问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老人说:“怎么不知道呢?今天是十八大开幕的日子”:我又问怎么这么清楚:老人说“我是老党员,能不关心十八大么?”我问一位农民工:“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农民工脱口而出:“今天是十八大召开的日子”。我又问一位去超市买东西的大姐:“大姐,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大姐也是不假思索就答出:“今天是我们党十八大召开的日子。”群众关注党的政策走向,是因为和自己的生活有关。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荧。和自己的未来有关。那么,群众都关注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茶花赋     
杨朔 《新湘评论》2009,(8):62-63
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  相似文献   

17.
茶花赋     
杨朔 《学习导报》2009,(8):62-63
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06,(5):10-11
2004年底,重庆市汀来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一次又一次地接待着两个人:奉节县康乐镇铁佛村已“退居山林”的老支书周友德和现任年轻支书刘其军。他们对公司董事长汪丽平恳切地说:“到我们那里建基地吧,尽管我们条件差,但村里一定积极配合,保证完成你们公司的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主席叫我们把‘三国四方’抓起来”1971年9月13日午夜,许世友突然接到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电话:“世友同志吗?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请你们立即封锁所有的机场。”“总理,出了什么事?”许世友问。“一个大人物跑了。”顿时,许世友对跑了的那个大人物是何人,心中明白了八九分。他立即放下电话,套起军装,闪电般地跳下了床,迅速部署封锁机场。“请肖副司令马上来我这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肖永银被值班秘书从睡梦中叫醒。几分钟后,一辆军用吉普车打着雪亮的前灯,从紫金山南麓的富贵山西侧脚下7号楼开出,直…  相似文献   

20.
新接一个班,为了了解班级学生的书写情况,我准备进行一次写字测试。测试前我非常随和地与学生聊了起来。“你们能不能告诉陈老师,你们班谁的字写得最好?”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推荐张三,有的推荐李四……在热情的同学中,我发现了一位低头不语的男孩,“哎,你说说呢?”我微笑地注视着他。“我……”还没等他说话,一些同学已经叫起来:“他?张诚!他是我们班写字最差劲的!”随即一阵哄笑声响起。在笑声中,名叫张诚的男孩白了那些取笑他的同学们一眼,涨红了脸反驳道:“谁说的?”只是因为底气不足,这声音显得很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