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齐峰是二师三十团九连的一名职工,连续5年被团评为"五好职工"、"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以及"和谐小康家庭",他承包的120亩棉花地,年收入10万元,2012年产值达15万元,他自己凭借着勤劳肯干的双手,多元化增收每年收入10万元,被评为连里的"致富能手"。2002年首次承包棉花地的他,由于承包体制,棉花管理技术不过关等原因,片面地追求高产,致使棉花地长期投入不够,土质严重受  相似文献   

2.
今年,农一师二团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向一线职工倾斜的力度,切实减轻职工负担,为职工人均减负988.7万元,确保职均收入达到2.8万元。该团今年对全团棉花在2005年的基础上平均按10%进行下调,共下调上交总量90.6万公斤,共减少上交金额551.6万元。在今年春播中,全团6.33万亩棉田受灾,每亩棉种、机力费32.2元,合计204万元,团承担60%,个人承担40%,团补贴122.4万元。对往年亏损挂账的职工,一次性交清欠费的,团给予优惠15%,共为职工优惠18.7万元。对连队按播种面积核定非生产人员,1万亩地以下的连队,非生产人员不超过7人,1万亩地以上的连队不超过10人…  相似文献   

3.
今年42岁的薛显云,在农十师一八四团五连这块土地上一干就是6个年头,凭着自己的泼辣能干,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999年她怀着对兵团的热爱,来到了农十师—八四团,成为五连的一名正式职工,当年,夫妇俩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收入达1万余元。2000年,她承包了30亩棉田。不懂种植技术的她,就虚心向技术人员和老棉农请教,抓住农时精心管理,做到棉田干净无杂草。由于管理有方,30亩棉花籽棉单产335公斤,总产量10吨,当年就实现纯利润1.76万元。夫妻俩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又收入近万元。2001年,她承包了39亩地,年底棉花籽棉总产量13吨,纯收入达2万余元。薛显云又投资1.3万元购买了一台小四轮,夫妻俩仅帮别人解放棉苗、浇水、打顶、拉运棉花收入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4.
15万元,对于富豪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对于一名农工靠种养结合年获纯利15万元来说,却是沉甸甸的回报。拥有这份回报的就是农八师石总场一分场九连农工刘占岑。他有10余间住房,住房的左侧有两个足有2500平方米的圈舍,里面养了100多只鸡和70多头肥猪,圈后有300亩土地全是他的承包田。原先这里是一分场小林场,2000年企业改制,他以1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这里的经营权,这里只有300亩耕地、十几间破旧的房屋和一座支离破碎的畜圈。2001年他便贷款10万元重新修缮了畜圈,又新建一个畜圈,购买了50只羊、3头奶牛。2002年他又购买了10头母猪,经过他的辛勤劳作。2003年庭院收入加上大田收入达20万元,一举还清了贷款和欠款。2004年他出栏肥猪100头、鸡200只、羊150只,加上种植业收入年创产值30万元,成为连队收入最高的人。 2005年开春,他种植了100亩棉花、10亩葡萄、120亩玉米、70亩黄豆,加上养殖业的收入,全年创产值40万元,除去成本,获纯利15万元。  相似文献   

5.
任广贤10年前来到新疆时身无分文,10年后,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1993年,他从河南虞城来到农五师八十九团时,身上只剩下几元钱。那时他靠打工为生,辛苦一年只挣了2000多元钱。他看见承包土地收入多,于是就在八十九团十四连承包了30亩棉花地。由于他第一次种植这么大面积的棉花,没有经验,收入也不多。1995年,他又继续承包土地,这年获得了好收成,盈利2万元。1996年,他看到干农  相似文献   

6.
一四三团二十连位于团部东北角,四周与一四五团、一五二团、乌拉乌苏乡、军区生产基地接壤,全连共210户职工,总人口826人,总面积10400亩,可耕地6300亩,有4100亩荒滩和草场。 1993年全连庭院经济总产值145万元,获纯利81万元,户均收入3857元,人均930元。 1994年全连庭院经济总产值156万元,获纯利85万元,户均收入近4000元,人均1290元。1994年全连职工庭院养牛280头,创产值92万元,羊250只,创产值4万元,鸡3000只,创产值2万元,私人有拖拉机、汽车六辆,创产值12万元;小  相似文献   

7.
正对七师一二四团三连职工王福泉来说,2013是一个好年景。他种植玉米110亩,实现收入9.35万元,同时通过股份合作的经营模式进行育肥羊养殖、繁育,现有育肥羊1200只,到2014年2月份育肥羊销售后,可实现养殖收入10万元。"产业政策扶持,增收有门路,市场不用愁。"日前,笔者在采访时,王福泉  相似文献   

8.
1998年,张锦州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坐上了西去的列车,在农二师二十二团四连安了家。他大胆承包了30亩甜菜地,年终2000多元的净收入让他坚定了扎根兵团的信心。2003至2005年,他抓住团工会贴息贷款的好政策,开始发展自营经济。他给自己订了靠大田增收、靠养殖致富的多种经营目标。到年底时,收入达5.6万余元,他也因此被团工会评为致富能手、养殖状元、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今年36岁的涂小珍是农一师七团九连的一个普通女性,近几年,她和丈夫印志华承包了80亩棉花地,经营着一台轮式铁牛55和720轮式车,年经济收入超过9万元,是单位的"科技示范户"。1999年,七团实行"两费自理",涂小珍凭着自己以往的棉田管理经验,承包了80亩棉花地,这一年,她自己挣回了3.4万元。2000年,七团实行机务改制,全团的大中小型轮式  相似文献   

10.
正肖兵1991年从四川来到农一师八团八连参加工作,刚来时不懂植棉技术,初次承包40亩棉花当年就亏损5000余元。但他不服输,肯吃苦好琢磨。他依靠团里的富民政策,承包了190亩棉田,科学种田,精耕细作,总产、单产年年创全连之最,近两年收入突破15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41岁的李自成是农七师一二四团十八连职工,他在种植上大胆、有股闯劲,因此大家都叫他"闯王"。2010年种植的900多亩棉花纯收入150万元。从2008年开始,职工在种植上自主经营,李自成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就开始大显身手,收入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五师八十六团十连,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职工:他是连队承包大户,每年种植收入超过10万元;他又是农机大亨,农机作业上万亩;他还是企业老板,年利润上百万元,是什么样的农垦职工如此的"任性"呢?这位与众不同的农垦人就是该团十连职工李超敬。1989年,21岁的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从安徽阜阳来到八十六团种地。刚开始种地的前三年,由于他缺乏经验,连年亏损,但  相似文献   

13.
同样一块地,去年种棉花收入近1万元,今年种打瓜收入10多万元。农七师一二四团八连职工马建提起此事,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一二四团党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改长期以来棉花一花独秀的种植格局,鼓励职工在棉花低产田种植打瓜、甜菜、番茄等经济作物。马建抓住这一机遇,将自己承包的300亩老棉花地改种打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农三师五十三团工会积极动员鼓励全团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使团场提高了经济效益、职工实现了增收。为全团2960户农工划分了18400亩“两用地”,划分率100%,并为每户发放两用地固定证和使用证。团工会看准市场,鼓励农工在两用地种植棉花10792亩,现该团两用地棉花平均单产籽棉285公斤,总产308万公斤,新棉总收入1291.8万元,除去成本784万元,户均收入2648.65元;种植冬、春麦,正播、复播玉米30500亩,单产350公斤,总产1068万公斤,总收入1494.5万元,纯收入747.2万元,户均收入2524.7元,其他作物1850亩,总收入214.5万元。户均种植业纯收入达到5173.35元。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1998年,李自新以5万元买下连队的802机车,开创了农十师一八三团外来职工承包机车的先河的话,那么1999年李自新获得8万元的纯收入,则成为一八三团外来职工勤劳致富的一面旗帜。 面对这犹如天文数字的高额收入,李自新有些惶恐,他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一年的劳动所得。他高兴,他兴奋,他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他由衷地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感谢团连领导对他的关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周琼珍是八十六团的一名女职工。2001年,她种植170亩棉花收入2.5万元;发展3.5亩大棚蔬菜,收入1.2万元;饲养5头母猪,收入3500元;栽培花卉收入2000元。她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1996年,她随丈夫从甘肃来到八十六团,团场两费自理、租赁承包深深吸引了她。当年,她承包了30亩棉花,从备耕一开始,她就像个陀螺一样飞速地旋转起来。她勤学好问,吃苦耐劳,从播种、放苗、田管到病虫害的防治,项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我在自己承包的40亩棉花田中套种小茴香获得丰收,额外增加了1.25万元人民币的收入;作为职工,要进行种植多样化、合理化,才能掏出"金元宝"。1月13日,成为连队种植作物收入13万元承包户之一的一团五连职工张军,在连队办公室门口,兴奋的向围拢过来的职工述说自  相似文献   

18.
正提起杨新军,四师七十一团人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杨新军靠着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对市场行情的把握,走上了一条多元发展多元增收的道路。如今,他已拥有固定资产达260万元,气派的门面房生意兴隆,7座设施大棚硕果累累,承包的600余亩土地回报丰厚。多业并举,多元增收的致富路让杨新军2013年各项收入达到90万元,成为了团场家喻户晓的致富明星。  相似文献   

19.
农四师六十一团园林三连职工马晓慧夫妇去年种植了24亩果园,苹果产量达到40吨,收入13万元。8月底,夫妇俩又卖了110只羊羔,赚了7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七师一二六团十二连职工余刚既种地,又养牛,走出了一条种养双结合的致富道路,每年收入达70多万元,成为一二六团一名响当当的致富典型,同时,他也成为一二六团遐迩闻名的职工多元增收示范户。2005年,余刚在一二六团十二连开始承包土地,第一年他承包了80多亩棉花,但由于种地经验不足,只挣了几千元钱。后来,余刚继续种植棉花,但终因棉花单产低,市场价格也比较低,余刚每年种地的经济收入也仅有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