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即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新颖关系的一种最佳状态.依据俞可平教授关于"善治"的10条标准,社会治理要达到"善治"的境界任重而道远,国际社会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去追求.为了社会和谐与善治的目标,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回应公民需求解决合法性问题,通过与民间更多合作而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均衡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
论有中国特色的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莹 《求实》2005,(7):67-7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治理和善治的理念和模式对我国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然而对于善治在中国是否可行,当前国内学术界仍有很大的争议。我国与西方国家毕竟存在很大差距,要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善治路径,必须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  相似文献   

3.
对于网络公共空间的管理,学界一直存在着自由与管制之争。走出两难取舍困境的出路,取决于在多元化与有序化之间探求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平衡之道。网络公共空间的有效运转依赖于良好的网络秩序,良好秩序的确立有赖于实施一种多元治理主体和多种治理手段相结合的民主治理模式。在治理结构上,传统的单一政府管制模式应转变为政府督导治理、网络运营机构协作治理和网民自主治理相结合的合作治理模式。在治理手段上,传统的以技术控制为主的单一管制手段,应转变为由立法、技术和道德三个维度的手段共同组成的综合治理体系。由此,构建一个文明、理性、宽容的网络公共空间,充分发挥网络公共空间的民主潜力,最终实现网络公共空间的"善治"。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有效路径。为践行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路径,破解城市社区复杂化治理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创新形成标准化治理模式,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法治化、治理目标规范化和治理结果公共性等基本特征。标准化治理模式契合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需要,发挥了规范政府公共权力、保障民主自治权利和拓展社区共治空间的功能。标准化治理模式在推动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进程的同时,仍需在健全标准化治理制度体系、协调标准化治理多元关系和均衡标准化治理公共秩序等方面改进提升。  相似文献   

5.
刘武军 《学习月刊》2009,(18):4-4,44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政府正面临更多、更为复杂事务的管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正日益受到挑战,以多方参与为核心、以善治为目标的公共治理已逐渐成为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6):17-17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实现善治的关键在于处理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善治有三代理论。3.0版本的善治理论强调“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它把公共管理定义为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个人等所有利益攸关者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新公共管理、无缝隙政府以及整体性治理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三大公共治理范式,三种范式既批判又互补,是公共管理范式上的否定、补充和升华,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的多元化思路。三者在组织结构上的观点呈现出从集权—分权—集权的权力回归和整体—分散—整体的形式回归,在技术手段和政策主张上的差异掩盖不了三者目标的相通性。三种公共管理范式都旨在向公众和社会提供更好、更有效、更完善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选择最合意的方式取得善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强调用良法保障善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和基础,善治是国家治理的价值内涵和追求。选择良法善治,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客观使然。新时代,我国的国家治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实现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视阈中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削弱了政府合法性基础,对传统官僚制"统治"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治理和善治理念倡导政府与公民的双向互动与合作,以公民参与为内在特征和本质要求.它有助于政府化解公共危机,提升政治合法性,克服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基于"积极公民"和"积极政府"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参与式政府治理模式,是实现善治,建设合法性、法治化、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政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悦读     
正《走向善治》作者:俞可平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活动和治理过程。本书用历史的眼光、哲学的分析、政治的远见条分缕析地阐明了统治与治理、善治与法治、善治与民主的关系,进而指出善治的丰富内涵以及实现方法。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曲折、民主的细节、法治的思维、政治的蓝图。  相似文献   

11.
参与式治理强调政府与公民社会建立良性的合作互动关系,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倡导权力中心多元化和公民社会的主体性。“第三条道路”理论从经济观和社会观两个维度回应了参与式治理的核心内容。参与式治理模式的提出顺应了新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具有构建的现实基础。只有培育公共精神,提高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培育公民社会,鼓励支持民间组织发展;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善治”政府,才能缓解政府政治合法性危机,建立政民合作治理,超越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探索》2016,(1)
本文旨在设定一个概念框架以帮助读者理解近年来国际上对于公共治理测量的发展。文章首先勾勒出1990年代公共部门从"提供好的服务"到"善治"的转变,并且给出了"治理"以及"公共治理"的概念,进而指出"好的公共治理"所应包含的维度。作者首先指出现在人们不仅对服务的质量感兴趣,而且已经开始关注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治理过程的改进;其次,作者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善治"的测量标准是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再次,作者在文中还讨论了善治的测量是如何被推动的;最后,作者展示了一种当今世界被广泛试行的测量公共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治理强调政府与公民社会建立良性的合作互动关系,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倡导权力中心多元化和公民社会的主体性。而“第三条道路”政治从经济观和社会观两个维度回应了参与式治理的核心内容。参与式治理模式的提出顺应了新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要求,并具有构建的现实基础。只有培育公共精神,提高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培育公民社会,鼓励支持民间组织发展;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善治”政府,才能缓解政府治理合法性危机,建立政民合作治理公共事务,超越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整体性治理: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呈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已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具有高度复杂性、深度不确定性、鲜明跨界性的公共危机。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以整体性为取向的治理理论和治理工具,与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碎片化整合高度契合,成为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理想的模式选择。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的整体性治理模式,需要从公共危机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流程、治理方式等方面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15.
<正>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内容简介】善治就是好的治理,也可以理解为越来越好的治理。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活动和治理过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继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是最深刻的社会进步。因为  相似文献   

16.
秦艳峰 《世纪桥》2015,(1):42-43
民主与善治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模式,善治作为一种政治治理模式,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民主是善治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善治必须包含民主的特征,还应包括别的特征;善治能够推动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使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都得到充分发挥。二者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研究政府的治理问题,需要完善的治理理论指导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治理必须有民主的政治环境作为前提条件,有健全的法制体系作为基础,有完善的监督体系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7.
参与区域协同治理是各个行政区主体的公共责任。具体承担着跨越行政区的公共事务,包括公共安全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经济协同发展、文化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公共责任。实现省际接边区域协同治理,应把公共信任、公共精神作为实现区域善治的伦理基础;把建立健全完善区域系统治理制度、法律法规政策作为区域协同实现善治的政策制度保障;以政府间协同作为省际接边区域协同实现善治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7,(1)
社会治理精细化是运用系统化、具体化以及程序化等手段使组织管理更加精确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为解决当前社会治理领域问题的方法,社会创新和科技发展提供了条件;社会治理精细化主要包括制度设计、政策执行、协同机制、服务对象和结果测量的精细化五个方面,彼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同时社会治理精细化与善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实现善治的前提和基础,而善治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必然结果,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嵌入国家治理之中并成为一种治理形式,是现代治理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培育公民意识,维护社会秩序,提升现代治理的整体效能。实践中,尽管协商民主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契合了现代治理的本质诉求,但在协商主体多元化、协商民主的持续性、有效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为此,要提升协商民主的治理效能,必须改善运行环境,优化运行机制,完善运行过程,力求形成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出发点,以协商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实现社会善治为目标的现代国家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基层性、复杂性等特征,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部门治理碎片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资本发育不良三个方面。协同治理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各子系统的协同性、共同制定公共规则,因此协同治理成为基层社会善治的必然选择:通过协同治理构建整体性政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通过协同治理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协同治理积累培育社会资本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