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蓓 《当代贵州》2010,(9):90-90
进入猴场红色文化新村:走转折之路、游长征广场、瞻伟人行居、睹女杰风采、观土司署衙、探贵州历史、览黔中文化、看龙狮表演——行在瓮安,欣赏的不仅仅是一份美景,更多的是沉浸于一份回归自然,感知历史的心灵栖息。  相似文献   

2.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3,(24):28-28
从瓮安县城出发,汽车在36米宽的旅游观光大道行驶20分钟,便可达到猴场古镇。这里自古商贾云集,贸易发达;被誉为"伟大转折前奏"的"猴场会议"在此召开,为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这里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素有"千年古邑、黔中明珠"美誉的猴场古镇,在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的推动下,正在打造宜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瓮安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党建+旅游"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县域经济,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6月15日,小雨,撑着伞走在瓮安县猴场古镇的青石板上,古色古香、街市林立、绿茵环绕,优美的环境让人感觉格外清新。红军长征曾4过瓮安,其中途经猴场3次,猴场会议更被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猴场人传承长征精神,突出"千年古邑·记忆草塘",  相似文献   

4.
<正>党建引领,激活了这座千年古邑,瓮安迈入发展快车道,"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正在崛起。位于黔中腹地的瓮安,是千年古邑,也是红色革命老区。这里发现了距今5.8亿年前的动物群化石,红军长征也曾四次经过这里,在瓮安召开的猴场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如今,瓮安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36%……  相似文献   

5.
蒋映生 《当代贵州》2014,(35):42-43
正2014年12月31日是中国工农红军在瓮安县猴场镇召开"猴场会议"八十周年的日子。八十年前,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刻,红军长征来到瓮安,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被称为"伟大转折前夜"的猴场会议。在瓮安,工农红军与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正是这种鱼水之情,形成了强大的力量,使红军打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强  相似文献   

6.
正在追与赶的发展实践中,瓮安人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绿色跨越。瓮安,被周总理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的猴场会议在此召开,此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殊功。瓮安,曾发生过"瓮安事件"牵动着中央、省、州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心,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永远奔赴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  相似文献   

7.
<正>瓮安党建工作凸显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在"融"字上做文章,二是在"新"字上求突破,三是在"深"字上见实效。瓮安在近代以来历史中,至少有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1935年1月,中央红军途经瓮安,召开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并组织发动当地群众,在瓮安建立红军进入黔北的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及武装——珠藏桐梓坡农会、桐梓坡游击队,进一步巩固壮大工农革命政权,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8月10日,黔南州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福泉市举行。此次旅发大会以"循大道·品福泉——古城文化与太极养生之旅"为主题。据了解,黔南州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打造了贵定音寨、瓮安猴场古镇、三都都柳江旅游等新旅游景区,极大地提升了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老百姓脱  相似文献   

9.
彭美玉 《当代贵州》2013,(14):53-53
瓮字公在上,下边一片瓦。"巍巍大瓮千百年,安在黔山崖。"瓮安,周归"且兰",秦辖"黔中",汉列"牂牁",唐置"建安"。唐末平"播州之乱",始设"瓮水长官司"。宋元仍为土司世袭安抚,明末再克"播州",历设草塘安抚司。公元160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置县建城,定名"瓮安"。瓮安,是一个完美诠释自然生态,风物人文的净土。这里,不仅集自然、人文、生态景观为一体,而且  相似文献   

10.
金志靓  顾桥 《当代贵州》2016,(42):50-51
正近两年,瓮安县97个村级党组织实施了"支部创带工程",培育党员致富能手1363人,带领14201名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24元。82年前,红军爬过擦耳岩,激战垛丁关,强渡乌江天险,中央政治局在瓮安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被周恩来同志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今天,红色瓮安以党建扶贫为抓手,绘制作战图,步步为营,逐步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截至目前,瓮安县已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700人,实现3个贫困乡"减贫摘帽"和9个贫困  相似文献   

11.
正瓮安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安全饮水、村组公路、住房保障、人居环境"六大歼灭战"。红色瓮安,这里曾经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被誉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前夜。红色瓮安,在"脱真贫、真脱贫"的理念指引下,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充满了新的希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瓮安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安全饮水、村组公路、住房保障、人居环  相似文献   

12.
正贵阳—惠水—罗甸—平塘天地奇观星空探秘之旅游览有"东方洞穴博物馆"之称的大小井风光;探秘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体验神奇的天文奇观;感受田园风光的惠水涟江大坝,品尝地道的特色美食。都匀—福泉—瓮安不忘初心之旅从都匀秦汉影视城的古色古香,穿越到福泉古城的平越记忆,再到瓮安草塘千年吉邑来一场红色的洗礼。  相似文献   

13.
<正>千年古邑,何以一展雄姿?红色瓮安,如何实现崛起?瓮安以实践作答:抓党建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要抓好党建这个最大的政绩,聚焦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瓮安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引领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做实"党建+",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如今,瓮安迈入发展快车道:跻身全省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4.
吕跃  袁航  王法 《当代贵州》2017,(50):14-18
小城镇建设是同步小康创建的重要内容,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黔南州坚持特色小城镇、功能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坚持政策先导、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建管并重,建成了惠水好花红、瓮安猴场、荔波甲良、福泉牛场等一批功能不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有效推动全州全域旅游、文化传承、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果,助推全州同步小康创建.  相似文献   

15.
瓮安县地处黔中腹地,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乌江在县境西北穿过。瓮安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前,一直是土司领地。元代置有旧州草堂(草塘)等处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旧州草塘长官司为草塘安抚司,另设置瓮水安抚司。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平息了遵义杨应龙的"播州之乱",次年裁撤瓮水、草塘安抚司,设置瓮安县。另有文献记载,建县时除了瓮水、草塘2安抚司领地外,还有重安长官司领地(今黄平县境内),因此才有"瓮安"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6.
<正>一、水东文化历史溯源何谓水东文化?它是水东(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市,黔南州龙里、贵定、惠水、长顺及安顺市平坝区等地)各族人民千余年来和谐共处,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水东之名,是古代土司领导时期的称谓,贵州鸭池河以西安氏管辖之地称为水西,鸭池河以东宋氏管辖地区称为水东。现在的贵阳市、黔南州瓮安、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途中并未攻克锦屏县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383页谈到这样一段史实:"红军经贵州腹地向黔北挺进,连克锦屏、剑河、镇远、施秉、黄平、余庆、瓮安等县城,12月底占领乌江南岸的猴场。"在这段叙述中,存在着一错一漏,特作如下说明。一、红军长征虽...  相似文献   

18.
商琴 《当代贵州》2017,(50):44-45
瓮安县按照“融贵阳、连成渝、入长江、接珠三角”的战略构想,坚持“黔中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依托“四纵十八横”的城市路网骨架,实施“北调南育西控中改东扩”,瓮安狠抓城镇建设,一座山水辉映、环境优美、活力繁荣的生态宜居新城在画卷中央屹然矗立;猴场、建中茶旅休闲型、珠藏商贸集散型、平定营生态田园型等一批特色山地小城镇错落有致地萦绕轴心,交相辉映出一幅绚丽多姿的新型城镇化美景. 以高位布局为引领,苦干实干加油干,瓮安城乡面貌正在人们惊喜赞叹的目光中加速蝶变.  相似文献   

19.
正庆祝建党百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走进黎平会议纪念馆、猴场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专访纪念馆馆长,在触摸历史现场的同时,探究"伟大转折是怎样发生的",于当下有着怎样的新时代价值等。嘉宾张中俞(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王维飞(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冷少农故居"管理所所长、猴场会议纪念馆馆长)张小灵(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付松 《当代贵州》2014,(16):38-39
正对旅游开发而言,有文化才有魅力;对城镇建设而言,有文化才有个性。面对猴场镇这个文化富甲之地,如何把资源的有利优势转变成经济的有力支撑,是决策者必须直面的问题。"大戏唱千秋,最流连瓮水长歌、鸳鸯奇镜;徽风馨万古,长相忆草塘春色、桑梓述闻。"千百年来,历史的眷顾让草塘古邑不断演绎着浩荡的瓮水长歌,而今的瓮安县猴场镇,在红色文化、商贾文化、龙狮文化、土司文化的共同滋养下,充溢着文化氛围,彰显着文化特色,展示着文化魅力。跨越千年的文化根脉草塘是黔北四大古集镇之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